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局長在系統表彰會發言

時間:2022-03-18 04:56:00

導語:規劃局長在系統表彰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劃局長在系統表彰會發言

同志們:

對于這次大會,局黨委十分重視,多次召開黨委會進行研究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近期的工作安排,我們確定了這次會議的時間。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全面總結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的工作。

一年來,我們在局黨委的領導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局上下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也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在今年1月21日的全局系統2010年總結表彰會上,我在最后說,我們要做到三個滿意,一是讓社會各界滿意;二是讓服務對象滿意;三是讓我們的團隊滿意。現在看來,我們這三個目標已經基本達到,一年來,我們的工作開展得扎扎實實,有聲有色,很順利,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成效也很顯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認可,得到了市級四大班子的認可,得到了服務對象的認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這是同志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市委書記在常委會上為我們說事,市長在全市的城鄉規劃會上表揚我們,人大評議我們全票通過,這在評議的過程中是少有的,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兩節到來之際,我代表局黨委向大家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我要講三部分,一是回顧2011年工作,二是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三是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

一、2011年工作回顧

現在的社會各界對城鄉規劃工作的關注度極強,我們的工作難度很大,情況也很復雜,我簡要從6個方面對2011年的工作進行回顧總結。

(一)理清思路抓調整,全面開創新局面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城鄉規劃工作提出的要求,結合我們本部門的實際,我們繼續堅持一個原則,即“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繁榮、鑄造特色文化、突出濱水園林、改造新建并舉、建設宜居鶴城”的城市建設原則;突出兩個重點,即“抓城管縣(市)帶鄉促村,抓人員素質提規劃設計水平”;圍繞三個調整,即“調整規劃理念,調整工作重點,調整服務方式”;搞好四個結合,即“優化空間結構與打造特色景觀相結合,重塑城市形象與挖掘城市文化內涵相結合,地上建筑規劃審批與地下各種基礎設施管線審批相結合,把握規劃設計質量標準與推進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相結合”。實踐證明,我們的思路是清晰的,重點是突出的,辦法是可行的,效果是明顯的。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我們首先是抓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城鄉規劃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重復工作,但是我們必須還得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工作。今天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我們有一個核心的班子,有一個精干的團隊。

(二)集中精力抓重點,全力推進新時序

主要是通過各類會議民主決策,集體決策,班子決策。

1、召開會議及審議項目

全年共組織召開局務會36次,審議各類項目755項;市專家委員會40次,審議各類項目308項;組織、籌備市城鄉規劃委員會辦公室會議11次,審議各類項目168項,多次參加市長辦公會議。體現了規劃在經濟建設、社會服務中的地位和作用。當今時代,正處在城鄉建設一體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面臨的任務和壓力十分重。

2、審批各類規劃

2011年,我局共審批控制性詳細規劃77項,規劃用地面積8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53萬平方米;審批修建性詳細規劃71項,規劃用地面積320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357萬平方米。

3、核發各類行政許可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66項,總建筑面積97萬平米,其中市政工程23項;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46項,建設用地面積287萬平方米。

4、鄉鎮規劃編制完成情況

2011年,全市115個鄉鎮(不含城關鎮)已有105個完成鄉鎮總體規劃編制,其中有67個鄉鎮規劃成果經過市級以上專家鑒定。全市1242個中心村已有825個完成規劃編制,占總數的66.4%。

5、新型社區規劃完成情況

我市確定的13個新型社區整鎮推進試點鄉鎮已有6個完成規劃編制,12個新型社區整村推進試點村已有2個完成規劃編制,其余正在調研和規劃編制中。

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5211工程和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工程,我們積極幫助謀劃規劃,推進項目建設。

(三)完善機制定規則,全力營造新環境

年初以來,我局為了縮短服務對象的辦理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減少交叉環節,在規則制定上,在制度建設上,在服務的方式方法上,都做了積極探索。

