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
時間:2022-07-16 04:04:00
導語: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整個社會消除階級剝削、階級壓迫和階級對立的前提下,在新的社會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與人的徹底解放,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必然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必須著眼于滿足人的需要,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以人為本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
以人為本,反映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在規定,也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的本質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基本理念。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必然要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意愿。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消滅了階級剝削,消除了階級對立的社會,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以人為本的人,就是指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堅持以人為本,就是進一步明確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每一個群體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人,不能再以階級來定性;群體也不宜再以階級劃分來界定親疏遠近。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利益矛盾,要用制度和機制去調節;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要用民主法治的方式去解決。把人從階級的視野中剝離出來,把矛盾從斗爭的思維中提升出來,是以人為本的深刻意義所在。
歷史活動首先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說,堅持以人為本,其實質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既是一個整體,也是個體的聯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體利益,還有個體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要把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顧不同的群體利益,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要關心每個人的利益要求,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滿足人們的發展愿望和多樣性的需求。以人為本,體現的是整體、群體和個體利益的有機統一。既不是把個人權益置于社會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視整體而忽視個人的價值和權益。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以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全面進步的一個基本特征。堅持以人為本,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人民素質的提高,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現實的要求,但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積累過程,要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使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以人為本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實際要求,必須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經濟建設要著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文化建設要著眼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社會建設要著眼于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同時,堅持以人為本,要著眼于現實,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尤其是著重解決好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子女上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這樣一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迫的實際問題。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才能體現堅持以人為本意義所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所在。
精品范文
3以人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