農村五保供養補助資金通知

時間:2022-10-22 05:04:00

導語:農村五保供養補助資金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五保供養補助資金通知

市、縣(市、區)財政局、民政局:

為進一步做好全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切實規范和加強省級財政農村五保專項補助經費的管理,根據國家有關五保供養政策和《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村級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皖辦發[20**]12號)文件精神,現將有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嚴格審批,加強對五保戶的動態管理

各地要嚴格按照程序確定五保供養對象。納入五保供養范圍的必須是農村中確實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義務人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具體審批程序: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村民委員會初審,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布一周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級民政部門;縣級民政部門會商同級財政部門后審批。審批后的人員名單須在村務公開欄再次張榜公布一周,如無異議,則頒發由各市民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五保供養卡》。縣級民政、財政部門應認真把關,嚴格審批,以高度的責任感,切實抓好五保戶的審核、確認和發證工作。對未按規定程序審批、不如實上報弄虛作假的單位,一經發現,將追查主要責任人的責任。同時,鄉(鎮)、村要建立五保供養對象花名冊,縣(市、區)級要建立五保供養對象數據庫,對五保對象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

二、嚴格發放,進一步增強工作透明度

從20**年1月1日起,省財政對已審核批準的五保戶年人均補助400元生活費(具體補助資金見財預[2001]825號和財預[20**]236號文件)。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五保戶專項補助資金的管理,嚴格實行專款專用、專賬核算。農村五保戶專項補助資金全面實行社會化發放。縣級民政部門負責統一為審批后的五保戶辦理其所在鄉鎮金融機構開戶的“銀行卡”,做到一人或一戶一卡,并負責發放到人或戶;縣級財政部門根據批準確定后的五保戶人數和縣級民政部門提供的名冊清單,將五保戶的專項補助資金按卡撥至五保戶所在鄉、鎮的金融機構,委托金融機構發放。分散供養的五保戶持“銀行卡”和“五保供養卡”,按期到所在地金融機構領取生活補助費;行動不便或智力殘疾的五保戶,由五保戶本人委托其他人員或由所在鄉鎮的民政工作人員幫助代領,但必須在完善有關代領手續后進行,同時,代領者應在“五保供養卡”上簽署代領者姓名,代領者領款后必須親自將款送到戶,以便監督檢查;對敬老院集中供養的五保戶,縣財政將集中供養五保戶的專項補助資金撥至敬老院所在地的金融機構,由敬老院統一提取使用。各地要堅決杜絕冒領、少發現象的發生,確保每位五保戶足額領到生活補助費。

三、落實政策,確保五保供養標準不低于當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省級財政對農村五保戶的專項補助,只是對五保戶生活費用中的部分補貼,各地財政要加大五保供養資金投入。對于五保戶的基本生活,各地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院辦經濟,努力改善和提高五保戶的生活水平。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在發放救災物資和捐贈款物時,要優先考慮五保戶。同時,要充分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建立五保服務網絡和干部包戶制度,積極開展對五保戶的送溫暖活動,千方百計確保五保戶的生活不低于當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四、嚴格管理,做好五保戶供養經費的監督檢查工作

各級財政、民政部門要加強五保專項補助經費的監督管理,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平調、擠占、挪用或發生抵扣現象。要按照國家《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鄉鎮、村級干部對五保戶的管理、供養經費的發放,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責任到人;對專項經費的使用管理情況,鄉鎮、村兩級必須實行公示制,實行民主管理,接受群眾監督。各地每年1月份要將上年12月底的五保戶人員名單和數據庫資料以及資金發放的銀行賬單逐級上報省財政廳和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和省民政廳將適時對各地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予以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