在2010年市委下發的“八條”基礎上,經過多次征求意見和各方論證,并提請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局先后起草下發了14項規則。其中《市城區高層建筑規劃管理暫行規定》、《市規劃與建筑藝術委員會方案報審規則》、《市建設項目規劃審批程序》、《市建筑工程規劃管理技術暫行規定》、《城市總體規劃管理規定》、《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市區建設用地容積率管理規定》是以市委、市政府聯合發文的形式下發的,《市南苑新城建筑工程規劃管理技術暫行規定》、《市城市地下管線規劃管理規定》是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的形式下發的,《市城鄉規劃局建筑立面審查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審批管理的規定》、《市城鄉規劃局業務工作分工及內部運行程序》、《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管理規定》是以我局文件形式下發的。這些規則對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對規范我們的行為,提高城鄉規劃設計水平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還將這些規則文件提供給市轄各縣(市)政府和規劃部門參考。有了規則,才有了形象,總體來說是好的。出臺這些規則,對我們的廉政建設、行風建設都起了關鍵作用,得靠規則辦事,靠制度管人,靠精品說話。

(四)加強合作練本領,全員素質新提升

一年來,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學習,對外合作,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大家都積極參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總體來講有這么幾種形式:

1、外聘教師來培訓。2011年6月9日,我局邀請哈工大規劃設計院院長趙志慶教授為市委黨校春季主體班進行了“城鄉規劃知識”專題講座。講座結合當代城市規劃與設計案例,對《中國當代城市設計與管理》進行了重點解讀,黨校兩個班次學員、市城鄉規劃局部分業務干部以及各縣(市)在局機關掛職干部共160余人參加了培訓,這是城鄉規劃知識專題講座首次走進市委黨校課堂。我們還聘請市委黨校張麗麗教授,舉辦《科學規劃追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專題講座,全局140余名干部職工參加了學習,并就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的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前不久,我們還在嫩江賓館請省測繪局和市國家保密局的領導給全市城鄉規劃系統進行了“天地圖”和保密知識的培訓。反響都非常好。

2、外出接受培訓。局領導班子成員都帶隊外出參加培訓學習和考察,規劃院、七區規劃處都分別以各種方式參加專業學習,即鍛煉了隊伍,又提高了設計水平。

3、內部研討培訓。這已經成為我們長期堅持的一種制度,我局的副局長、總規劃師王舒揚同志、調研員趙源江同志、市規劃院總規劃師韓鵬同志等都曾在局系統內部做過相關知識的講座。還對各部門在“標準提升年”活動中撰寫的調研報告進行了評比。

4、各縣掛職培訓。在“標準提升年”活動中,我們從縣(市)規劃部門抽調骨干力量到局機關和規劃院掛職,通過實踐進行學習。

5、案例分析培訓。

實實在在講,規劃工作就得走出去,請進來,確實得學習。因為城鄉面貌日新月異,老百姓的需求在不斷提高,不學習就跟不上時展的需要,沒有本領就無從談起服務,加強學習合作和對外聯絡十分重要。

(五)研究品位找亮點,全面規劃新城市

城鄉規劃部門的職責就是規劃城市,一個城市規劃成什么樣,我們是第一責任人,雖然我們不是最終決策者,但我們站在前沿上,就得承擔責任。在項目審批中,我們也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研究,如何提升城市品位,如何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如何打造城市特色。

1、結合天際線建設著力打造城市特色景觀。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城市建設,做為城鄉規劃職能部門,我們的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天際線這個課題,我們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它是西方城市規劃定型的一種理念,構成獨特的天際線需要一個城市有中心,有主題,所以我們始終都在研究城市的特點和品位應該體現在哪里,城市發展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體現在文化上。結合嫩江,結合勞動湖改造,我認為我們的城市特點應該顯現在“顯山、露水、透綠”上,體現在城市的生命上,體現在城市的設計藝術上,體現在城市的文化本質上,體現在城市的發展水平上,體現在城市的特點上。

