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聽力無障礙工作指導方案

時間:2022-04-23 02:45:00

導語:市政辦聽力無障礙工作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辦聽力無障礙工作指導方案

根據《市創建聾兒聽力無障礙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為進一步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示范市”創建工作,使我市更多的聾兒早日融入有聲世界,共享社會物質文化發展成果,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聾兒聽力無障礙創建工作。為確保順利實現創建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市現有聽力殘疾人2萬余人,其中0—16周歲聾兒約1000人。此次創建活動,我市作為試點創建區(市)確定到2012年底,全市0—16周歲聾兒全部得到康復和救助,實現聽力無障礙,并建立長效機制,確保今后新增的聾兒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救助。

二、創建標準

(一)適齡聾兒排查。利用基層組織網絡及各級醫療機構認真開展調查,掌握0—16周歲聾兒人數并登記造冊,及時開展聾兒語訓工作和康復救助。

(二)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各級醫療機構要不斷加強耳鼻喉科建設,完善新生兒聽力篩查機制,著力提高耳病防治能力。要進一步加強聾兒語訓機構建設,完善聾兒康復中心聽力驗配室硬件建設,確保適齡聾兒得到及時有效的語訓康復。

(三)保障工作經費。按每名聾兒各項費用投入1000元預算,到2012年底約需創建專項經費100萬元。在爭取省里支持的基礎上,由省、市、區(市)三級匹配創建聾兒聽力無障礙市專項資金,其中省級投入30%、市級投入40%、區(市)級配套30%。

(四)普及公眾聽力防治知識。通過開展“愛耳日”、“助殘日”等活動,借助新聞媒體宣傳普及愛耳、防聾知識。在各級醫療機構以及大型公共活動場所,開辟聽力防治知識宣傳陣地。組織聽力醫護人員向耳聾患者及其家屬宣傳耳病防治知識,公眾聽力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

三、職責分工

(一)衛生部門負責醫院耳鼻喉科耳病專項防治工作的組織管理、設備配備、專業人員培訓、業務指導等工作。

(二)民政部門負責對貧困對象(家庭收入低于當地人均收入一半的聾兒)給予救濟。

(三)財政部門負責專項經費的計劃、籌集和審批,設立專戶管理,確保專項救助資金落實到位,并對資金使用情況及時進行監督檢查。

(四)慈善總會負責爭取更多的慈善資金,使更多的貧困聾兒能夠獲得免費康復救助。

(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醫院負責組織人員到社區和農村基層開展義診咨詢、耳聾防治知識的普及和宣傳等活動。

(六)教育部門負責做好聾兒的教育工作,加強特教學校建設,提升特教水平。

(七)市殘聯負責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聾兒摸底調查、審核,協同衛生部門做好人員篩查工作;認真開展聾兒語訓工作;繼續抓好聽力重建項目以及啟聰行動等,及時做好助聽器采購、驗配、捐贈工作;配合民政部門開展聾兒救助。

(八)新聞單位負責宣傳報道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典型事例、工作成果等,增進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4月上旬):各級召開會議動員部署開展工作。衛生、民政、殘聯等部門單位在全國助殘日、愛耳日等活動期間,組織耳科專家、殘疾人工作者、志愿者等開展義診、咨詢及科普宣傳活動。要通過各新聞媒體和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開展創建活動的社會氛圍。

(二)調查摸底階段(2012年4下旬):各鎮(街)殘聯、民政、衛生等部門和醫療機構組成調查小組,負責本區域的調查摸底工作;調查摸底要逐村逐戶進行,對0—16周歲聾兒登記到人。鎮(街)殘聯、衛生等部門單位負責對普查人員的業務培訓。在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一制定調查登記、審批、匯總表格。

(三)康復救助階段(2012年5月上旬—11月下旬):依據聾兒需求,認真開展助聽器驗配捐贈、語訓康復及特殊教育工作。我市作為2012年市創建工作試點之一,到2012年底要先行實現聾兒聽力無障礙區(市)創建目標。

(四)檢查驗收和總結表彰階段(2012年12月):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在開展自查自評的基礎上,向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提出驗收申請。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檢查驗收,并總結獎勵。

五、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創建聾兒聽力無障礙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長任組長,市衛生、財政、民政、教育、殘聯等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殘聯。各鎮(街)、市直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按時順利完成創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