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揚塵污染控制空氣質量保障通知
時間:2022-04-25 06:00:00
導語:全市揚塵污染控制空氣質量保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強揚塵污染控制,保障良好的空氣質量,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揚塵污染控制的重要意義
據統計,可吸入顆粒物是影響全市城市環境質量的突出因素。除天氣干燥、風大、少雨等因素外,建設系統負責的工程建設和拆遷工地、環衛清掃保潔、固體廢棄物運輸等因素也是揚塵污染的重要來源,因此,各級各有部門要提高對揚塵污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采取切實措施,全面控制市政道路工地、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搞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和運輸,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概算,確保實現空氣質量持續良好。
二、突出重點,嚴格落實各項揚塵污染控制措施
(一)加強房屋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區內的所有建筑工地必須采取防治揚塵污染措施,落實文明施工要求,做到“施工文明化、運輸密閉化、進出水槽化、物料覆蓋化、場地硬化”。建設工程施工必須采取防止揚塵污染的措施,對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土堆、料堆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進行遮蓋;工程項目竣工后30日內,應當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積土、堆物。建筑施工工地周邊設置不低于1.8米的硬質密閉圍擋,硬化施工區域內和工地出口以內道路,出入口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通暢的排水設施,泥漿沉淀設施;并派專人沖洗運輸車輛輪胎使車輛不帶泥沙駛出工地,運輸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臨時堆放場,臨時堆放場應當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在建筑物、構筑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應當采用密閉方式清運,禁止高空拋擲、揚撒。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灑水清掃制度,指定專人負責灑水和清掃工地路面工作;加強裸露地面的管理,閑置3個月以上的施工工地要進行臨時綠化、硬化,或用水泥漿或其他材料覆蓋,禁止黃土裸露,控制揚塵污染。
城市建成區內工程建設混凝土澆注量在一百立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應當使用商品(預攪拌)混凝土,禁止混凝土現場攪拌。確因特殊原因(建設工程特殊需要,本市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無法生產,因搶險、搶修等)不能使用商品(預攪拌)混凝土的須報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備案后,方可現場攪拌。現場攪拌混凝土應當采取有效的防塵和隔音措施,不能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應配置工程預算水泥使用量70%的散裝水泥設備,符合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有關規定。
(二)加強拆遷、拆除施工揚塵治理。拆遷、拆除工地在動工前須到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辦理城市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落實“三防”(防揚散、防泄漏、防遺棄)措施。無防塵污染措施的,不得擅自進行拆遷、拆除作業。拆除房屋或者進行房屋爆破應當采取灑水或者高壓噴淋等措施降塵,人工拆除房屋實行灑水或者噴淋措施可能導致房屋結構疏松而危及施工人員安全的也應采取相應的防塵措施。拆遷后不能立即進行工程建設的應立即進行簡易綠化,沒有條件的應采取覆蓋或固化措施;拆除的建筑垃圾應在拆除后3日內清運完畢,建筑垃圾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采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拆遷項目所在地場地應從拆遷開始設置不低于1.8米的硬質圍擋。氣象預報風速達到5級以上時,應當停止房屋爆破或者拆除房屋。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防止揚塵產生。
(三)加強市政工程建設施工現場揚塵管理。城市建成區內市政道路工地應實施封閉式施工,設置不低于1.8米的硬質密閉圍檔,采用灑水、遮蓋物或噴灑覆蓋劑等措施防治揚塵,嚴禁在車行道上堆放施工棄土;施工現場要經常保持整潔,工程棄土及時予以清運,道路與管線施工堆土超過48小時的,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車輛進出行人通道保持整潔、平整、通暢,定時灑水,運輸車輛輪胎不得帶泥沙駛出工地、進入中心城區,運輸廢棄物要進行覆蓋、嚴禁拋灑。嚴格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減少重復開挖路面。栽植行道樹,所挖樹穴在48小時內不能栽植的,樹穴和栽種土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行道樹栽植后,應及時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運,當天不能完成清運的,應進行遮蓋。加強城市人行道和街巷路的覆蓋,對裸露地面進行綠化鋪裝,對不具備綠化條件的,采取鋪裝水泥磚、石磚、透氣磚等綜合措施,減少揚塵量。
(四)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市容環境衛生等職能部門應加大環衛設施建設力度,改進道路清掃方式,積極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逐步提高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科學調整道路保潔時間和時段,及時清理路面塵土和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不留死角。加強城區道路灑水防塵,增加主次干道沖洗頻率,采用人工方式清掃的,應當符合市容環境衛生作業服務規范。
(五)加強物料、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管理。積極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對各垃圾中轉站、運輸車輛以及填埋場的垃圾裝卸、堆存、處置作業進行規范;加大對亂堆、亂扔垃圾行為的查處力度,嚴管重罰;加強城鄉結合地帶的管理,開展渣土清運專項整治,對拋灑泄露、野蠻裝卸、隨意傾倒、違章行車等行為,相關職能部門按規定從嚴懲處,規范渣土清運市場。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廠的監管,確保正常運行。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24小時內不能及時清運的應進行覆蓋,避免產生揚塵。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應當符合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有關規定。
市區內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用密閉化車輛運輸。不具備密閉化運輸條件的,應當委托符合密閉化運輸要求的單位或個人承運。運輸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對車輛機械密閉裝置的維護,確保設備正常使用,運輸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飛揚。運輸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公安交警、市容環境衛生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市區運輸車輛的管理。
三、切實加強揚塵污染控制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各級政府及城管、建設、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治理揚塵、粉塵污染對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性,制定專項揚塵控制、垃圾處理和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市中心城區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由城區、經濟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市城管、建設、環保等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范圍負責落實,其他有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范圍協助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二)加強監督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揚塵污染控制監管,對揚塵污染控制不力的,要嚴肅查處,直至責令其停工整頓。建立通報和調度制度,對責任單位監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實而引起嚴重后果的,予以通報批評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報刊廣泛宣傳實施空氣質量保障措施的意義,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參與保障措施的實施,并監督各項措施的落實,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有效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 上一篇:鹽務局行政處罰工作報告
- 下一篇:鎮委創建無毒村居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