2、結合項目審批提高城市空間設計水平。主要圍繞城市空間設計的三種結構,四項原則,五個要素做了些嘗試。我們定規則,外出培訓合作,最終要體現在成果上。在審批項目時,我們做到了功能性與藝術性相結合,虛實與凹凸相結合,色彩與質感相結合,根據現在建設宜居城市、以人為本的要求,我們在項目的功能配套上,在規劃的設計標準上,在立面的亮化景觀上,嚴格把好質量關。審批中我們一直在思考,雖然自己和自己比有了些成效,但是和好的比,還有大的差距,還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3、結合“標準提升年”活動提高全系統的工作能力。結合這次活動,我們全系統來了一次大比武。這是市政府對我們的要求,我們為這次活動出臺了方案,召開了動員會、座談會,搞了知識競賽,撰寫了調研報告,互相進行研討,可以說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取得了成效。2012年我們還要開展回頭看,繼續研究如何提高工作質量和內涵。

4、結合“天地圖”應用推廣數字化城市新技術。我們是數字化城市,如何推廣和應用技術至關重要,我們在使用“天地圖”、三維項目審批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

5、結合《條例》的施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按照我市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負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起草工作,目前,該條例已經按照省人大的要求更名為《市歷史街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并經10月20日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10月26日在《日報》上進行了公告,將于2011年12月1日起實施。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文本初稿已形成,近期將上報相關部門審定。中規院編制的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正式成果已經通過2011年11月4日進行的專家評審。

(六)加強宣傳促管理,全面系統新變化

1、人大評議行風建設初見成效

行風建設排名前移,人大評議中我們全票通過。但這只是過去,在新的一年如何鞏固,如何提高,這是關鍵。

2、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長抓不懈,效果明顯

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市里驗收我們順利通過。

3、政務公開和信息化建設再不斷上層次,上水平

加強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咨詢回復群眾提問279項,排名全市第2,公布工作信息268項,排名全市第9;印發《規劃簡報》,并向省住建廳和市委、市政府等相關部門報送,向局系統內和各縣(市)區下發。項目審批及時公開,信息化服務做得很出色。

4、爭先創優的氛圍越來越濃

一個團隊,首先要團結,再就是要爭先創優。工作是有難度,但只要我們公開、公正、公平,大家是會理解的。我們的項目都是集體民主決策的,我們的服務意識不斷加強,我們的項目審批水平不斷提升,我們的辦事效率不斷提高,我們的工作透明度越來越強。

二、分析形勢查找問題

(一)機制不活,體制不靈,不同程度地影響工作

按照干部管理的要求,是不允許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混崗的,但我們局機關只有35個編制,不借調人員,根本無法開展工作。但借調的都是區規劃處的人員,又影響了區里的工作。全局35人,局領導8人,行政保障、黨政工群共10人,從事專業工作的一線人員只有17人,確實有很大的壓力。

(二)編制少,專業人員不足,成果影響力不明顯

人員編制少,專業人員不足,專業覆蓋不全,局機關、規劃院都嚴重地編制不足。欠發達地區的現實嚴重地影響我們對人才的引進,城鄉規劃工作的社會影響力達不到預期。

(三)項目審批層次不深,審批質量有待提升

項目過多,審核層次達不到深度,還有些層次交叉,項目的行政許可涉及的內容還應更深、更全。

(四)景觀設計、雕塑小品研究不夠,琢磨不細

對項目的景觀設計、雕塑小品等方面的研究遠遠不夠,還應加強,現有人員還要再認真地加以學習研究,力爭在城市的景觀上拿出精品,提升規劃工作水平。

(五)理念要更新,協調藝術要加強

理念要跟上建設宜居城市的要求,還要加強綜合協調能力,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要向住建局學習。綜合協調很關鍵,在溝通藝術上,方式方法上我們還要研究。

(六)學習合作還要加強,內外素質都有待提高

要想有內涵,出精品,就必須加強對外合作。加強聯系。

三、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

2012年,我市的城鄉規劃工作要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完善功能為重點,綜合改造老城;以景觀創新為重點,科學規劃新城。著力突出城市景觀設計,打造城市整體形象,全力解決規劃質量低和水平不高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品位。

(一)明確思路,堅持原則不動搖

繼續堅持一個原則,即“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繁榮、鑄造特色文化、突出濱水園林、改造新建并舉、建設宜居鶴城”的城市建設原則;突出兩個重點,即“抓城管縣(市)帶鄉促村,抓人員素質提規劃設計水平”;圍繞三個調整,即“調整規劃理念,調整工作重點,調整服務方式”;搞好四個結合,即“優化空間結構與打造特色景觀相結合,重塑城市形象與挖掘城市文化內涵相結合,地上建筑規劃審批與地下各種基礎設施管線審批相結合,把握規劃設計質量標準與推進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相結合”。

