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陣地建設夯實黨建基礎
時間:2022-07-11 11:06:00
導語:加強陣地建設夯實黨建基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下海勃灣鎮現有居民7217戶,人口總數為23032人,轄有7個居民委員會。鎮黨委下設13個黨支部,有黨員126名;有機關黨支部1個,居委會黨支部7個,私營企業黨支部4個,復轉軍人黨支部1個。
近年來,下海勃灣鎮黨委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路子。經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探索出一條符合我鎮實情的黨建新路子,基層黨建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先后多次被市、區兩級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近年來,我鎮黨委一直把改善居委會與黨支部的辦公條件以及解決黨員活動場所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從2000年開始,我們采取租賃、警民共建等辦法,解決了居委會與黨支部的辦公問題。2001年,我們又把建設黨員活動室作為加強社區黨建的切入點,堅持工作高標準、建設上檔次、服務多功能和“思想共育、資源共享”原則,采取自籌資金和文明結對的辦法,先后籌集30萬元資金,建起了7個黨員活動室,并于同年6月1日前全部投入使用。目前,我鎮7個居委會均已實現了“一居、一支部、一黨員活動室、一服務中心、一文化中心”的目標。其中有3個黨員活動室安裝了電話,2個黨員活動室配有電視、VCD等電教器材,還在鎮北黨員活動室配備了電腦。黨員活動室的建成,為我鎮基層組織建設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依托活動陣地,加強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為實施“民心工程”提供有力保證
一個基層黨支部必須有一個熟悉居民區情況,熱愛社區工作,了解群眾疾苦,群眾信任的黨支部書記。因此,我們嚴格把好社區干部素質關,選拔熟悉、熱愛社區工作的當地優秀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對無合適人選擔任黨支部書記的,采取鎮黨委選派制,從鎮黨委選派一名德才兼備、作風過硬的同志擔任書記,具體負責黨建工作。
有了好的“當家人”,還要有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我們根據黨員活動室的運行情況,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相繼補充完善了《黨員活動室財產管理制度》、《黨員活動室學習記錄制度》、《黨員活動室物品登記制度》、《值班員崗位職責》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強化了黨員活動室的日常管理。同時,鎮黨委經常督促、檢查各黨支部的制度落實、執行情況,并不定期進行抽查,從而確保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另外,我們還編寫了《基層黨支部工作冊》,將黨支部的性質、職責、任務、工作方法、發展黨員程序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上面,要求各支部書記能夠及時對照檢查,時刻記住自己是干什么的,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通過以上強有力的措施,保證了黨員活動室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以黨員活動室為依托,不斷拓展黨員活動室的綜合功能。
建黨員活動室的目的在于使用,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思想、文化教育與休閑娛樂場所。為此,我們結合當前形勢,充分利用黨員活動室,在居民群眾特別是居委會干部、黨員中開展思想、文化教育,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源源不斷的傳送給社區居民。同時,我們還不定期的在社區居民中開設家政服務、醫療保健、法律知識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的素質。在暑假期間,我們還在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并配合所在學校,積極開展環保、科普、做好事、讀好書等各項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活動室的教育功能。所以,黨員活動室在拓寬黨員的教育面,豐富黨員的教育內容,提高黨員教育水平,滿足社區居民文化教育需求創造了條件。
同時,我們還按照“社區服務暖民心”的工作思路,在各黨支部健全了社區服務網絡,建立起“居民求助熱線”、“職業介紹中心”、“家政服務中心”等10個職能中心。并在工作運行中已經形成良性循環,居民有什么事情,首先找的就是社區黨支部。如鎮北黨支部,成立了“便民醫療點”,主動與市醫院聯系,為轄區老年患者王栓柱等36人檢查了心腦血管等疾病。五區黨支部支持一名退休教師在轄區內辦成了“育英私立學校”,學生已從建校時20多名發展到100多名,以低價位收費、高質量教學,解決了轄區學齡兒童上學難問題。他們還主動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信息,鼓勵下崗職工黃素珍建起養蘑菇大棚,安排了4名下崗職工,年收入達到12000元。通過這種“貼心”服務,進一步密切了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穩定了一方社區。
我們還利用黨員活動室場地,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先后組建了老年人合唱隊、老年秧歌隊、舞蹈隊、門球隊等隊伍,經常組織他們開展各種活動。目前,我們已成功的舉辦了三屆社區文化藝術節,兩屆老年門球邀請賽。通過舉辦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以點養點,為活動陣地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為了保證黨員活動室正常運轉,我鎮積極鼓勵和支持各居委會黨支部利用黨員活動室搞創收,實現“以點養點”。為此,鎮黨委提出“誰先發展扶持誰”的口號,鼓勵各支部因地制宜、廣開門路,發展壯大社區經濟。如順達居委會位于海勃灣區西南角,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創收工作難度大。但該黨支部一班人,卻看到了本地娛樂場所少,轄區居民群眾文化生活貧乏。于是,他們打算利用黨員活動室白天組織群眾進行棋牌類活動,晚上舉辦舞會,對轄區黨員免費開放,居民群眾實行“會員制”,每人每月交納5元會費,就可以在這里參加各項活動。這樣既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又可取得一定經濟收入。這一設想立即得到鎮黨政領導的肯定與支持,鎮里及時給他們配備了VCD、電視機和音響設施以及各種棋牌類用品,他們的活動也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來。路通黨支部一班人,在夏季高溫時,批發西瓜到居民家門口銷售,不但解決了群眾購買不便的難題,也為居委會增加了收入。同時,他們利用黨員活動室信息來源渠道廣的優勢,為轄區單位聯系旅游業務,收取一定的中介服費。鎮北黨支部通過開辦興趣學習培訓班,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為民間戲劇團提供演出場地等,收取一定費用,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果園黨支部利用黨員活動室閑置場地,為煤炭銷售商提供場地取得收入1800元。河東居委會為轄區企業提供中介服務,取得了收入1000元。白樓、五區黨支部將黨員活動室閑置房屋對外出租,每月可收取租金100元,實現了辦公經費自給,還略結余。兩年多來,我鎮各黨支部充分利用黨員活動室搞創收,實現了以點養點、自收自支的目標,不僅解決了黨員活動室電話、水電、辦公用品、冬季取暖等經費的開支問題,而且還可為每年黨員活動室添置一些活動設施,使黨員活動室得到滾動發展。
兩年多來,我們通過黨員活動室舉辦各類活動,使基層黨組織在凝聚社區人心、鼓舞全鎮上下士氣、加強社區黨建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較好地地促進全鎮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但社區黨建工作是一項全方位、多層次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的實踐也僅僅是個開始,剛剛破了題,還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不斷深化。今后,我們將積極探索富有下海勃灣鎮特色的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努力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