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時間:2022-07-13 08:38:00
導語: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廣大農村要貫徹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是要解決“三農”問題;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加強我國廣大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使廣大農民獲得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第二次大解放,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從而使廣大農民徹底擺脫精神上的束縛,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產勞動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農村的現代化,在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最后實現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實現歷史性的巨大跨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因而,要努力實踐貫徹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就是要認真解決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歸根結蒂是解決農民的切身利益問題,使農民盡快地富裕起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別。然而,如何才能使農民盡快地富裕起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別呢?中國農村改革二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光從生產關系的改革入手,還不能充分解放生產力,進而不能很好地發展生產力。原因就是作為經濟基礎的生產關系發生了變化,而制約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沒有隨之變化,最終反過來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也就自然不能徹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因此,如果說在我國廣大農村開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關系的變革是第一次革命的話,那么加強我國廣大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上層建筑的變革則是第二次革命,而且任務更艱巨、意義更偉大。
一、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所謂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就是農民在獲得土地生產經營自主權的基礎上,進而逐步獲得了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形式,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廣大農民有了政治上的民主權利。這種村民自治形式,是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的有效途徑,也是廣大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而由于我國農村幅員廣大,人口眾多,中國能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
就目前中國的農村來說,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很多,諸如增產不增收問題、土地資源流轉問題、生態環境遭破壞問題、田地水利灌溉困難問題,資本積累緩慢問題,農民素質提高不快問題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挑戰等問題。但根本的問題,我認為還不是這些問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去關注和解決,那就是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滯后的問題。
過去我們單一地講農業產業的現代化,講了幾十年,也為之奮斗了幾十年,但我國的農業總體上仍然沒有實現現代化。究其原因,就是我們舍本逐末,沒有正確處理農業產業與整個農村社會現代化的關系。事實上,農業產業脫離了農村社會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單一實現現代化的。因為現代化不可能是一個單一的產業概念,應該包括廣大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思想等諸多因素。只有農村的現代化,才會有農業的現代化。農村的現代化,說明的是農村經濟充分跨越了傳統的發展階段,徹底改變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面貌;農村的現代化,同時說明了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獲得了歷史性的巨大進步。而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巨大進步,反過來又會極大地推動整個農村社會長久而穩定的發展。因此,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而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就是農村如何走向現代化的問題。這個課題所蘊涵的內容十分豐富,但課題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問題。因為中國封建社會千百年來農民不僅受到自然界的威脅,廣大農民靠天吃飯,而且深受皇權、神權和族權的欺壓,是世界上少有的受苦受難的群體,他們深受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甚至達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吃了苦頭只能忍氣吞聲,打掉牙齒往肚咽。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農民雖然說從政治上翻身了,但還沒有從政治上徹底解放,他們不僅仍然是中國的弱勢群體,而且仍然受著一些因民主政治不文明而帶來的痛楚,還經常要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遇到一些有理說不清的事情,極大地影響了廣大農民的生產勞動積極性,延緩了農村的現代化發展步伐,進而阻礙了整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所以,在全國人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的今天,我們不能不十分重視廣大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并把其當作重中之重的事情來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為廣大農村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條件。
