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職業介紹信息共享工作通知
時間:2022-05-10 10:04:00
導語:規范職業介紹信息共享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為更好的發揮就業信息網絡優勢,解決招工難、求職難等就業矛盾,促進公共職業介紹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創新工作與“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在全市“三級聯網信息共享”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我區“公共職業介紹信息共享工作”(以下簡稱“信息共享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強化規范管理
各街(鎮)要切實加強對“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明確工作內容,完善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硬件設備建設及管理制度建設,推動“信息共享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實現市、區、街(鎮)三級聯網信息共享。有條件的街(鎮)可將信息共享工作逐步引向村(居),實現市、區、街(鎮)、村(居)四級聯網信息共享,使公共職業介紹工作更加深入基層服務群眾。
(一)明確“信息共享工作”的內容
1、搜集和各類用人單位空崗信息;
2、搜集和各類求職人員求職信息;
3、完善職業介紹服務;
4、綜合分析、統計、上報相關數據。
(二)“信息共享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
1、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安排2名以上、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熟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微機操作、愛崗敬業的專職工作人員,統一培訓上崗;各村(居)勞動保障協理員負責信息搜集及上報工作。
2、配備符合信息要求的計算機、大屏幕等設備;
3、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網絡管理規定等。
(三)強化規范管理
區就業辦公室(區職業介紹中心)對各街(鎮)“信息共享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派專人負責,每天對錄入信息進行抽查,定期從“勞動99”三版軟件中提取相關數據進行全區通報,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二、空崗信息采集與審核
(一)空崗信息采集
1、建立空崗信息采集制度,疏通空崗信息來源渠道,做好日常空崗信息的收集工作,實現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和勞動力狀況的動態管理。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專職工作人員,采取對口聯系、分片負責等形式,有針對性地主動與行政區域內各公司廠企、園區法人、個體業主等各類用人單位聯系,對崗位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登記,動態掌握本行政區內用人單位的崗位缺口和用工需求。同時加強與工商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工會、工商聯合會、民營企業協會、外資企業協會和工業園區的聯系,動態監測行業用工形勢,定期開展用工需求分析,做好批量招工預測,并及時運用到日常職業指導中。
(二)空崗信息審核
用人單位辦理招用人員登記手續,必須出示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法人登記證件、單位介紹信、經辦人身份證(市外用人單位還應出具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外出招聘證明”),填寫《單位招用人員登記表》。
三、求職信息采集與審核
(一)求職信息采集
1、做好城鎮失業人員登記和各種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工作。充分發揮村(居)勞動保障協理員的職能作用,經常性地宣傳和組織求職人員到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進行求職登記,同時專職工作人員也要深入基層進行摸底調查,了解行政區域內未就業人員情況,動態掌握行政區域內求職人員的就業需求和就業愿望,做到行政區域內求職人員信息的實時更新、維護。
2、加強與行政區域內各類高校、職業中專、成人中專、技師院校、技術院校及高、中等學歷教育院校聯合辦學的民辦學校建立聯系和合作渠道,收集畢業生就業求職信息;加強與部隊、民政、婦聯和殘聯等部門聯系,收集復轉退役人員、婦女、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人力資源信息,重點推薦就業。
(二)求職信息審核
求職人員攜帶公民身份證(原件)或帶有身份證號碼的有效證件(就失業登記證、再就業優惠證、特困證和駕駛證等)辦理求職登記,填寫統一印制的《人力資源登記表》,技能人才須出示職業資格證書,大專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須出示相應的學歷證書。16周歲以下的人員按照《勞動法》規定不予辦理求職登記。
四、空崗資源信息錄入
(一)根據用工單位填寫的《單位招用人員登記表》,準確錄入單位信息和空崗信息。單位信息內容包括:單位名稱、單位性質、營業執照號碼、單位地址、工作地點、聯系人、聯系電話;空崗信息內容包括:工種名稱(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的工種中選取與用人單位招工登記的相符或相近的工種)、工種說明(用人單位空崗的實際工種)、性別、人數、年齡、文化程度、從業年數、身高、籍貫、勞動報酬、備注(吃、住、單位大致位置和其它要求)等。
(二)要真實、全面、準確、及時將采集的空崗信息錄入市“勞動99”三版軟件。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錄入方法,對錄入信息要定期維護和更新,保證用人單位空崗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做好錄入信息的跟蹤及匯總,及時掌握用人單位的招、用情況,做到責任到人。
五、求職信息錄入
(一)根據求職人員填寫的《人力資源登記表》,真實、全面、準確、及時錄入個人求職信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公民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是15位的升位到18位)、姓名、性別、人員類別、民族;個人求職信息包括:文化程度、身高、政治面貌、聯系電話、家庭住址、健康狀況、畢業學校、畢業時間、所學專業、學位、職稱、專業技術職務、是否特殊人群、是否專業技術人才、婚姻狀況、戶口性質、戶籍所在地、備注(再就業優惠證、其它需要說明的情況)等;求職意向包括:工種名稱(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的工種名稱中選取與求職者擇業愿望相符或相近的工種)、工種說明(求職者的全部擇業愿望)、從業年數、工資待遇等。
(二)對錄入信息及時更新維護,跟蹤了解求職人員就業情況,未就業的繼續推薦,成功就業的及時錄入反饋信息,其他渠道就業的強制歸檔個人求職信息,保證求職信息的有效性。
六、空崗信息及推薦就業
(一)信息內容
1、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自己采集的空崗信息和市、區、其他街(鎮)采集的空崗信息一并通過電子大屏幕滾動,實現市、區、街(鎮)三級信息共享。的內容主要包括空崗編號、單位名稱、工種說明、性別、人數、年齡、文化程度、工資待遇、備注(吃、住、單位大致位置和其它要求)等,聯系人、聯系電話在確認求職者身份后再告知求職者。
2、信息的時間,原則上規定,室外大屏幕全天招聘信息,室內大屏幕為工作日的上午8:30-11:30,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可本著便民原則根據工作需要做適當調整。
(二)推薦就業
1、根據求職人員在電子大屏幕上選擇的空崗編號或根據求職人員需求在系統內查詢崗位,遵循“人職匹配”原則,為求職者推薦就業。
2、根據求職人員最后的崗位選擇,通過“勞動99”三版軟件出具就業推薦信,加蓋推薦就業印章,求職者持推薦信到用人單位面試,保留推薦信存根并存檔。
3、信息反饋,建立檔案
對推薦就業的相關崗位要進行延伸服務,進一步了解求職者的面試情況、就業情況,一幫到底,跟蹤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情況,根據用人單位的招聘視情給予用工指導,提出建設性建議和解決辦法,并按信息維護的要求錄入反饋信息,保證公共職業介紹的成功率。各服務平臺要對信息共享工作建立工作檔案專門存放管理,留作備案。
七、嚴格信息管理,建立工作情況上報制度
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要做好空崗信息、求職信息的采集、審核、、匹配工作,確保數據真實有效,并做好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建立工作情況上報制度,月底前各街(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要向區職業介紹中心上報職業介紹情況,區職業介紹中心根據上報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獎評,解決信息共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更加扎實的將信息共享工作開展下去。
- 上一篇:機關事務后勤服務經驗交流
- 下一篇:事務管理局廉潔管理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