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集中供熱管理通知

時間:2022-11-05 04:21:00

導語:市區集中供熱管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集中供熱管理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集中供熱是指由熱電聯產所生產的蒸汽,通過熱力管網向用熱單位供給生產或生活用熱的方式,能有效節約能源,改善環境質量。為規范集中供熱生產經營行為,維護供熱、用熱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安全生產和集中供熱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節約能源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現就加強**市區集中供熱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協調

(一)成立市集中供熱管理協調小組,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端偉任組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卞利強、市經委副主任沈志儉、市城管局局長徐永林、市環保局副局長董黎明、市質量技監局副局長施為建、**電力局副局長蔣仁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江水清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在市經委),沈志儉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市集中供熱管理協調小組負責市區集中供熱管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查,各成員單位依照各自職責負責管理和監督。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的具體工作。

二、規劃建設

(一)集中供熱規劃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城鎮總體規劃相協調。集中供熱規劃,由市發展改革委、建設局、經委等部門共同編制,并按規定程序報批。

(二)新建、擴建、改建的集中供熱工程項目,應符合集中供熱規劃,并經投資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建設。

(三)在集中供熱規劃范圍內,未經市集中供熱管理協調小組批準,不得新建燃煤、燃油鍋爐等分散供熱設施;集中供熱管網投產竣工驗收后,可供熱區域的現有供熱鍋爐由當地政府在三個月內明令停用并予以拆除,實行集中供熱;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和高層住宅小區應同時安排集中供熱設施建設,近期尚不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可建臨時燃汽鍋爐,待集中供熱條件具備后及時拆除。

(四)集中供熱設施必須滿足環境保護和安全的需要。集中供熱設施的設計、施工和監理等,必須由具備國家規定資質條件的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實施。

(五)集中供熱工程竣工后,應按照國家《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范》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方可運行使用,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供熱單位應在集中供熱設施驗收合格后6個月內,向規劃、市政設施管理部門和市城建檔案機構報送由監理單位審定的竣工檔案資料。

(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拆、移動集中供熱設施;確需改拆、移動的,應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因城市規劃調整或建設公共設施,需要搬遷供熱管網的,供熱單位應予服從。

三、生產經營

(一)集中供熱設施實行特許經營制度,由市政府授權的行政管理部門與集中供熱經營單位簽訂特許經營協議,明確有關權利和義務。

(二)從事集中供熱經營的單位應符合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依法辦理工商注冊登記。供熱單位的操作、維修、管理人員,應經培訓后上崗。

(三)供熱單位應加強熱力管網運行管理,確保供熱質量,保證安全、連續供熱,不得無故停止供熱。因城市建設、供熱設施施工、檢修和熱電聯產單位設備檢修等原因需要減少供熱或停止供熱時,供熱單位應提前72小時通知用戶。因突發性故障停止供熱時,供熱單位應立即搶修,并及時通知用戶。

(四)供熱價格由供熱單位提出申請,經市價格主管部門按規定程序核定后執行。

(五)供熱、用熱雙方應簽訂供、用熱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力和義務。供、用熱合同內容包括供熱方式、供熱質量、用熱性質、數量、期限、供熱價格、繳費時限、結算方式、安全責任、維護責任及違約責任等。

(六)需要用熱的用戶應向供熱單位辦理申請手續。凡用熱量增加或減少、停用或恢復用熱、更名或過戶,應辦理變更手續。

(七)集中供熱設施的所有權劃分、維修和養護責任按下列原則確定,用戶應支持、配合供熱單位對集中供熱設施進行的檢查、維護工作:

1.熱電聯產單位廠區規劃紅線外1米以內的供熱設施屬熱電聯產單位所有,并由其負責維修和養護;

2.熱電聯產單位廠區規劃紅線外1米外至用戶入戶管網第一只閥門的供熱設施屬供熱單位所有,并由其負責維修和養護;

3.入戶管網第一只閥門以后及室內的供熱設施屬用戶所有,并由其負責維修和養護,也可有償委托供熱單位維修和養護。

四、安全生產

(一)供熱單位應制定安全運行管理、供熱設施維護、檢修、事故處理等規章制度,健全供熱安全保障體系,保證安全運行。供熱單位必須向用戶提供有關安全使用方面的指導,宣傳安全使用知識。

(二)供熱單位應實行安全值班制度,設置、公布搶修專用電話,配備專職檢修人員和必要的搶修設備、器材,制定事故搶修預案;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供熱單位,保證有效、及時地搶險和處理事故。

(三)供熱管網發生故障需搶修時,可先施工,并在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補辦手續,履行安全質量監督檢驗程序。用戶發現供熱事故征兆、隱患,應及時向供熱單位報告,供熱單位應及時組織搶修。

(四)因城市建設需要,在集中供熱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內進行施工以及挖掘道路的,建設單位應向供熱單位查明供熱設施情況。對于可能影響供熱設施安全的施工,建設單位應到供熱單位辦理安全監護手續,提供施工、保護方案,供熱單位應派人監護,保障供熱設施的安全。

(五)在集中供熱主管網及附屬設施外緣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1.修建建筑物、構筑物;

2.挖坑、掘土、打樁、埋桿、植樹;

3.爆破作業;

4.堆放垃圾、雜物;

5.其他影響集中供熱設施安全的行為。

(六)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1.損壞或擅自拆除、移動、增設供熱設施;

2.自行并網、撤網和擴大用熱面積,改變供熱設施使用性質及運行方式;

3.盜用供熱管網上的熱水或蒸汽;

4.因裝修、裝飾而影響供熱設施的檢查和維修;

5.其他有損城市供熱設施或影響供熱效果的行為。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保護集中供熱設施,發現供熱設施損壞,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和單位,并配合做好防護工作。

五、監督管理

(一)未取得熱力管網建設許可批文或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確定的內容建設熱力管網,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由規劃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影響城市規劃,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規劃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二)未取得熱力管網建設許可批文或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確定的內容建設熱力管網,造成其他管線損壞的,由熱網建設單位賠償損失;經規劃部門批準的管網工程按正常施工造成未經規劃部門批準的管線損壞,由未經規劃部門批準的管線建設單位自行負責。

(三)供熱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集中供熱管理協調小組責令其限期改正:

1.未對用戶進行安全用熱指導的;

2.使用無證人員上崗作業的;

3.供熱質量不符合規定標準的;

4.使用不合格集中供熱設施的;

5.未按規定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未按規定建立搶修隊伍、配備安全設施,未及時搶修供熱設施故障的;

6.擅自停止供熱或未履行通知義務而停止供熱的。

(四)熱電聯產單位、供熱單位因過錯給用戶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五)對破壞、盜竊集中供熱設施,阻礙、毆打、侮辱依法執行公務工作人員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規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涉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管理職權的,由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處罰。

(七)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市區范圍內從事集中供熱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維修、使用、管理等部門和單位,應認真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