然而,從我國廣大農村的現狀來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遠沒有到位,還存在一系列問題。
第一,農村基層干部的選舉與任用不民主。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干部的選舉與任用日益民主化,各地方、各部門和各單位,都在不同程度地采用公平、公正、平等的公開競爭和公開選拔,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的人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從而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我國長期以來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純潔了干部隊伍,改進了黨的作風,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但不可否認,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的基層干部的選舉與任用方面,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其一是家天下現象普遍。由于我國廣大農村社會殘存的封建思想濃厚一些,民主政治意識相當薄弱,家族勢力影響極大,家天下情況還相當嚴重。即農村基層干部的選舉與任用,主要是看哪家的家族勢力大。家族勢力大的,自然成為該村的領導者,選舉與任用往往是一種形式。即使別族人當選,如果沒有大的家族勢力撐腰,多數是不能正常開展工作,最終還得被迫下臺,向家族勢力低頭。其二是賄選現象嚴重。盡管有的家族勢力大,但由于他們沒有干什么好事,群眾自然不會投他們的票。為了獲得提名參選,在農村基層領導選舉期間,他們往往會以小恩小惠拉攏選民,少數人還會利用選舉組織的作用實施違法行為,如賄選、變通選舉規定等。據《改革內參》透露,2002年5廣東吳川市淺水鎮人大換屆選舉時,一些想升官的基層干部花500元買一票,共有28人涉嫌賄選被審查,有的以涉嫌破壞選舉罪被逮捕;山東某縣共有542個行政村,其中251個村先后發生過程度不同的賄選,占46%。其三是暗箱操作不絕。對于農民自己的當家人選舉與任用,有的上級機關盡量不讓農民知道,或由少數人把持,把民主選舉完全置于腦后,剝奪了農民的知情權,使農民稀里糊涂地接受既成事實,廣大農民也只好認命。由這種非法“選舉”出來的人來“領導”他們,盡管有吃不完的苦頭,但他們只能忍氣吞聲,上告無門。因為這種暗箱操作,往往是上下勾結、權力尋租,對于普通農民來說,特別是中國的農民從來就是怕多事的,只好逆來順受。
第二,農村村務決策和管理不科學。在我國有相當多的農村,村務決策和管理,可不像城里那樣民主和科學。與上述情況相聯系,由于家族勢力作祟,村務決策和管理往往由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他們也搞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可那些東西完全是極少數村干部杜撰出來的,不是群眾的意志,甚至是強奸民意。像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土地承包與流轉,往往是少數基層領導控制,他們從中受收大量的好處;村辦企業承包給個人經營,可以不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而自己拍板定案;為了吃喝玩樂,有的則直接賒吃賒喝,往往巧立名目向村民攤派,致使廣大農民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計劃生育更是以錢開路,對超生者只要多交罰款,以滿足其私欲,則不聞不問等等如此,基本上是個人或少數人專斷,看不到民主的影子。
第三,農村財務監督不到位。中央政府反復強調,農村基層財務要公開,讓老百姓心中有數,可現實情況不容樂觀。盡管上級反復強調,有時也有檢查,但在我國不少農村,村級財務從來就沒有真正公開過,或僅僅是半公開,隱瞞了許多真實情況;還有的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手法。不是上級要進行財務檢查嗎?那就竄通鄉鎮經管站人員,對其帳目來一個假審計,并堂而皇之地為其出具審查證明;至于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更是由其親信擔任,因為他們奉行“非我族內,必有異心”的信條。
從上面這些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還相當薄弱,甚至遠未擺脫家天下的封建主義的影響,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損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導致一些矛盾的激化。為了盡快改變這種狀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我們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在我國廣大農村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二、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
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只能通過改革的途徑,把農村存在的各種不民主的東西消除掉,把影響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健康發展的障礙克服掉。因為我國農村的改革,不僅是經濟改革的過程,在經濟改革到一定程度,也是政治改革的過程,從而達到整個社會改革的根本目標。
在封建社會,中國的農村,千百年來就是受著封建皇權、神權和族權的統治;中國的農民,從來就是受著封建皇權、神權和族權的壓迫。這種千百年來形成的強大封建勢力,雖然在形式上被新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摧毀了,如在“”時期,靠無產階級專政把這些封建性的東西從陽光下一掃而光,但從來沒有從農民的意識深處清除掉,封建皇權被打倒了,而神權和族權的影子還在,他們還沒有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甚至在農村一些地方還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所看到的當今中國農村還存在的各種矛盾和沖突,無不是與神權和族權的影子相聯系,農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著他們的控制和欺壓。諸如農村一些地方神教興起,修譜成風,宗派主義十分嚴重。報紙曾有報道,在農村一些地方,有人犯了法,家族勢力會千方百計地加以庇護,甚至對抗執法;有人超生了,家族首領也會帶頭加以隱藏超生者,像抗日戰爭時期老百姓掩護八路軍和新四軍那樣。這都是出現在新中國的情況,出現在農村經過二十多年經濟改革之后。這種現象的出現是耐人尋味的,本是不應該出現的。然而事實是無情的,這些現象在中國不僅存在,而且在農村一些地方還有蔓延和擴大之勢。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原因,諸如封建遺毒的影響,老百姓文化水平的不高,村民民主意識的缺乏,對黨的村民自治意義認識不到位等等。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這些,乃是民主政治建設不到位而產生的。試想,中國都解放了半個多世紀,這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在人的一生中將是漫長的時刻。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在半個多世紀里沒有發生質的變化,那是不可思議的。這里惟一能夠解釋的,將是這個人、這個社會存在的基礎,在半個多世紀里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的確是這樣,在我國廣大的農村,新社會盡管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山還是哪座山,梁還是哪道梁”,面貌依舊的地方很多。盡管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群眾的生活方式沒有多大的變化。
