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時間:2022-07-13 03:39:00

導語: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同志曾指出:“提高干部素質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使廣大干部經得起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是黨的建設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备骷?a href="http://www.uv63h8.cn/article/lidaojianhua/dwdangjian/200807/120092.html" target="_blank">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直接決定著整個黨的執政水平。只有整個干部隊伍的素質提高了,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為此,我們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努力提高干部自身素質,進而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第一,樹正氣,提高政治素質。政治素質是根本,是前提。所謂政治素質,主要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方法論上講,就是正確地、科學地對待和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則。在這個問題上,要處理好五個關系。一是大事和小事的關系。大事和小事是統一的。每個人都想做事、做大事,這種愿望是好的,但是做成事、做成大事,除了客觀條件影響外,與每個人的能力是息息相關的。我們領導干部在做大事之前,必須先研究做小事,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做起,不斷地為做大事積累經驗和方法,因為小事往往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以及做事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擺正“大”與“小”的關系,做到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二是上級和下級的關系。也就是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什么級別,都應該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大官面前不要小,小官面前不要大”,也就是不卑不亢。處理好這個問題,既是政治問題,又是個人修養問題。三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是前提。要把握政策界限,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心里必須清楚。同時在原則范圍內,掌握靈活性,但決不能違反政策。任何工作,不能感情用事,但在同一條件下,我們應同情幫助弱者,把人格放在同一標準上去衡量和把握。所謂靈活性,是在政策、法律規定范圍內的適應性選擇,必須體現公道,體現公平。原則性與靈活性是一致的。四是愛崗與敬業的關系。確切地說,應該是先敬業,再愛崗。作為黨員干部,不論干什么工作,都要敬業,要為了維護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去工作,如果是為了自己工作,那就不是敬業,那是謀私。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干部,決不能在有權力的崗位上去“愛”,那不是“愛崗”,那是“愛權”。五是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兩者是一致的,不可偏廢。只廉政不勤政,只能是一個庸官,無為的官;只勤政而不廉政,就會成為貪官,禍害百姓的官。古人說得好:“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我們做每件事,要力求不留傷痕,不留遺憾,勤政為民,廉政為官。

第二,講團結,提高心理素質。這是當今社會一個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最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主要包括容納能力和承受能力。從心理承受能力來講,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自信心與虛榮心的關系。人人都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種長期積累的結果,也是一個涵養問題。人要自信,不能自卑,否則精神狀態就不會好,就會陷入一種失落、低迷的情緒中,工作起來就不會有勁頭,有底氣,甚至喪失工作的信心。而虛榮心,每個人也是有的,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虛榮心不要太強,對己對他人都沒有好處。所以要克服過重的虛榮心、自卑感,樹立強烈的自信心。二是逆境與順境的關系。是否能夠承受自己的逆境,正確對待他人的順境,是衡量一個人承受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志。現實中,我們往往發現,一個人在自己遇到挫折的時,能夠正確對待,不氣餒,不放棄。但是,當他人事業有成,甚至得到升遷時,不是你比我強,我想比你更好,而是心理不平衡,挖空心思,專挑人家的不足,用己之長比人之短。所以,一個人往往承受別人的順境比承受自己的逆境還難。因此,要成就大事業,自己處于逆境要承受得住,對別人處于順境更要承受得住。三是服氣與服輸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們已處于一個競爭的時代。人生也好比一個競技場,工作是在競爭中前進,在相互比較中顯示工作的好壞。工作做好了,成功了,我們要總結經驗,以利爭取更大的成績。工作做得不好,不如人家,我們要面對現實,分析原因,找準與他人的差距。做到在現實面前服氣,但不能服輸。服氣,可以讓人學人之長;不服輸,能夠使人積聚趕超他人得動能。因此,落后于人,要有服氣的胸懷,更要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并善于從自身找原因,不斷改進自己,完善自己。四是領導與配合的關系。一個人要想能夠領導別人,必須懂得先配合好別人。不能夠配合別人,也就不會領導別人,也領導不了別人,因為你不善于配合別人,就樹立不了自己的威信。實質上,配合、服從別人是在樹立威信,塑造人格。配合與領導是一種團結的方式和方法。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不團結,就什么也搞不好,誤了工作,毀了事業,也害了自己,對誰也不利。五是社會與個人的關系。當今社會,物質的東西太多,各種利益、誘惑太多,人們處在近乎浮躁的環境里。越是這樣,我們越要保持冷靜,保持清醒,克制自己,千萬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看破紅塵,得過且過。但是也不要脫離社會,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工作,誰也脫離不了。周圍的環境可能改變不了,但要設法去適應社會,適應多數人,注意可別把自己的個性全改了,改的不是自己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就是這樣。

第三,求發展,提高業務素質。求發展,必須要用過硬的業務素質作保證。業務素質是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能力是一個大概念,需要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鍛煉、不斷提高。在實踐中,要正確處理好以下五個關系。一是學、說、做的關系。要想業務精通,首先要學習,特別是學政策、學人生哲學、學地理、學歷史、學經濟管理,學現代辦公手段。其次要學說,學會講。說話、講話的水平,不在聲音高低,不在語調的抑揚頓挫,而在于說話者、講話者的語言素質,駕御能力,信息含量和表達藝術。這是一種能力,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也是一項需要我們長期鍛煉的功夫。第三,是要做。踏實做,做地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要正確擺布三者的關系。光說不做是空談,空談會誤黨、誤國、誤事業,只做不說是蠻干,適當的說可能會使你少費一些不必要的力氣。只做不學,不接受新東西,新思想,就會老在原來那個水平徘徊,工作上就不會有長進,更不要說創新了。二是“橫”與“硬”的關系。要做“硬”事,說軟話。領導干部要學會并善于做“硬”事,一板一眼,實實在在,不吹噓,不蠻橫,“橫”本身沒有什么威懾力和影響力,起作用的是內在的東西。三是權與威的關系。權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它要輔之以能力、威信和人格的影響,有為才有位,有能力才有威信,有威信才能使權力發揮最大、最有效的作用。對領導干部來說,人格的魅力是能起到很大效應的,因此塑造人格魅力、樹立群眾威信就顯得極為重要。四是該不該與能不能的關系。一些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做,要準確把握。一些事情即使應該做,也還有你能不能辦得到的問題,還有一些事情,即使你能夠辦到,甚至辦起來很容易,但是還要考慮該不該辦的問題。五是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局部是相對于全局而言的,做好當前的工作,做好本部門的工作,是顧全局的表現,但是在做局部工作的同時,必須要有全局意識。我們考慮事情一定要著眼大局,從整體出發考慮,不能只顧局部利益,不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