(二)明確方向,城市定位不走樣

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6字方針和城市發展必須要處理好的12個關系,結合對我市的城市特質和發展階段的基本判斷,把加快建設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總體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為:濱水園林城市、裝備工業基地、綠色食品之都、生態旅游勝地、歷史文化名城。結合鶴城特點,挖城市的文化內涵,提高城市功能品位,結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設,提高城市的環境景觀和城市雕塑、藝術小品的規劃設計水平。

(三)明確重點,全程服務不懈怠

1、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積極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搞好各類項目審批。

超前謀劃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工程規劃,繼續完成中華路改造規劃、城中村改造等項目規劃。

2、做好新城項目規劃服務對接

2012年,南苑新城核心區以中匯城項目、公建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為重點。繼續以高鐵新站為核心區,加強新城項目的空間、環境和形象設計,打造標志性建筑,在規劃設計中始終貫穿“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建設以高新產業為支撐,以高端商業為動力的宜居宜業新城區。

3、采取綜合治理的方式,做好老城改造的各項規劃

以六個地段(出城口、交叉路口、沿江、沿湖、高層建筑、公共建筑)為重點,以六種元素(立面、亮化、綠化、道路、基礎設施、牌匾廣告)為條件,突出十條街路,為城市改造奠定基礎。

4、結合實際編制好各項規劃,為城市建設搞好服務

抓好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爭取早日通過國務院批準;抓好3個分區規劃和5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做好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全覆蓋工作;抓好黨政辦公中心擴建規劃。

5、啟動城鄉規劃展示館工作

城鄉規劃展示館擬設在市新建圖書館的二、三、四層,內容包括規劃展示區、會議室(多功能廳)和地理信息演示廳三部分。下步要盡快確定規劃設計方案并實施。

6、推廣數字化城市技術的應用

2012年,要將2005年以后審批的各類地下管線約233.42公里,全部錄入到市地理信息中心平臺;抓好數字城市技術推廣應用到城市管理和搶險救災等工作中;抓好各縣區推廣應用數字城市技術的試點工作。

7、推進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

結合全省小城鎮建設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鎮整村推進的工作要求,繼續推進全市10個鄉鎮、417個行政村、8個市級示范鎮、7個新型社區整鎮推進試點鎮、10個新型社區整村推進試點村的規劃編制。

8、繼續抓好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已經原則通過專家評審,盡快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申報文本報省政府批準,明年繼續配合有關部門完成申報工作。

9、《關于城市規劃控制的幾項規定》的修改工作

按照市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精神,進一步對《關于城市規劃控制的幾項規定》進行修改和完善,結合《城鄉規劃法》的貫徹實施,2012年要按法定程序將此《規定》納入《市城鄉規劃條例》一并起草。現正廣泛征集各方意見,爭取近期提交市城鄉規劃委員會辦公室會議討論。

10、繼續抓好規劃崗位培訓

繼續和大專院校,兄弟地市、合作單位聯合搞好培訓,并將崗位培訓納入日程,當成重點工作來抓。重點對縣(市)區長、主管縣(市)區長、規劃局(處)負責人和鄉鎮長分期分批搞好規劃培訓。

四、明確措施,爭先創優不落伍

工作得有激情,切實圍繞“四個三”工作機制開展工作。

1、圍繞“三個調整”的理念確定工作思路,即:調整規劃理念,調整工作重點,調整服務方式;

2、本著“三個第一”的態度改進工作作風,即:在第一時間掌握信息,了解情況;第一需要搞好對接,搞好服務;第一現場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3、通過“三個依靠”的措施建立工作秩序,即:依靠規則辦事,依靠制度管人,依靠精品說話。

4、依靠“三個加強”的方式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即:加強學習、加強調查、加強合作。

同志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局黨委的統領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城鄉規劃局的各項工作一年更比一年強,城鄉規劃的設計水平一年更比一年高,社會對我們的滿意度一年更比一年好。雙節將至,祝大家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