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講話
時間:2022-05-14 10:32:00
導語:交通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政治局第30次會議學習的時候,同志提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總理在全國召開的安全生產會上也發表了重要講話。另外國家“*”規劃已把安全生產列入到“*”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安全生產不是中心工作,但是牽扯中心、影響中心,影響科學發展,影響穩定形勢,所以必須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交通安全在整個安全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道路設計安全、建設過程、運輸管理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通廳領導一直非常重視公路建設中的安全生產問題,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們作為國家工作人員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為人民生命財產負責,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我們是實踐工作者,實踐工作者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我們更要注重它的有效性、實踐性,找出交通安全生產問題的關鍵。下面,談談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體會,和交通戰線上的安全工作者做一次交流。
一、安全生產工作有五個不適應:
1、安全意識不適應。群眾安全意識不強,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的安全意識不強。
2、法律意識不適應。安全生產法律知識普及不夠,法律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
3、責任意識不適應。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還沒有完全樹立起來。安全監管體系不適應,監管不到位。
4、安全投入不適應。由于投入不足,大量隱患沒有及時得到整改。安全生產應當有適當的投入,控制危險源,消除重大隱患。
5、安全技術不適應。安全生產的新材料、新技術沒有有效推廣應用。
二、強化安全生產的六種理念:
1、必須強化責任理念。安全無小事,人命關天,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不能有一絲的懈怠,安全生產法規定了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政府是企業監管主體,政府和企業都有義務各自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企業確保不安全不生產,政府監督主體只有安全才能生產,要在全社會和全體公民中,強化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意識,也就是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的本質工作。
2、必須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隨著科學進步,人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不斷提高,經濟全球化和經濟成分多樣化對傳統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提出挑戰,因此安全生產的監管范圍和內容、方式、方法等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探索,創新、規范和完善。
3、必須強化依法監管的理念。履行監管職責,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強化法制觀念,自覺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和廉潔執法,切實解決執法不到位、越位和錯位的問題,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追究。
4、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理念。預防為主是對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點是按照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理念,按照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千方百計預防事故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雖然人類在生產生活中,還不可能完全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但只要思想重視,防范措施得當,事故是可以大大減少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5、必須樹立綜合治理的理念。由于安全生產涉及到各個方面,是全社會的行為,必須營造社會聯動大安全的氛圍,安全部門必須搞好綜合協調指導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督工作,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內強素質,外樹形像。與煤炭、交通、公安、建設等部門通力協作,建立聯合執法機制。
6、必須樹立持久攻堅的理念。安全生產是永恒的主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向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生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必須常抓不懈。安全生產工作是有規律可尋的,因此我們要認識到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規律,堅持不懈抓好。
三、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的五種關系:
1、進一步處理好經濟發展和安全生產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斷擴大,而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的突出矛盾,解決好這個矛盾,必須下大力氣抓好《安全生產法》中七項制度的落實,有效地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不到位和企業自身不會管、管不好、沒人管的問題。
2、正確處理好綜合監管和直接監管的關系。在直接監管上,認真履行好法律、法規明確賦予給安監部門的安全職責,監管必須到位,抓出成效。
3、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法制建設與執法監督的關系。安全法制重要,執法監督更重要,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地方性法規的基礎上,必須依法加強安全生產的行政執法工作,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進執法水平的提高,保證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
4、正確處理好監管力量不足和提高監管水平的關系。目前安全監管部門還存在著機構設置不規范,執法人員少,監管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各種辦法實現安全監管機構和監管力量向基層延伸,解決好監管機構和監管力量層層衰減的問題,可以推行委托執法和注冊安全責任制度,實現監管人員的監督,頻次考核制度等,同時要提高監管執法隊伍素質,因為執法素質和監管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是彌補監管力量不足的有效措施,為此監管執法隊伍要在實踐過程中夯實基礎,提升質量,加大培訓的力度,提高這方面素質。
5、正確處理好加大安全投入和提高企業效益的關系。實現本質安全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安全投入是搞好安全生產的物質保證,其目的是消除危險和危害,投入到位了,企業不發生生產事故,本身就為企業創造了效益,企業是安全生產投入的主體,要舍得投入避免事故的發生,達到本質安全。政府要通過法律約束、政策引導、技術示范等措施督促企業解決好企業安全投入不足的問題。
強化安全監管,只有解決好五個不適應,強化六種理念,促進好五種關系,才能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自我約束的長效機制,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發揮好安全監管部門的作用,促進全社會的安全和諧。
- 上一篇:全省交通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 下一篇:語文教學結構認識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