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工業企業調研并與企業家座談時的講話
時間:2022-09-28 08:58:00
導語:在我市工業企業調研并與企業家座談時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十五”計劃即將結束、“十一五”規劃即將實施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我和XX同志、XX同志、XX同志以及幾個工業部門的負責同志一起,對我市工業企業作些調查研究,目的在于總結我市“十五”期間工業發展的經驗,推動我市“十一五”期間工業發展得更快更好。
通過今天上午實地看和今天下午開會聽,特別是剛才聽了有關負責同志和各位企業家的發言,我感到這些年來XX市工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面對異常激烈的競爭,頑強拼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創造了不少好的經驗,為XX市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工業戰線的各位同志、各位企業家,并通過你們向工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剛才,大家講了很好的意見,我都贊成。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從率先在全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快XX工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總書記要求貴州省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XX市在全省“做表率,走前列”,最根本的就是要率先在全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工業是重中之重。工業不能實現跨越,一切發展都沒有了基礎,跨越就無從談起。對工業經濟的極端重要性的認識,要做到“四個充分認清”:
第一,要充分認清工業經濟在XX市整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業是城市經濟的“脊梁”。一個城市的工業不強,“脊梁”就挺不起來。正如剛才有的同志講的,工業的競爭力決定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決定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我多次講過,在XX市,工業經濟興則全局經濟興,工業經濟衰則全局經濟衰。2004年,XX市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達4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來自工業的稅收達到65個億,占財政總收入的60%,這是很了不起的。XX市的工業經濟不僅影響著XX市的經濟發展全局,而且還直接關系到全省工作的發展大局,因為XX市的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32%,肩負的責任重大。因此,我希望工業戰線的同志們從這樣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肩負的重大責任,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二,要充分認清“十五”期間XX市工業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對工業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始終把“工業強市”作為XX市三大發展戰略的主戰略來抓,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工業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競爭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225.9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621.37億元,工業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長13.46%,高于“九五”時期10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規模進一步做大。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83個,比2000年增加116個;企業資產總額達到861.37億元,比2000年增加295.91億元。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預計將突破100億元,比2000年增加58.53億元。工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技術改造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到“十五”末技術改造投資預計累計完成229.32億元,年均增長20.1%;五年預計累計完成技術改造項目1211個,超額完成“十五”計劃預定目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15.1%提高到2004年的16.4%,提高了13個百分點。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產品更新換代加速。“十五”期間,我市技術創新項目累計投資15.5億元,組織實施國家、省、市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和重點新產品試產等項目共341項。支柱行業不斷壯大。煙草制造業、橡膠制品業等支柱行業2005年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79.63億元,比2000年增加產值143.71億元。國企改革及國資重組工作穩步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十五”期間預計,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8%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2.2%提高到42%以上,年均增長2.1個百分點。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十一五”期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只有看到“十五”期間我們在這么艱難的條件下取得如此大的成績,才能增強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第三,要充分認清“十一五”期間XX市工業加快發展面臨的大好機遇。XX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全國經濟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現在全球、全國都處于一個加快發展的大勢,這是我們面臨的大好機遇。同時,XX市自身也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時機,比如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南貴昆經濟區的建設、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等等。特別是從發展階段來講,XX市人均GDP已經達到1000美元以上,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期”。可以說,“十一五”時期是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大有作為的時期,大家一定要增強機遇意識。
