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發展任重而道遠

時間:2022-07-15 04:18:00

導語:安全發展任重而道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發展任重而道遠

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些重要論述再次明確了安全生產的指導原則和基本任務,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全面落實,以安全生產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安全生產總體穩定、趨向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完善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六中全會把安全生產納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布局。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體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總理在*年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以及歷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論述,指明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方針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在中央精神的指導下,我們認真總結國內外實踐,初步探索形成了以“安全發展”為核心的安全生產理論體系;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形成了由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制度所組成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形成了以12項治本之策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政策措施體系;明確各方職責,形成了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互動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系;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形成了中長期奮斗目標和年度控制考核指標相銜接的安全生產目標指標體系。針對煤礦瓦斯事故多發和小煤礦過多過濫、非法違法嚴重問題,集中力量組織開展了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針對工業和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基礎薄弱、隱患較多問題,持續深入地開展了安全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各地黨委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下,事故開始逐年下降。*—*年全國事故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下降1.7%、0.2%、7.1%和11.2%,*年1—9月全國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3.6%,*年以來重特大事故明顯減少。與*年相比,*年億元GDP事故死亡率由1.33降到0.56,10萬工礦商貿從業人員事故死亡率由4.05降到3.33,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由13.7降到6.2,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4.94降到2.04。各省(區、市)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狀況普遍有所改善。

全國安全生產呈現總體穩定、趨向好轉的發展態勢,但形勢依然嚴峻,事故總量仍然較大,反映我國安全生產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標與先進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一些地方和單位整頓關閉、安全專項整治、隱患排查治理和打擊非法違法等工作措施不落實,成果不鞏固,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影響制約安全生產的諸多深層次、歷史性問題尚未全部解決;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薄弱環節和漏洞,任務艱巨而繁重。

現階段我國安全生產面臨的挑戰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作為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我國是一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的大國,重點和高危行業領域企業基數很大,地區、行業和企業間發展不平衡,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從*年下半年到*年底,累計將關閉小煤礦1萬處以上(約占*年初全國小煤礦數量的45%),全國仍有大小煤礦約1.9萬處(其中在建煤礦3900余處)。目前,全國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山約9.74萬處,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約2.1萬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5800多戶,建筑施工企業約7.17萬戶。道路和水上交通、鐵路、民航等快速發展,交通運輸單位、車輛等交通工具、運輸及營業里程急劇增長,全國公路通車里程348萬公里(包括鄉村道路155萬公里),機動車保有量1.48億輛。當前,一方面,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運輸市場需求旺盛,企業擴大規模、增加生產的沖動強烈,一些地方和行業“三非”(非法建設、非法生產和非法經營)、“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和“三超”(工礦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交通運輸單位超載、超限、超負荷運轉)現象屢禁不止,安全生產壓力很大;另一方面,生產力總體發展水平較低,一些企業安全保障能力相對低下,特別是一些小煤礦、小礦山、小化工、小冶煉、小作坊等,技術和裝備落后,現場作業人員多,管理混亂,隱患嚴重,事故風險很大。

安全生產工作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認清安全生產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強化憂患意識。一個時期以來安全生產雖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群眾日益強烈的安全愿望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持續快速發展的經濟建設與相對薄弱的安全生產基礎條件之間,安全生產科學管理的內在要求與社會管理、企業管理水平仍然較低的現實狀況之間,以及在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勞動者素質等方面,矛盾突出而且相互交織,困難和問題很多。研究表明,工業化進程中客觀存在著生產安全事故的“易發”期,發達國家普遍經歷了從事故多發到漸趨穩定、逐步下降、最終實現根本好轉的安全生產周期。“安全發展”既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要求,同時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的歷史過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當前以及今后一個較長時期里,我國安全生產都將表現為總體穩定、趨向好轉的發展態勢與依然嚴峻的現狀并存。我們必須意志堅定、作風頑強,堅韌不拔、持續不懈地抓下去,要慎言成績,不輕言好轉。在困難較多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和糾正悲觀失望、畏難泄氣情緒,始終保持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銳氣;在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安全形勢趨穩趨好的時候,尤其要保持頭腦清醒,認清存在的差距和潛伏的危機,警鐘長鳴、警示高懸,居安思危、任勞任怨、埋頭苦干,切實有效地把安全生產事業向前推進。

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的新矛盾新問題

安全生產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管理水平等因素的綜合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于安全生產具有根本性作用;但是,安全生產也反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前提和保障。我們不能坐等和期望經濟社會發展了、安全生產狀況就自然而然地好轉了,必須主動進取、超前防范,千方百計改善安全狀況,努力提高安全水平。我們要深入研究解決工業化加速推進,工業集中度提高和城市規模擴大之后,如何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研究解決在信息化條件下,如何使安全生產工作更加公開透明,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生產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研究解決城鎮化使大量農民轉移勞動崗位、產業工人隊伍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特別是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技能,加快培養煤礦等重點行業緊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研究解決在市場化條件下,如何正確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政府監管主體和企業責任主體到位;研究解決在國際化環境中,如何擴大安全生產領域的對外開放,既要學習借鑒國外安全生產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又要防止低端產業大量轉移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防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

安全生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應有之義。按照*年初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提出的目標,*年要實現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得到扭轉,主要指標有一定幅度下降;到2010年即“十一五”規劃完成之時,要實現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明顯好轉,初步形成規范完善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總量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力爭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工業化之時,實現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性好轉,安全生產主要指標達到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上述目標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體現了黨和政府的堅強決心,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安全生產具有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后發優勢,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實現預期目標,縮短先進工業化國家普遍經歷的事故多發期。

進一步明晰思路,扎實推動安全發展

2008年及今后五年,是我國安全生產狀況在穩定好轉的基礎上實現明顯好轉、并向著根本性好轉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安全生產工作機遇與挑戰同在。我們決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總結借鑒國內外實踐經驗,完善以“安全發展”為核心的安全生產理論,繼續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創新發展。健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目標指標和監管監察體系,開展企業安全生產誠信評價,落實政府和部門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和重特大事故責任追究溝通協調機制,促使企業責任主體和政府監管主體落實到位,構建長效機制。把煤礦瓦斯治理向煤層氣抽采利用深化,加快煤礦重大隱患治理和安全技術改造,根治根除瓦斯以及透水、火災、頂板等重大災害。鞏固發展整頓關閉攻堅戰成果,按照“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全國小煤礦數量控制在1萬處、產量控制在7億噸的目標,建立小煤礦正常的退出機制,堅決關閉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規范整合技改,推動煤炭工業的現代化、規模化。結合行業特點和地區實際,持續深入地開展工業、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專項整治,從企業、政府兩個層面建立隱患排查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制度,完善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體系,防范嚴重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廣泛開展打“三非”、反“三違”、防“三超”活動。結合行業特點和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尤其要用事故教訓推動工作,一段時間里集中解決一兩個突出問題。貫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問題,把安全生產納入發展規劃同步實施,加快調整結構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抓緊安全生產重大科技攻關,大力加強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指導企業加強安全基礎管理,提升重點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加強安全監管監察隊伍自身建設,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做到規范嚴格、依法從政,認真履行職責,做到勤勉敬業、任勞任怨,切實轉變作風,做到求真務實、深入細致,主動接受監督,做到廉潔執法、公正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