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權登記發證工作通知

時間:2022-03-18 02:26:00

導語:林權登記發證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權登記發證工作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依法促進和規范林權管理,鞏固和擴大造林綠化成果,切實保障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現根據《森林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退耕還林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就進一步做好林權登記發證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重要性

依法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并登記造冊和發放林權證,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定職責,也是實現依法治林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當前,做好林權登記發證工作,既是對新造林進行確權發證和對發生變化的林權依法變更登記,也是對過去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延續和完善,對于依法保護森林資源安全,維護林權人的合法權益,調動全社會力量投入林業和生態建設,保障農村和林區社會穩定,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從建設生態省的全局和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認識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廣泛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和程序,以取得全社會的支持。

二、堅持“誰造誰有,合造共有”政策,做好新造林確權發證工作

已確定權屬的國有林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營造的林木,均屬國家所有,由使用該林木的單位依法申請林權登記。城建、園林、交通、鐵路、水利、學校、宗教、農墾、工礦、部隊等單位在合法的土地上栽植的林木,凡提出林權登記申請的,應依法確權發證。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營造的林木,歸該組織所有。農村居民在自留山、責任山、房前屋后和承包經營的其他土地上栽植的林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業退伍軍人、城鎮居民以及社會其他人員在合法的土地上投資營造的林木,均歸造林者個人所有,由其提出林權登記申請。

合資、合作營造的林木,按合資、合作方共同簽訂的合同或協議確定林權,登記發證。

義務植樹栽植的林木,社會團體或個人在政府提供的場所營造的紀念林木,歸該林地權屬單位所有;另有合同或協議的,按合同或協議確權。

三、突出重點,及時開展退耕還林林權登記發證工作

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退耕還林“林權是核心”的要求,把退耕還林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納入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并且作為當前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重點,擺上重要日程,制定退耕還林土地變更登記和原土地承包經營合同調整的操作細則,抽調專人開展工作,做到當年退耕、當年發證,及時向退耕還林者發放林權證。從實施退耕還林的第二年起,各級政府應憑退耕還林者提供的退耕還林證和林權證兌現相關政策。

退耕還林的林權登記發證要堅持在穩定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根據退耕還林者提出的林權登記申請和有關證明材料,依法確認退耕后的林地使用權和所種林木的所有權。退耕地承包戶申請林權登記的,應持該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土地承包經營合同、退耕還林合同書和退耕還林證;退耕地委托、轉讓他人或者與他人合作退耕還林的,還應提供委托、轉讓或者合作協議(合同)。進行退耕還林林權登記發證,應當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土地用途變更登記手續;退耕還林后的林地使用權允許依法繼承、轉讓,到期后可按有關法律和法規繼續承包。退耕還林林權登記發證的具體辦法,由省林業廳會同省國土資源廳另行制定。

四、穩定林權歸屬,逐步換發全國統一的林權證

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對依法確認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必須發放全國統一式樣的新林權證,同時還應當對過去頒發的其他式樣林權證書逐步換發為新林權證。換發新的林權證,是對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規范和完善,而不是重新確權發證。各地要始終堅持穩定林權歸屬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換發新林權證的工作。

凡林業“三定”時期頒發的山林權所有證、自留山使用證、自營山證等林權證,都應當承認其法律效力,切實保持權屬穩定,并按照群眾的意愿,逐步換發新林權證。其中已劃定為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及列入退耕還林工程的,應當優先換發新林權證。林業“三定”期間已劃給農村居民的自留山、責任山以及后來把自留山和責任山合并為自營山的山林,尚未登記發證的,應當依法登記和發放新林權證。

凡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已依法調整或變更的,林權爭議依法得到處理的,都應當及時予以登記,發放新的林權證;非法流轉的林權或者林權仍存在爭議的,暫不予辦理林權登記手續。因自然災害或依法占用征用林地造成林地滅失或轉為非林地的,應當對原林地權屬證書依法予以注銷或變更。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換發新林權證,隨意變動林權歸屬,或者擅自進行林權調整,更不允許挑起新的林權糾紛。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監督

林權登記發(換)證涉及到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貫徹執行,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掌握政策界限,依法辦事,及時妥善解決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農村社會穩定。林業、農業、國土、民政、檔案等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通力合作,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為林權登記申請人提供便利,做好服務。各地要完整保存發(換)林權登記證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規范建檔;要嚴格執行原國家計委、財政部有關林權證工本費和林權勘測收費標準、收費范圍的規定(財綜〔20**〕43號、計價格〔20**〕1198號文),嚴禁向農民亂攤派、亂收費,不得以林權登記發證為名增加或變相增加農民負擔。林業主管部門要及時做好林權登記申請的審查和受理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和政策指導,對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進度和質量進行檢查監督。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違規操作的,依法依紀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