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是黨委中心組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
時間:2022-07-16 11:01:00
導語: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是黨委中心組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是當前全黨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各級黨委中心組的首要政治任務。學習十七大精神,要深入學書記報告和黨章,緊緊圍繞十七大的主題,在全面深入領會十七大提出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努力把握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一要深刻領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
旗幟、道路、理論體系是十七大的核心內容,是十七大精神的靈魂。把握黨的十七大關于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論述,一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凝聚和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我們的目標而奮斗的強大精神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證。二要把握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社會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要深刻理解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三要把握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深刻認識這個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要深刻認識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熔鑄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深刻認識這個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是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時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同命運,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的理論體系。要深刻認識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四要把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不僅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黨和人民偉大實踐的根本結論,也是我們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旗幟、道路、理論體系,決定了我們的前進方向,也決定了我們黨的形象。
二要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總書記的報告深刻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和指導意義,是黨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論創新。學習十七大精神,要著力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一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二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深刻意義。一是領會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主題,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二是領會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深刻認識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領會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科學發展觀不是片面的發展,不是單純追求GDP的發展,而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四是領會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三要深刻認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最根本的是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各項工作中,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要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要深刻領會十七大報告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四個方面根本要求,就是: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為實現科學發展提供政治保證;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三要深刻把握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和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項部署。
黨的十七大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些新要求和新部署,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前提。因此,學習十七大精神,要把領會和把握這些新要求和新部署作為重要內容。一要把握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要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健全現代市場體系,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二要把握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要深刻認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深刻認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就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深刻認識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深刻認識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部署和要求,一是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二是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三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四是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五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六是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通過不懈努力,不斷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三要把握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深刻認識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需要,是促進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的要求,是三代中共中央領導核心的共同愿望,是我國發展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對文化工作的新期待。要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深刻認識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大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深刻認識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的重要意義,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深刻認識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四要把握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深刻認識社會建設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直接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必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來把握。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要把握改善民生的“五個有”目標,即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方針政策。要把握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要把握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要求。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妥善處理社會矛盾,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五要把握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促進生態修復。
四要深刻把握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各項任務。
黨的十七大對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強調必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握十七大關于黨的建設的基本內容,一要把握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個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二要把握加強黨的建設的五個重點,堅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三要把握加強黨的建設,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二是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使黨的全部工作始終符合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三是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四是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五是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