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崗位暫行管理辦法
時間:2022-03-21 03:27:00
導語:公益崗位暫行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立公益崗位是扶持特殊群體就業的一項重要舉措。為進一步規范公益崗位的管理,根據省、市政府關于開發公益崗位安置失業人員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公益崗位的界定
公益崗位是指由政府投入資金、政府或由政府委托中介機構管理、從事公益性活動、輔助社會管理和提供社會服務的一種臨時性工作崗位。
二、公益崗位的設置
公益崗位的設置與取消由區政府決定。區政府各組成部門根據每年的實際工作情況以及上級政府部門對有關工作的要求適時設定和取消。通常情況下,每年11月底前,各有關部門應提出次年的崗位設立計劃,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匯總,提交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以適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
三、公益崗位的管理
1、公益崗位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管理。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對全區的公益崗位統籌規劃,對公益崗位投入資金提出意見,定期對各單位公益崗位的用人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核和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公益崗位管理中的不規范行為。
2、凡是在各街道設置的公益崗位統一由各街道管理,其設立部門為業務主管部門,輔助街道管理。業務主管部門應制定所設崗位管理辦法,明確工作職責和權利義務,約束公益崗位工作人員的行為。街道管理的崗位由街道負責按月發放崗位補貼。
設立在街道以外的公益崗位由設立部門直接管理。
3、各街道或主管部門對符合上崗條件的人員有招用、考核、考勤、辭退的權利。
4、公益崗位的工作人員有自愿退出崗位的權利,但必須提前一周提出申請。
5、各街道或主管部門應經常組織上崗人員學習,加強對上崗人員的教育和業務培訓,按照各崗位管理辦法對上崗人員進行考核。
6、公益崗位上崗人員要愛崗敬業,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遵守所在崗位的規章制度,凡是因表現不好被辭退的今后不再安排到其它公益崗位工作。
7、公益崗位上崗人員的《再就業優惠證》由所在街道收繳后送區就業管理服務中心管理,上崗期間不再享受其他的優惠待遇。
8、各街道對被招用到公益崗位的人員要登記造冊,建立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9、對安排到公益崗位工作后家庭收入達到低保線以上的人員,應從上崗的次月起由民政局負責取消其低保待遇。
10、未經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允許,各公益崗位使用單位不得隨意增加崗位數量,其人員變動須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備案。
四、公益崗位工作人員的招用范圍
1、政府確定的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即“40.50”人員;
2、企業失業軍轉干部,現役軍人家屬的失業人員;
3、夫妻雙方均屬失業人員和無就業家庭的失業人員;
4、喪偶撫養未成年子女或老人的失業人員;
5、低保家庭的失業人員;
6、其他特定人員。
以上人員必須具有區內戶籍、在區內居住、有就業愿望和勞動能力、身體健康并符合具體崗位的條件要求。
五、上崗人員的招用程序
1、符合上崗條件的人員向所在街道申請,并提交本人的戶口本、身份證、失業證、再就業優惠證、低保證、轉業軍官證等證件。
2、各街道對申請人的情況核準后,與公益崗位的業務主管部門共同審核,經面試或考試后,根據崗位的要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錄用。
3、公益崗位的上崗人員確定后,各街道應讓上崗人員填寫《公益崗位上崗登記表》,加蓋印章后送交區就業管理服務中心備案。
六、公益崗位補貼的發放
1、公益崗位上崗人員每月領取公益崗位補貼,其標準由業務主管部門提出,政府常務會決定。
2、各公益崗位管理單位除發給上崗人員基本補貼外,一般不再發給其他費用(有政策規定的除外)。
3、公益崗位補貼資金列為區再就業資金,由區財政局統一撥付。
4、每月5日前(節假日順延,下同),各街道或主管部門將上月的公益崗位上崗人員及所需補貼情況匯總列表后,報區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區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審核后,將所需資金報送區財政局
區財政局每月10日前將資金直接撥付到各街道或主管部門。
5、公益崗位上崗人員的補貼由街道或主管部門支付,凡當月未出滿勤者應按實際工作日折扣。
6、各街道和主管部門不得挪用和占用公益崗位專項補貼資金,區財政局、審計局負責監督該項資金的使用。
- 上一篇:跨文化市場的商標翻譯
- 下一篇:監察局干部下訪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