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工作剖析講話

時間:2022-02-09 11:56:00

導語:商貿流通工作剖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流通工作剖析講話

我來工作已有半年多時間,對很多工作都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思考,理清相互之間邏輯關系的一個過程。當然,在某一個時段,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齊頭并進地向前推進,有些工作介入的快一點,而有一些工作介入相對慢一點。剛才,聽了大家的發言,我感覺大家對商貿現狀的認識是客觀的,這也是我們做好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基礎。如果認識不客觀、不全面,那么,工作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很多問題。上周,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商貿流通工作會,鴻舉市長作了重要講話。這說明,市委、市政府特別關心、重視商貿流通工作。

大家在發言中,分析了商貿流通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上午,我們也看了一些地方,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同時,通過大家的發言,也受到了一些啟發,獲得了一些理性認識。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幾個問題:

一、客觀分析區情,正確認識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的重要意義

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當地的實際情況,離不開我們的區情。的區情獨具特色,區域面積大,人口多,經濟實力相對靠前。此外,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區位交通等,都有我們的特色。我們的工作有很多,不能說哪些工作重要,哪些工作不重要。剛才,有些同志強調某些工作特別重要,某些工作相對不重要。如果這樣認識工作的話,就與我們的區情不相符合。有147萬人口,商貿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嗎?也是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商貿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嗎?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看,商貿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嗎?只有全面、客觀認識了我們的區情之后,才能在整體工作中,把握好規律,正確處理各項工作之間的關系。

融入主城有利有弊:一方面,能給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多好處,但另一方面,也分流了一部分消費群體。比如,高檔消費就有可能流向主城,這種現象也很正常。再比如,高檔的服裝、餐飲消費,很多人就會想到解放碑而不是在。當然,我們不能為了把消費留在而不主動融入主城,那是十分狹隘的觀念。西藏的墨脫縣,是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因為交通不便,那里一般沒有到外地消費的行為。隨著交通建設的日新月異,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也更緊密。所以,的一部分高檔消費流向主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然,這也會涉及到商貿流通市場的分布問題,比如,大足就有五金批發市場,而主城就不能布局大型的批發市場。現在,朝天門批發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其功能十分完善,但也給城市建設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再比如,盤溪農貿市場地處主城,但隨著城市的擴張,也很有可能向近郊搬遷。我國的商業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區,而國外商業業態則發生顯著變化,購物消費主要集中在郊區,而不是城市核心區。比如,美國城市的大賣場主要布局在郊區。北京金源購物廣場也位于四環以外,可以預計,20?30年之后,我國的商業業態也會發生明顯變化。所以,將來重慶的大型購物廣場布局在二環附近也不奇怪。融入主城一方面會帶來很多問題,但如果我們對各種信息把握得準確,工作具有前瞻性,那么,在下一輪的發展當中將會占據先機。的商貿流通業為什么比不上永川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原來沒有長江大橋,對外交往受到極大限制,基本處于封閉的狀態。而永川作為地區行署所在地,處于人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中心地帶。同時,我們要對商貿流通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客觀分析,不能因為工作中出現的某些問題而全盤否定這項工作。要認真分析區情,結合工作實際,理清思路,在新一輪的經濟社會發展大潮當中,把握機遇,推動工作。在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中,離主城最近,最具備建設衛星城的條件。但我們要研究衛星城與中心城市的關系,涪陵、萬州、黔江一定是中心城市,渝東北和渝東南都需要這樣的中心城市來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但能輻射哪些地區呢?只能是主城輻射,而不是輻射主城。我們恰恰可以利用這個優勢,主動接受主城輻射,承擔主城功能溢出,承接主城產業轉移。大家要客觀分析重慶商貿流通業的外溢,有些消費流向主城,但主城也有相當一部分消費流向近郊,這是一種雙向的流動,對我們發展商貿流通也是一種促進。

具備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條件。我們的社零總額跟永川、合川差不多,合川的人均社零總額比我們低。總體來講,我們的商貿流通比其他區域性中心城市不差。改革開放以后,商貿流通業是最早放開的領域。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體現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體現市場經濟最充分的行業。但商貿發展與經濟發展并不完全同步,甚至會有所差異。上周,全市商貿流通工作會上,鴻舉市長舉了四個區縣的例子,對比了萬州和涪陵、和永川,我覺得很有必要進行這種對比。確實永川與相比,永川在商貿流通業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當然,并不能完全看對比結果,還要研究這四個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因素。萬州過去是川東重鎮、商貿中心和地區行署所在地,而涪陵雖然也是地區行署所在地,但輻射面積較小。當然,萬州離重慶相對較遠,而涪陵離重慶主城較近,這個因素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會有所差異,這種差異不完全表現在數字上,而更多表現在感官和形態上。

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很多邊遠山區基本沒有工業,但一定會有商貿業。人類出現之后,起先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后來發展商品經濟,出現了貨幣。只要有人類的消費,肯定會出現商貿流通業,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

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也是經濟繁榮的表現。城市的繁華與否,更多地體現為商貿流通業的發達與否。外地人到上海,首先就會想到南京路;到北京就會想到王府井。到重慶就會想到解放碑。俗話說:“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無商不活”就是這個道理。“城市”其實包含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城”,指的是城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個是“市”,指的是商業。所以,無論從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民生、提升城市形象的角度看,發展好商貿流通業都十分重要。