這充分說明,農村要發展,不能僅僅注重其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千百年來形成的思想觀念,破除一切背離現代文明的東西。這決非是一件易事,半個多世紀沒多大改變就是事實。然而,只有通過改革,在改革農村生產關系的同時,不能不改革農村的上層建筑,否則農村的改革最后是達不到目的的。這不僅是考慮到全國整體改革的要求,更是考慮到農村自身發展的要求。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農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甚至在一些地方農民還走上了富裕之路,但許多農民還是自己感覺到自己是“弱勢群體”,城鄉差別還是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就是廣大農村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時候,沒有把民主政治建設擺上日程,農村里基本上還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個人說了算。從而導致農村一些基層干部忽視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隨意支配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甚至肆無忌憚地侵占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靠農民自身去解決,而要通過國家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加以改革,倡導一種新文明、新理念、新思維,從而形成民主的氛圍,除克服農民自身的弱點外,重要的是要克服廣大農村存在的各種不合理現象,使廣大農民真正揚眉吐氣,真正心情舒暢,真正當家作主。只有這樣,農民的生產勞動積極性才能迸發出來,農民才會真正地組織起來,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農民才能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民主權力,進而實現農村的真正解放、現代化的真正實現。
三、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方法
應該承認,就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問題,我們過去有過很多嘗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別是自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在全國廣大農村出現了人民群眾從推選候選人到直選村委會當家人的換屆選舉。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是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里程碑。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直選過程中,由于存在我們前面提到過的許多問題,在選民資格、候選人資格、競選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民主的現象,甚至在一些農村出現了賄選、霸選等現象,不能真正體現村民的意志。
這顯然是與民主政治相背離的,我們必須堅決加以糾正和克服。我們冷靜地分析,為什么在我國廣大農村直選會出現好事辦成壞事的情況呢?除了我們上面提到過的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就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方法問題。只有在解決那些深層次原因的同時,尋找一種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才能堅決糾正和克服農村基層不民主現象的產生。
1、要樹立戰略思維
應該清楚地看到,黨中央提出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這就告訴我們,要實現黨的這一奮斗目標,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農村。這不僅是因為我國農村廣大、人口眾多,更主要的是我國農村相對城市來說更落后。所以,解決中國農村的問題,是一個牽涉全局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執政為民。而我們黨執政為民在廣大農村的體現,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老百姓有一個好的帶頭人,要讓這個帶頭人領其走上富裕之路,過上安穩舒心的日子,過上更加寬裕的小康生活。
由此看來,要解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問題,一定要有戰略思維,要有世界眼光,選好掌舵人,把那些真正優秀而又愿意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并能帶頭致富的人選上來。然而,哪些人是優秀分子,不能由組織部門認定,而一定要通過組織程序,在公開競選中通過群眾來認定。
2、要強化民權意識
既然要在公開競選中通過農民自己來認定自己的當家人,那么就一定要還權于民,強化民權意識,使農民破無荒地第一次真正感到當家作主的滋味。
因此,加強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充分發揚民主,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意志,選出符合廣大農民利益的當家人。我們現在不是時常提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了許多挑戰嗎?在我國廣大農村,強化民權意識,我看是面臨的一種新的挑戰,而且是一種更大的挑戰。試想,在一個沒有民權的地方,會有民主的氛圍;而沒有民主,就不會有公正;沒有公正,就不會有什么社會秩序;而沒有社會秩序,也就不可能在開放的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
過去我們常說農村落后,常常忽略這方面的落后。從現代社會學的觀點來看,農村真正的落后,莫過于人的意識的落后,而這種意識的落后,又是同混亂的社會秩序相聯的。也就是說,在農民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勞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會受到極大的破壞,怎么能擺脫貧窮落后的局面呢?所以,我們要正確地認識農村,不從深層次去認識,將是徒勞無益的。我們要解決“三農”問題,也將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我們要跳出“三農”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一句話,要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定要強化民權意識,真正做到還權于民。
