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誡勉管理辦法

時間:2022-03-31 05:16:00

導語:干部誡勉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誡勉管理辦法

為全面加強我鎮機關和村干部隊伍建設,健全教育、管理和監督機制,根據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和教育為主、預防為主的方針,遵照縣有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誡勉管理的內涵與適用范圍

誡勉管理,是對少數存在較為嚴重問題,處于法紀處分邊緣的組織或個人,在批評教育的基礎上給予警誡,并責成限期整改的一種管理方式。本辦法的適用范圍:本鎮機關(含主任、副主任科員)和村兩委在職干部。誡勉管理由鎮黨委負責實施。

二、誡勉對象的認定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村兩委班子應予誡勉:

1、執行政令不力,甚至自行其是、不顧大局、小團體主義嚴重,釀成不良后果的;

2、民主生活不健全,集體領導乏力,軟弱渙散,影響班子正常運轉的;

3、弄虛作假,作風漂浮,形式主義嚴重,影響較大的;

4、為政不廉,對本單位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糾正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

5、單位財務管理混亂、紀律松馳、隊伍渙散、影響職能發揮,完成任務較差的;

6、對本單位熱點、焦點和突發事件處置不當,貽誤時機,造成矛盾激化、影響社會安定的;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干部應予誡勉:

1、長期理論學習松懈,理想信念滑坡,不明大是大非,思想上、政治上不能與中央和黨組織保持一致的;

2、不能正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拉幫結派、鬧無原則糾紛或個人意氣,影響班子團結,損傷班子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的;

3、自由主義嚴重,不遵守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作風散漫,自行其是,造成較大影響的;

4、違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關規定,雖然夠不上紀律處分,但干部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

5、缺乏改革創新意識、工作被動,難以勝任領導工作,給單位工作造成一定損失的;

6、經常在工作時間內從事與工作職責無關的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的;

7、出入不正當場所,從事不正當娛樂活動,造成一定影響的;

8、不守社會公德,損害他人正當權益,影響他人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

9、在年度考核、組織考察、黨員民主評議,群眾公認程度低且工作任務完成差,滿意率(不含基本稱職、基本合格)不足百分之八十,經組織考察確定需要進行誡勉的;

10、其他原因需要進行誡勉管理的。

三、誡勉管理的組織實施

1、確定誡勉對象。由鎮紀委及其分管領導提出建議名單,提交鎮黨委會審定。

2、進行誡勉談話。根據誡勉對象及其存在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分別由鎮紀委、鎮分管或掛點領導、鎮黨委主要領導負責集體或個別談話,指出誡勉對象存在的問題,明確改進方向。

3、下達《誡勉通知書》。《誡勉通知書》由鎮紀委下達。誡勉期一般為三個月,自誡勉談話之日起計算。誡勉對象接到誡勉通知后,村級領導班子必須在一周內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并向鎮黨委提交整改方案;個人必須在五天內寫出書面檢查及整改措施,交鎮紀委。

4、誡勉期滿考察。誡勉期滿,誡勉對象要寫好自查報告。鎮黨委派出考察組,對誡勉對象誡勉期間的整改表現進行全面考察,向鎮黨委會提出考察報告并提出處置建議,由鎮黨委會作處出處置決定。

四、誡勉結果的運用

1、誡勉期間,干部不得提拔使用,不得變換工作崗位;村(居)集體不得評先評優。

2、根據考察結果,酌情區別處理。

(1)整改較好的,按期解除誡勉。

(2)整改不力,效果不明顯,延長誡勉期(一期為三個月)。

(3)誡勉期內,整改無效,又發現其它必須誡勉問題的,或在延長誡勉期內仍未改正錯誤的,必須接受組織處理。

(4)誡勉期內,出現違紀違法問題,誡勉自行終止,按照黨紀政紀處分或依法處置。

(5)干部在任職期間,被誡勉兩次以上(含兩次),必須接受組織處理。

3、干部接受誡勉的當年,年度考核應根據首次誡勉考察結果確定等次。按期解除誡勉的,可定為稱職;延長誡勉期或一年內被二次誡勉的,則應定為不稱職;跨年度誡勉的,當年年度考核暫緩確定等次,待誡勉考察結果確定后,再補定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