二、科學定位,明確目標,堅定發展商貿流通業的信心

發展好的商貿流通業,前提是必須有一個科學的定位,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心。全區商貿流通業最基本的定位應該是:“建設與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相適應的區域性商貿中心”。浙江義烏就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市場,義烏的城市建設也是依靠商貿流通業發展起來的。從的歷史和現實來看,工業是我們的立區之本,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客觀、科學地看待商貿流通產業的定位問題。作為一個區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須要發展好商貿流通產業,或許將來制約東部新城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商業氛圍不濃厚。如果居住在東部新城感覺生活不方便的話,會有人去買房子嗎?從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的角度看,商貿流通業的差距還很大。雖然這個定位還不是很高,但與這個定位來比較的話,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們干工作必須要找準切入點,抓商貿流通工作也是如此。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切入點:一是規劃的問題。城市建設,規劃先行。現在我們的城市發展速度超出了原來的預計,很多已經形成的規劃已經落后于現實。外地人來立刻就會想到濱江路。如果現在沒有濱江路,的形象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呢?現在回過頭來看,濱江路的問題也很多,交通組織十分混亂,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發生過很多安全事故。我說的意思是我們做商貿流通工作也是一樣,必須先做好規劃。比如,商業網點的布局,怎么才能方便群眾?區委、區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快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決定》,還要有一個《商業發展規劃》,既要有總體規劃,還要有詳細規劃、概念性規劃和實施規劃。總之,不同層面的規劃都要做好。二是商圈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商貿與其他區縣的差距在于商圈優勢不明顯,形象沒有打造出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商業發展的規律,不能因為打造新的商圈而人為抑制現有商圈的發展。商圈的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歷史積淀,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如果有投資商愿意參與大小什字片區的改造,我們十分歡迎。因為這個片區不僅僅是商業中心,而且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方。所以,我認為,遺愛池和大小什字都可以搞商圈,在定位和功能上有所區別就行。東部新城也應該有一個商業中心,大家要處理好這幾個地方之間的關系,可以同步研究。不能認為幾江片區只有一個商圈,只要是商業繁華的地方都可以算得上“商圈”。商圈的性質也有差異,功能定位也是不同的,遺愛池商圈的檔次應該做得更高,能否提出“中央商務區”的概念?商圈的布局要經過周密論證,兼顧各種群體的需求。三是商業業態的問題。商業有很多業態,包括零售、批發、品牌店、百貨店等等,商業業態的分布也要充分考慮各種群體的生產生活需求。已有的業態,我們要繼續做大做強;沒有的業態,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加以引進。四是“便宜”的問題。商業涉及的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方便群眾消費、生活。如果我們發展商貿業,僅僅考慮發展的問題,就可能會給群眾帶來不便。“以人為本”是我們開展任何工作的原則,不是一句口號,要加以貫徹落實。五是形象的問題。如果要做這項工作,就必須要按照更高的要求、最新的理念去打造我們的商業中心。跟永川的差距并不是一部分同志所說的那么大,因為處于同一經濟板塊中的兩個城市,即使商貿發展水平有差距,也只是一兩個方面的差距。實際上,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差距,也只是我們的亮點不足,而不是整體上的差距。所以,要做商業中心,必須要考慮形象問題。

三、扎實工作,狠抓落實,務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有新的起色

干好工作,信心很重要,不能因為我們的差距而順其自然。要做好工作,必須抓好落實。一是少爭論,多做事。首先要把事情做起來,絕不能因為爭論而影響工作的推進。龍泉驛農貿市場離成都的距離跟離重慶的距離差不多,我們的條件很不錯。所以,一定要把食品工業園爭取過來。總之,能干的事情要先干起來,需要政策的支持,到時候再研究。二是要抓住關鍵問題不放。關鍵問題在哪里?在于招商引資,招商引資的工作要做在前面。沒有招商引資,一切都無從談起。三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管是哪種性質的部門、單位,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工作干得有成效,區委、區政府都會給予大力支持、關心。招商引資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靠我們自己去創新,做商貿工作也是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創新,走在其他區縣的前列。四是城鄉聯動發展。中央對“三農”工作十分重視,十七屆三中全會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有八億多農民,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盯著這個市場。現在的問題是城鄉差距過大,農村的消費上不去。關鍵是要刺激農村消費,搞活農村市場。如果農村的消費都達到城市的消費能力的話,中國的經濟總量將翻三番。下一步,農村的消費能力將越來越強,我們也要研究商貿工作如何適應農村市場的問題。五是做好統計工作。現在還有一些商貿企業的數據沒有完全統計上報,相關部門要研究通過政策手段鼓勵企業如實上報數據,做到“應統盡統”。對于食品工業園建設中的一些具體問題,由區商貿委負責,分輕重緩急,先做一個詳細研究,再報區政府審定。有些企業不僅給我們帶來經濟效益,更給我們帶來品牌效益和文化效應。因此,解決好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十分必要。

總之,以上是我對商貿工作的一些認識,在此基礎上,希望與同志們一起,共同推動商貿流通產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