3、要由農民直接選舉當家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隨著我國鄉鎮人大代表直接選舉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不斷完善,也隨著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廣泛深入貫徹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實施,我們要積極穩妥地由農民直接選舉自己的當家人。
由農民直接選舉當家人,要打破現行的一些作法,進行一些重大的改革。
第一,確定選民資格要改革。過去我們在選民資格問題上存在狹隘觀念,認為選民資格只有本村人或本村同姓人,而別姓的外村人或居住相當一段時間的流動人口沒有資格。這不符合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農村現實,不能把村民自治狹義地理解為只有本村人才有選民資格。
第二,確定候選人資格要改革。我們要像目前全國推行的公開選拔處、廳級領導干部一樣,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跨地區參選。只要其立志于做一個當地的村民,并辦理相應的加入村籍(戶口)的手續,提出自己參選的理由,只要其理由充分,由法定數量村民舉薦,都可以列為候選人。
第三,選舉的方式要改革。過去我們總認為農民素質低,民主意識差,不適合搞競選,這實際是一種落后的想法,必須加以克服。我們要一改過去圖形式、走過場的村選干部的做法,公開舉行競爭上崗。
如果能夠做到上述所說,在選民資格、候選人資格及選舉方式等方面打破現行的做法,即選民資格確定要科學、候選人要廣泛、選舉要民主,就一定能真正選出農民自己所喜愛的帶頭人。
4、要提高農村基層領導者的薪水
在城市要吸引優秀人才,待遇是一個重要因素。相同的道理,在農村要吸引優秀人才,也要解決一個待遇問題。我們說要選拔優秀分子來領導廣大農民奔小康,如果不提高這些優秀分子的薪水,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話。道理很簡單,既然是優秀分子,干嘛要去競選農村基層領導呢?因為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農村基層領導的待遇很低,特別是農村費改稅后,村里惟一的收入,就是村民上繳單一稅后扣除農業稅的剩余部分,村干部的工資是出自這筆所剩不多的收益;如果稅收困難,村干部的工資顯然難以為繼;加上農村工作又千頭萬緒,十分繁雜和辛苦。這就出現了一個悖論,即付出多,而得到少。在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為主的今天,這個待遇問題不解決,要解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公開選拔當家人,顯然是不可能的。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要給其相應的權利。不能像現在這樣,既沒有合法的權,又沒有合法的利;導致的結果就是拿不合法的權,去謀不合法的利。這是農村出現各種腐敗現象的根源。為了從根本上杜絕廣大農村產生各種腐敗的土壤,從宏觀上講,國家應該從總體上考慮給村官合法權利的問題。現在不是在進行各級黨委、政府機構改革嗎?精簡出了許多位子,騰出了許多空間,省出了許多財政支出。況且據我觀察,在許多單位,還有人員精簡的空間,還有人浮于事的現象存在。何不把精簡下來人員的工資用在農村基層領導的身上?即一個農村基層領導,每月薪水由國家統一發放,標準不能低于城市機關一個主任科員的水平。這看起來是給農村基層領導大幅度提高工資水準,似乎不合理,其實不為之過。大家想一想,在大機關當一個主任科員,遠比在村委會當一個村長或村支書容易得多,起碼來說不會有村里那么復雜和煩鎖。因為村干部直接同農民打交道,他們的工作不僅要讓農民滿意,而且要帶頭致富,成為農民學習的榜樣。全國有很多自然村,一時可能會增加國家許多負擔,但如果這些拿著“高薪”的農村基層領導能夠真正承擔起自己的使命,能夠真正帶領廣大農民脫貧致富,那創造出來的價值將是無法估量的,不僅會迅速改變我國農村落后的面貌,而且會迅速推動整個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發展,將創造出中華民族復興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所以,在農村問題上,我們要有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不能近視。
5、要對農村基層領導者獎罰分明
與此相聯系,對那些拿著“高薪”的農村基層領導者來說,干好了還可以獲得國家的獎勵,并且這種獎勵要像獎勵勞模那樣,力度要大;國家還要為勝任的農村基層領導者頒發榮譽證書,屆滿可以像城市機關干部一樣享受“退休”待遇,使其終身受益,免除其后顧之憂,當然還可以鼓勵其去競選上一級領導崗位;干不好的要根據群眾的意愿,隨時撤換,俸祿終止,得一筆數量極少的“養老金”,自謀生計;如果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據群眾舉報,一經查實,則嚴肅處理,不但要撤職,而且要法辦,還要罰金,并宣布其永不得從政。
這樣一來,有志于干農村基層領導崗位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不但可以減輕上面機關的壓力,而且還可以吸引一大批有志青年學生到廣闊天地去鍛煉自己,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現在不是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嗎?如果農村基層領導崗位有大量的大學生去角逐,不僅會極大地改變農村基層領導人員的結構,而且可以從基層培養出我國合格的政治家隊伍,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農村自身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基層領導者的素質將會越來越高,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將會越來越好,農村的社會主義道路將會越走越寬廣。
6、要循序漸進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正如我國的改革是漸進式的一樣,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應當是漸進式的。這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按照這種民主政治漸進發展的方式,按照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力度首先要在農村基層加大,即農村基層領導者要直接面對選民,直接競選,由全體村民投票選舉,讓廣大農民直接參政議政。這不僅解決了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會直接推動中國的民主化進程。試想,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能夠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力,進而有力推動占全國人口20%的城市居民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力,這不僅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上是一個創造,而在世界民主政治發展史上也是一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