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資局土地征收管理通知

時間:2022-06-08 08:41:00

導語:市國資局土地征收管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國資局土地征收管理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田橫島旅游度假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土地征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精神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征收集體土地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進一步加強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推進依法行政、保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執行力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落實責任,加強協作,確保土地征收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二、明確職責分工

市政府是土地征收工作的實施主體。市國土資源局是土地征收工作的組織主體,負責征地調查、組織報批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社保資金和征地補償費撥付工作,并參與征地調查及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并參與征地調查及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各鎮、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田橫島旅游度假區(以下統稱各鎮)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戶等其他權利人的組織協調工作,并監督村莊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市發改、公安、民政、城鄉建設、農業、水利、林業、審計、監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做好土地征收的有關工作。

三、嚴格征地程序

土地征收工作遵循程序合法、公開透明、足額補償、妥善安置的原則,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土地征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市政府預征地公告。擬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市政府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市人民政府擬征收土地公告》。

(二)現場勘測、確認。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勘測定界工作,會同市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等部門及相關鎮,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戶對擬征收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面附著物的權屬、種類、數量等進行現場調查、清點、核實,填寫《土地征收勘測調查清單》,并由參與的各方共同簽字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場提出,當場予以復核。

(三)擬定安置補償方案。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鎮自勘測調查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擬定《市國土資源局關于XXX村擬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四)聽證、裁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申請聽證的,由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在公示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向市國土資源局提出,市國土資源局組織聽證;不申請聽證的,由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放棄聽證證明》。

對補償標準有異議、達不成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的,由市政府進行協調;協調不成的,報省政府裁決。

(五)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市國土資源局關于XXX村擬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示沒有異議后,市國土資源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

(六)撥付社會保障資金和制定社會保障方案。征收土地報批前,市財政局將政府社會保障補貼資金一次性劃入市社會保障資金專戶,并向市國土資源局提供資金到位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相關鎮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有關規定制定社會保障方案并公示,辦理村(居)民入保事宜。

(七)報批。市國土資源局編制《城市(鎮)批次/項目建設用地方案》,連同《建設用地呈批申請書》等有關材料報有批準權限的政府審批。

(八)市政府征地批復公告。自收到土地征收批準文件后,市政府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

(九)履行征地補償協議。市財政局自依法批準土地征收之日起3個月內,將征地補償費按照規定程序足額撥付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相關鎮在兌現過程中予以配合,并協調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相關權利人按照協議約定清理地上附著物,交付土地。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建立市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合共管的工作責任機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市征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國土資源局分管領導擔任。有關部門確定一名工作人員作為辦公室組成人員,具體負責土地征收相關環節的工作。

(二)各部門要嚴格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限,實行限時審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市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監督,對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意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