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評選活動的通知
時間:2022-03-09 08:35:00
導語:學校評選活動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教育局,高新區教育局,直屬初中、小學: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動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20*至20*年度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為指導,以省市課程改革實施意見為依據,通過課程改革先進學校的評選,立標建模,典型示范,引領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不斷提高學校課程開發、建設、管理和實施的水平,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地區間、學校間教育的均衡發展;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及課程建設和實施能力,全面提高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原則
(一)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以新課程整體實施的實際水平為著眼點,既重視必要的文本資料和指標評分,更重視對辦學實情的調查研究和對辦學行為的質性評價。
(二)突出重點,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課改實際,評估指標突出與課程改革密切相關的“實施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課程管理與教學管理”、“學生評價與教師培訓”三個維度中的重點要素,以增強評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嚴格標準,公正合理的原則。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施評價。其中未按要求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20*年新入學班級班額超出規定人數(小學45人,初中50人)、學校編班時未均衡編班(在年級中分快慢班、重點班、特色班,或未經市教育局批準設立所謂“實驗班”)、學校招收的擇校生人數超過招生總人數15%的學校及未遵守全市統一要求的學生作息時間安排有違規違紀辦學行為的均不能被評選為*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
三、評價標準及辦法
評價標準共分18項指標,總分為200分(具體評價標準見附表)。評價采用聽課、實地考察、座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形式。
四、工作程序
(一)初評。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評選標準和要求組織初評。初評結束后,歷下、市中、槐蔭、天橋四區根據初評結果,按轄區內小學(完小)總數的*%、初中總數的20%、其他縣(市)區按照小學(完小)總數的5%、初中總數的*%(名額分配見附表2)于12月15日前向市教育局推薦“*市課程改革先進學校”候選單位。
(二)復評。市教育局組織評估小組,12月中旬至20*年1月對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城區)五區推薦的初中學校進行復評驗收;20*年2月至4月對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城區)五區推薦的小學和其他縣(市)區推薦的初中、小學進行抽查驗收。
(三)表彰獎勵。市教育局將復評驗收通過的學校在教育網站公示后,授予“*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稱號,同時對獲得“課程改革先進學校”稱號的初中學校在中考指標生分配上適當增加分配比例。年度市級評先評優工作將優先考慮課改先進學校。
(四)管理。評選活動每兩年舉行一次。市教育局將對獲得先進稱號的單位實行動態管理,通過向社會公示學校名單接受監督外,還將進行不定期抽檢復查,對存在弄虛作假或違反課程改革要求行為的單位,一經查實即撤銷其先進稱號,充分發揮課改評估的正確導向作用。
五、工作要求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此項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強化過程管理,促使各類學校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努力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