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黨建促發展
時間:2022-07-12 11:48:00
導語:抓好黨建促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廂街道地處中心城區,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12.3萬人。街道黨工委下轄居民區、行政村及直屬單位黨支部108個,現有在冊黨員397名。去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社區黨建、大有可為”的講話精神,按照區委關于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要求,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創新載體,初步形成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內單位共同參與的黨建工作新格。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確立社區黨建的核心地位。
行政區劃調整后,街道黨工委及時提出了“創示范街道,樹強區窗口”的目標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黨的建設為核心、以社區建設為重心”的總體工作思路,并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共識,即:面對當前及今后社區發展趨勢,必須大力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牢固確立社區黨建的核心地位,發揮社區黨建的核心作用,從而為全街道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行政區劃調整后,如何利用好原來各街道在社區黨建方面的工作基礎,并著力做好深化文章,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為此,黨工委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專題調研,全面掌握了城廂街道在班子建設、街道黨建、社區黨建等方面的優勢,實事求是地評價了存在的問題,為黨工委決策提供了較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黨工委結合街道實際,適時提出了“結合社情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一年夯基礎、二年有效果、三年上臺階”的工作目標。
二、夯實基礎,加強居民區黨支部班子建設。
為適應日趨繁重的區域性黨建工作和社區建設任務,我們認識到,居民區黨支部是社區黨建工作的基礎,為此,我們致力于加強居民區黨支部建設,并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努力加強居民區黨支部的思想作風建設,要求各居民區黨支部切切實實地堅持做到“五個辦”,即“當天的事當天辦,緊急的事立即辦,敏感的事優先辦,份內的事主動辦,份外的事協助辦”,樹立居民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努力加強居民區黨支部的組織建設。目前全街道已建立居民區黨支部40個,在居民區規模調整后,全街道將實現居民區黨組織單獨設置率100%。與此同時,我們十分重視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這支隊伍的建設,力求通過公開選拔、街道下派、擇優留用等途徑,把具有較強政治理論素養和組織領導能力的黨員充實到居民區黨支部,改善居民區黨支部書記的年齡、文化結構,從而構建起保證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的組織體系。
三、注重共建,構筑社區黨建工作網絡。
社區黨建是街道黨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新形勢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必須實現“三個轉變”,即領導方式和活動方法,從過去縱向垂直的工作方式向縱橫結合、全方位的工作方式轉變;工作對象從過去直管的離退休職工黨員向社區內在職黨員、流動黨員、下崗失業黨員拓展;活動內容從過去的側重黨務向搞好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轉變。為此,我們以編織社區黨建工作網絡和消滅黨建空白點為抓手,努力扮演好“織網人”這個角色,盡可能使社區成員不成為社區建設的局外人。
一是建立健全共建載體。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進一步健全了各社區的黨建協調委員會、社區黨建聯席會議等組織載體,保持社區黨建原有組織載體的連續性,做到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有章程,圍繞“共”、“實”、“多”、“效”開展活動,如蔡家弄、洄瀾北苑、潘二等居民區的黨建共建工作,一直來搞得有聲有色,并在不斷深化。
二是注重發揮社區在職黨員的作用。目前已有3079名在職黨員向所在黨支部報到,各居民區也都建立了在職黨員聯絡站,并與每位在職黨員簽訂了“四保五帶頭”協議書。去年,街道黨工委還專門向全體在職黨員發出了一封《公開信》,特別提出了“三個同一個”的口號,即“我們擁有同一個光榮稱號——共產黨員,我們生活在同一片熱土——城廂街道,我們為了同一個目標——創示范街道”,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在職黨員的積極響應。
三是建立研究中心積極探索。去年,我們還與浙江大學進行了橫向聯系合作,建立了浙江大學社區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學實習教育基地,聯合研究探索社區黨建工作,并成功舉辦了首期社區管理研討班,93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四、拓展內容,增強社區黨建的生機和活力。
為更好地發揮社區黨建的優勢,讓群眾能夠經常聽到黨的聲音,看到黨員的形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社區黨建必須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拓展工作內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一是以服務為目標,強化社區黨建。街道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建筑面積797平方米,有專職工作人員8人,開設計生、勞動就業、民政等服務項目,開展無償和低償的便民服務。各居民區黨組織經常性組織黨員開展社區服務,熱心為群眾辦實事,以志愿者隊伍為載體,開展“有困難找黨員”、“共產黨員獻愛心,模范作用進社區”等活動,通過活動來進一步增強社區黨建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二是以增強黨組織的親合力為著力點強化社區黨建。去年我們在各居民區黨支部普遍推行了“六個必訪”制度,即特困家庭必訪、烈軍屬家庭必訪、鄰里矛盾糾紛必訪、新入住戶及暫住人員必訪、“兩勞”釋放人員必訪、遇災家庭必訪。通過“六個必訪”制度的實施,極大地增強了黨組織與居民群眾的親合力。
三是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為結合點強化社區黨建。我們采用把加強社區黨建滲透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的辦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極大地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通過近年來社區黨建工作的扎實開展,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抓好社區黨建帶來的收獲,主要表現在“三個促進”上。一是促進了黨員“社區”意識的確立。廣大黨員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名“單位”黨員,也是一名“社區”黨員,他們的作用也需要在社區發揮。二是促進了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的有機結合。由于我們一直來堅持圍繞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來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從而使社區黨建在社區建設中發揮著政治導向、決策把關和組織保證作用,實現了社區建設中黨的政治推動力和政府的行政推動力聯動互進。三是促進了社區內黨群關系的明顯好轉,隨著社區黨建工作的深入,黨員在社區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顯現,有效地拉近了社區黨組織與居民群眾的距離,有力地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
以上匯報的是我們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的一些不成熟做法,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與領導和上級的要求還存在著差距。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著力解決當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好各項基礎工作,努力打造黨在城市工作中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深入推進全街道社區黨的建設。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努力把我街道的社區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為“創大都市強區,建現代化蕭山”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