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殘疾人教育工作通知
時間:2022-03-18 05:34:00
導語:加強殘疾人教育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中心學校、各中小學、幼兒園、市特殊學校:
加強殘疾人教育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促進我市兩個文明建設,實現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確保社會繁榮穩定具有重大意義。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7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41號)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特提出以下要求,請遵照執行。
一、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做好殘疾人教育工作的認識
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的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類型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
殘疾人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殘疾人教育工作,是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尊重人權、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做好殘疾人教育工作,也是國家賦予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教育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殘疾人觀,即:“自有人類就有殘疾,殘疾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社會代價(出自為《自強之歌》所作的序)”的觀念。
二、明確責任,全力保障殘疾人就學需求
(一)堅持隨班就讀原則,努力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水平。各校要將提高轄區內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發展殘疾人教育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以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特殊教育體系,大力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以多種形式對重度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在“十二五”期間,全市適齡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要達到90%。
(二)因地制宜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市特殊教育學校要逐步創造條件,設立3—5歲殘疾兒童早期干預、早期教育和康復訓練班。各級各類幼兒園要積極創造條件,接收轄區內殘疾兒童接受學前康復教育;公辦幼兒園要帶頭招收殘疾兒童入園,積極探索早期融合教育模式。
(三)依法保障殘疾青年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權利。各高中、中職學校應依據有關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入學。鼓勵和支持殘疾人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函授或遠程教育,并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和優惠政策,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三、統籌兼顧,做好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管理工作
(一)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的調查摸底工作。各小學每年9月在增補整理文化戶口冊、少兒登記冊時,要配合村(街道辦事處)干部、新生兒家長對新生兒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對有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類型的0-17歲兒童少年進行注明,并造冊統計匯總。各鎮(街辦)中心學校將統計結果與鎮殘聯進行核對,形成完整的殘疾兒童少年名冊。
(二)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動員工作。對轄區內年滿6周歲的殘疾兒童上門核實并征求家長意見,由鎮政府發放相應入學通知書,保證未失能殘疾兒童90%以上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有基本自理能力的肢體殘疾、輕度智力殘疾、自閉癥等一般安排就近入學隨班就讀,視力、聽力、中度智力殘疾一般安排到特殊學校就讀,腦癱、精神暴力等殘疾兒童建議先到康復機構做康復治療,權威醫療機構檢測認可符合隨班就讀的可以協商隨班就讀或特殊學校學習康復。各校要對殘疾兒童入學新生進行詳細了解,弄清殘疾類別,不得無端拒絕符合隨班就讀條件殘疾兒童少年進校隨班就讀。對未按時報到注冊的學生要上門核實情況,情況特殊者可以放寬入學年齡,延遲入學,同時做好備案工作。
(三)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的關愛工作。
一是要規范隨班就讀對象的鑒定程序,加強殘疾兒童的隱私保護。智力殘疾學生的確認要嚴格按照“申報-篩查-鑒定診斷-安置-建檔”五步程序進行。(即:家長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初步篩查—市教育局聘請相關專家鑒定診斷—根據鑒定結果進行妥善安置—建立隨班就讀學生檔案)。家長不認可或未經有關部門診斷測試的,不得擅自確定為智力殘疾學生。對隨班就讀學生個人情況要嚴格保密,不得外泄。
二是要進一步營造關愛殘疾兒童少年的人文氛圍。
各普通中小學校要安排一名副校長負責殘疾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新進殘疾學生盡量安排給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致的班主任。各校要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學生采取不同的關愛措施,給予心理關愛和人格關懷。
在落實教學要求、生活要求、學生質量檢測等方面,要與正常學生有所區別對待,實施激勵和保護措施。
各校要在校園建設中逐步完善設施設備,為殘疾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如:設置無障礙通道、安裝坐式便器等。
三是要進一步健全困難殘疾兒童關愛機制。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法定助殘日,各校要廣泛開展對殘疾同學獻愛心的專項教育活動,特別是要關愛家庭困難的殘疾兒童。
四、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全市殘疾人教育質量
市特校要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全國盲、聾、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有關學科標準開設課程。同時,要結合本地實際,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兒童少年的身心特點和特殊需求,積極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增強課程的針對性、適應性。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提高特教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各校要以全面提升殘疾學生素質為根本,以培養殘疾學生自尊、自強、自信、自立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強化殘疾學生的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要加強殘疾學生的職業技術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注重培養殘疾學生樂觀面對人生、全面融入社會的意識,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藝、體育活動,豐富殘疾學生的課余生活,不斷滿足殘疾兒童少年多樣化的特殊教育需求。
市教研室要聯合特殊學校對全市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工作定期進行巡回指導,切實提高隨班就讀的質量。
五、完善機制,提高廣大教師熱心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一是建立考評機制。教育局在教育工作目標考評中,將殘疾少兒入學率和殘疾少兒教育管理情況作為重要考評依據,加大考評權重,并進行經常性不定期專項工作檢查。各普通中小學要將承擔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教學與管理人員的工作列入績效考核,在績效工資考核中給予傾斜。
二是建立激勵機制。對殘疾兒童教育、關愛工作成績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給予通報表彰。對特教學校教師在評優、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在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提高特教工作人員的比例。
三是建立保障機制。把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在崗培訓納入全市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特殊教育學校在職教師開展培訓,并在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或其他機構中安排一定數量教師參加特殊教育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全市殘疾人教育師資水平。
四是建立制約機制。對于拒絕招收符合招生標準的殘疾人入學的,拒絕執行殘疾人就學優惠政策的,殘疾人教育工作評價連續兩年不達標的,侮辱、體罰、毆打殘疾學生,造成惡劣影響或嚴重后果的,挪用、侵占、貪污殘疾人教育專項經費和物資的,我局將對直接責任人進行查處。
- 上一篇:水利工程中防滲墻技術思索
- 下一篇:縣長在扶貧開發總結表彰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