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如何加強自身修養

時間:2022-07-02 05:16:00

導語:年輕干部如何加強自身修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自身修養是磨礪品性、塑造人格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年輕干部,最終能做出多大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自身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人格和思想的力量從哪里來呢?從不斷的自我激勵與約束、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來,從加強自身修養中來。我在機關和基層都工作過好多年,體會到年輕干部要加強自身修養,關鍵是要把握好幾個辯證關系。

一是要把握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辯證關系。理想是前進的燈塔,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動力。有了理想,就會始終保持奮斗的激情,就會不斷地激發出自己最大的潛能。作為一個年輕干部,應該樹立遠大理想,并矢志不移、盡心竭力地為之奮斗。但是,實現理想卻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必須立足現實,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積累,不懈奮斗。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把遠大的理想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當中,落實到每一件具體的事情上,才能不斷地接近理想。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因此,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必然是一個嚴格的現實主義者,只有把理想的光輝和務實的精神結合在一起,人生才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作為年輕干部,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又要著眼于新的實踐、新的創造,從做好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做起,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努力。

二是要把握好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的辯證關系。年輕干部的價值,最終體現在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所做的貢獻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年輕干部必須有所作為,這是實現黨的宏圖偉業的迫切需要,是黨和政府對年輕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年輕干部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有的干部到一個地方,長期改變不了面貌,無所作為,卻以為自己是“無為而治”,洋洋得意。實際上,現在老百姓最恨兩種干部,一種是干壞事的,一種是不干事的。面對任何矛盾和問題,我們都應該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因為這些矛盾不解決,總有一天會由量變到質變,最終釀成不良后果。我們講有所作為,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要立足本職,干出一流的業績,就是要樹立“無功就是過”的思想,勇于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善于發現并解決更深層次的矛盾,既著眼于階段性成果,也著眼于可持續發展。正因為要有所作為,才要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好地有所為。這也是辯證的關系。在具體工作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工作要突出重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在人際交往中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要耐住寂寞,舍去浮華,少些應酬;在學習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既要學習掌握那些對一生健康成長大有益處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又要抓緊學習那些對當前工作有幫助的知識,決不能好高騖遠;在創造工作成績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要做那些老百姓急需的事情,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有利的事情,而不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片面地追求眼前的虛假政績。

三是要把握好思想活躍與行為穩健之間的辯證關系。年輕干部要善于思考,思想上要有張力。思想不活躍,看問題缺乏深度,就不足以凝聚周圍的人和你一起奮斗;思想不活躍,就只能人云亦云。創造不出新思想,取得不了新成績。思想活躍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發展的敏感性、對工作規律的預見性和對工作方法的創造性上。如果年輕干部沒有這些特點,就失去了年輕人的優勢。但機關有著特殊的職能,要求年輕干部必須行為穩健,這是衡量年輕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要做到行為穩健,就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要嚴格按照黨內的規章制度辦事,切實執行民主集中制;要在工作上把握好度,把自己的位置找準,不越位,不錯位;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四是要把握好一生與一時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選擇了做黨政工作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選擇了奉獻和犧牲。這個職業決定了道德上的高標準。首先要做人、做事,然后才能做官。擺好這個邏輯順序,工作才會比較順利。要贏得一生,必須把握好平常的一時一事。很多干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是很優秀的,組織上也很信任和看重,但因為一時沒有把握好自己,犯了錯誤,從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為官或多或少有些權力,有權力就要時時謹慎,處處謹慎,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實現自己一生的抱負、一生的目標,為黨和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

年輕干部只要把握好上述四個方面的辯證關系,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就會砥礪成才,健康成長。但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年輕干部還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一個人不可能不遇到困難,不遇到挫折,如果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有一個好的狀態,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就能遇到困難不低頭,遇到挫折不氣餒。那么,作為當代年輕干部,應該保持什么樣的狀態呢?

第一,要始終保持一種學習的狀態。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現代社會的靈魂。學習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知識,是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年輕干部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機感,要有不學習就恐慌的感覺;要有刻苦學習的精神,有終身學習的計劃,有好的學習方法,既向書本學又向實踐學;要學以致用,學了以后馬上在實踐中用,又在實踐中開始新的學習,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要通過學習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多學一些歷史、哲學知識,多學業務、黨務知識。怎樣學習才能更有效果呢?現在機關干部在勤奮工作和靜心學習之間確實有很多時間上的矛盾,所以必須結合自身情況掌握好方法,努力提高學習效率。我自己做了一個計劃,把全國27個重點學科的最前沿的研究人員請來講課,對有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感覺這種方法要比讀書的效果高出若干倍。

第二,要始終保持一種憂患的狀態。這些年來,我們各方面的建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我們的憂患意識卻有所淡化,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沒有憂患意識,就容易滿足現狀,容易停滯不前。有了憂患意識,才能把自己的積極性和潛能都發揮出來,為國家的發展多做貢獻。我們要有對國家的憂患,既要看到我們國家50多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也要看到在政治多元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競爭激烈,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西方國家仍在努力對我們形成包圍的態勢。要有對工作的憂患,我們常說不進則退,實際上不快進也是后退,要有對工作的經常反思,要“戰戰兢兢”地開展工作。要有對自身的憂患,看自身的素質能否適應未來的發展,看自我評價是否與社會和單位對自己的評價相一致,時刻有自知之明,有進取之心。

第三,要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狀態。創新狀態是我們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保證。當代年輕干部的知識結構比較新,在開放的社會里接受了很多創新思想的熏陶,完全有創新的潛能,就看怎么樣把這種潛能發掘出來,變成一種創造力。首先要有創新的意識,要想一想能不能通過創新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甘做“收發室”、“傳聲筒”,永遠是老和尚的帽子——平平塌塌。其次要有創新的思維,既要有聚斂性思維,又要有發散性思維。此外,還要有創新的勇氣和能力。這樣才能使我們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活力,使我們的工作環境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氛圍。

第四,要始終保持一種奮斗的狀態。能否成就一番大事業,奮斗的狀態更為重要。我們黨處于執政地位,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在農村流行這樣一句話:“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我們做領導干部的,尤其需要一種激情和奮斗的精神,時刻保持生機勃勃的奮斗狀態。只有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盡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年輕干部年富力強,正處在奮斗的黃金時期,要有干一番事業的理想,以事業為重,以奮斗為榮,把奮斗放在第一位。要自覺地把艱苦奮斗作為一種品格來錘煉,培養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始終保持一種頑強拼搏、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要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斗,努力創造新的業績。

年輕干部只要始終保持學習、憂患、創新、奮斗的狀態,就會有一種比較高的人生境界。王國維對文學創作提出了三種境界,實際上我們領導干部也要有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指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把自己的一時放在一生的長河中來看,把自己的一生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來看;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指要有一種奮斗的精神,要創業,就要吃苦,要有所作為,就必然有所奉獻和犧牲;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指經過一番奮斗后,你必然會有所收獲。有了這樣的境界,我們就會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不斷地為我們黨的偉大事業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