第四,要充分認清“十一五”期間XX市工業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在看到面臨的機遇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面臨的挑戰,可以說有些方面的挑戰是嚴峻的。一方面,我們面臨著來自市場競爭的挑戰。“十一五”期間我國的開放度將會更大,加入WTO后的過渡期的一些保護政策沒有了,我們不僅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內競爭,而且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另一方面,XX市工業經濟自身存在的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些方面還越來越突出。比如,科技含量不高、產業聚集度不高、產業鏈不長、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資源制約,等等。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些挑戰,花更大的力氣,才能在“十一五”期間取得更大的發展,絕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憂患意識。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XX市工業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十一五”期間,XX市的工業經濟要實現歷史性跨越、為全市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最根本的還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發展的全過程,堅持改革創新,真抓實干。中央和省委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改革創新是核心內容。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一個創新的時代,“十一五”期間XX市的工業要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因此,我們要高揚改革創新的旗幟,把改革創新的要求貫穿于XX市整個“十一五”期間工業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開創工業發展的新局面。結合大家的發言,聯系XX市實際,我認為XX市“十一五”期間的工業發展要抓好“六個創新”、“兩個建設”:
“六個創新”就是:一是思想觀念創新。面對“十一五”期間的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工業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首先要來一場思想觀念的大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一輪的發展周期,我認為,新一輪的發展周期的新特點就是要求我們加快發展,而且要求我們要做到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相協調。而這些,都涉及到發展理念的變化、發展觀念的創新。搞工業的同志如果不能在思想觀念上適應這種新特點,那是搞不好的。如何適應這樣的新特點呢?一要在精神狀態上始終保持奮發有為,要堅信“十一五”是大有作為的五年;二要在思想觀念上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尤其是要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用寬廣的眼光、全新的觀念來謀劃“十一五”工業經濟的發展。
二是體制機制創新。我認為,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里有兩個“發動機”:一個是體制創新,一個是自主創新。體制機制帶有長遠性、根本性。近代史上,中國為什么跟日本較量幾次都沒有贏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體制機制比日本落后。因此,創新體制機制的問題,在我市的“十一五”規劃里要有大的突破。企業也是一樣,幾十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企業的體制機制決定企業發展的命運。商場如戰場,企業要快速健康發展,根本的動力在于體制機制要建設好。企業體制機制創新,最根本的是要推進改組、改制,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這個方向要堅持。如果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眼光,沒有力度,將來我們還要被這個問題所困擾,改革的成本會增加,改革的難度會增大,我們的企業還是不能從根本上增強競爭力。沒有體制機制的優勢,沒有體制機制的保障,跨越式發展就談不上。當然,改組、改制也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組、改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與擴大開放結合起來,借助外力來推動。XX市大部分是中小企業,關起門來改制是不行的,那只是換個牌、換個殼,沒有實際意義。在這些方面,思想要再解放一些、膽子要再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敢于借力發展。在改組、改制的同時,要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把國有資產管理好、運營好,這也是很重要的,要積極探索。
三是科技自主創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直接動力。在我看來,XX市要著力自主創新,首先,要抓好技改,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步伐。我市普遍大量的還是傳統產業,必須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改造提升,使之在新的更高的技術層面上參與競爭。XX市的許多企業要么規模比較小,要么日子只是過得去,沒有太多的能力去搞研發、搞創新。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搞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都不太現實,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主要方向。對于XX市大多數企業來說,自主創新究竟如何搞?一要高度重視。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競爭最終靠產品,而產品一靠質量好二靠成本低。這兩者都離不開科技。二要集中力量抓技改。抓那些有市場、有優勢的項目,一年重點抓幾個,不要“撒胡椒面”。其次,要抓好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搞研發,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省會城市要運用好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相對集中的優勢,與他們結成戰略伙伴關系,這樣既省事、又省錢,效果還很好。第三,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根本途徑是招商引資,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如何進行自主創新,大家要從實際出發,開動腦筋,走出路子。
