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中解放思想
時間:2022-07-13 04:33:00
導語:科學發展中解放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放思想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途徑。解放思想還體現在銳意改革,以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
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已經步入第30個年頭。30年的改革開放源于30年堅持不懈地解放思想,3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得益于30年的一以貫之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僅讓我們告別了僵化體制和僵化的觀念,而且教會了我們改革開放的思路和加快發展的手段。一句話,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30年后的今天,中國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起點、新的階段、新的矛盾、新的任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對我們解放思想提出新的要求。我們要響應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發出的“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號召,掀起一次新的解放思想高潮。
要解放思想,首先必須把思想解放在“時代變遷”上,在國際國內環境變化中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這“兩個變”當中,存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世界政治和經濟力量加速整合,國際經濟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我國國內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迅速推進,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加上資本充裕、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勢不可當”。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方針,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其次,解放思想必須建立在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基礎上。中國作為一個在僅僅不到3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方國家經過一兩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進程的國家,存在一些問題是正常的。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貧富分化問題、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失業問題,等等。但這些問題都不能簡單地歸因于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歸因于我們的市場化道路,歸因于我們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求全責備。其實,很多問題是由于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們的要求高了而新出現的。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辦法。辦法在哪里?回歸舊體制行嗎?停下來解決行嗎?照搬外國的經驗行嗎?肯定不行!惟一的辦法還是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用深化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新問題和新矛盾。
第三,解放思想體現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謀求科學發展的實踐當中。不可否認,目前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必須下決心解決的問題,如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差距過大,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發展不協調,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出口和重化工業;技術進步貢獻低、管理方式落后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造成居民消費需求不足,以及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這樣一個“不夠發達”的階段有關系,但很多是與我們多年以來形成的“求快、求量”發展思維方式和“攀比性、運動式”推動發展的工作方式有關。由于這些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曾經非常行之有效,進而形成的某種程度的“路徑依賴”。因此,解放思想必須立足打破這種“路徑依賴”,破除舊的“發展迷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途徑,切實使經濟增長由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第四,解放思想還體現在銳意改革,以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除了技術和管理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們還沒有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一方面,由于沒有形成真正反映其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機制,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政府干預下發生扭曲,進而造成大量“市場配置”幌子下的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政府職能定位不準和政府機構重疊臃腫,導致一些政府部門出于政績和既得利益需要而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和建設規模擴張,進而扭曲公共資源配置的問題也大量發生。因此,必須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必須加大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同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和財權關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