四是結構創新。“十五”期間,我市工業經濟結構趨于合理,但要看到,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過程,是隨著國際國內的形勢發展變化、隨著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是長期的任務,也是“十一五”期間工業發展的主線。結合XX市實際,結構創新怎么搞?一要加大對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優勢產品的扶持力度,把優勢做大做強。二要創建品牌。XX市自己的品牌太少,要創名牌。XX市不能跟青島比,但可以從青島的做法中得到啟發。青島是走品牌帶動的路子,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品牌帶動起來的,這跟大連不一樣,大連是靠環境的變化來帶動經濟發展的。我們一定要加大品牌建設的力度,這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是生命線,對于一個地區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
五是管理創新。管理是企業的生命,是永恒的主題。企業管理有三個核心問題,質量、成本和效益。一個企業,練好“內功”是第一位的,“內功”練好了,就可以經受得起市場風浪的洗禮。“內功”是什么?主要是管理,特別是基礎管理。“十一五”期間,XX市的企業管理水平要大大強化。提高管理水平,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信息化建設。信息化上不去,光靠傳統管理是不行的。XX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在企業信息化上也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XX市的信息化如何帶動工業化上一個新臺階?要專題研究這個問題,這是事關全局的大問題。
六是增長方式創新。中央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于XX市來說,很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要繼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二要在增長方式上變“三高一低”為“三低一高”。XX市貫徹總書記在貴州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堅持一個統領、抓好十個關鍵”,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推動經濟發展轉型,這實際上就是增長方式的創新。這個創新一定要落實到企業,企業一定要下大力氣,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好這個問題。
“兩個建設”就是:一是企業家隊伍建設。企業家隊伍建設非常重要,是振興XX工業經濟的關鍵。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企業家既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又要把職工隊伍的穩定搞好,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從一定程度上講,現在企業家是最可愛的人。在企業家隊伍建設的問題上,我們的很多領導干部,包括我自己在內,思想上認識到了,但工作上還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我們對區(縣)委書記、區(縣)長的培養、選拔很重視,但對企業家、學校校長的培養和選拔重視不夠。現在選一個好的廠長、經理很難,這與我們長期培養不夠有很大關系。我們開會時總是把企業家安排在最后一排,這是一種陳舊觀念。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他們是功臣,是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應該往前坐。我們國家封建社會的歷史長,“官本位”思想嚴重,誰官大誰就坐第一排,而不是誰創造財富多誰坐第一排,這是一個觀念問題。因此,我們要把企業家隊伍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倍加關心企業家和廠長經理、倍加支持企業家和廠長經理、倍加愛護企業家和廠長經理,使全社會都形成尊重企業家、理解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濃厚氛圍。
企業家也要重視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素質和本領。一要學習。作為現代企業管理者,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做學習型的企業家,這樣才能跟上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二要務實。搞企業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求真務實,實實在在。三要清廉。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廉潔自律,做遵紀守法的表率。
二是和諧企業建設。中央作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我們黨執政理念上的一個重大創新。構建和諧企業,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從城市來講要建設和諧社區,從農村來講要建設和諧村寨。企業是社會的細胞,企業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企業家在建設和諧企業方面肩負著重大責任。我們要把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部署結合實際落實到企業建設和發展的工作中去。建設和諧企業,最關鍵的是做好事關職工群眾利益的工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
三、切實加強對工業經濟的領導,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剛才我說的許多工作,是對企業家提出的要求。但發展工業經濟,光靠企業家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黨委、政府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一要加大對企業班子建設的力度。把企業的班子建設好,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要真正把有能力、有本事、有群眾基礎的人選拔到企業領導班子里面來。二要加大配套能力建設的力度。現在XX市發展工業有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配套能力不行,企業到XX來搞生產,沒有配套,成本大大增加,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三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除了落實好市委、市政府已經出臺的發展工業經濟的有關政策措施以外,還要進一步研究在“十一五”期間,發展工業經濟的哪些措施要加強,哪些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把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好、落實到位。四要加大服務企業的力度。各級領導干部、各個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把服務企業、服務基層,作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經常深入下去,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搞好服務。特別是市直部門,要切實解決辦事難的問題,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熱情、周到的服務。
最后我強調一下,新的形勢和任務對各級領導干部領導工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加強學習、掌握規律、提高水平,把XX市的工業經濟搞得更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