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全區交通務虛會議講話

時間:2022-05-04 10:44:00

導語:局長在全區交通務虛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長在全區交通務虛會議講話

同志們:

這次務虛會議是在、發展進入前所未有大機遇的這個非常關鍵時期召開的,因為經過省、市、區的共同努力,已經成為國家級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并且現在正逐步上升到新區,說明發展海洋經濟已經引起國家、省層面的高度重視,戰略地位空前提升,各項重大優惠政策呼之欲出;同時2011年又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于“十二五”發展至關重要,而這兩者恰恰是密切相關的。正因為有這么兩個背景,所以我覺得這次務虛會議具有特殊意義,對于作為發展急先鋒、排頭兵的我們交通來講,既要密切關注、認真學習這些政策,又要準確定位,科學客觀地分析這些機遇對交通轉型發展帶來的挑戰、壓力和影響,更為重要的是要及早、超前謀劃我們交通在2011年、“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就新區或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怎么對接、怎么做好工作。下面我首先簡要回顧一下去年以及“十一五”期間交通發展狀況,之后我重點再談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都是基于面對當前及今后難得的發展形勢,我們交通應該要做什么,怎么做。

一、簡要回顧2010年及“十一五”交通發展情況

在“十一五”期間,全區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15.28億元,其中公路23條,一級公路6條,總里程134.28公里,總投資11.74億,占到整個投資比重的76.8%;碼頭12座,總投資1.75億,其中千噸級碼頭6座;站場5個,港灣式停靠站126只,總投資約0.9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村聯網公路、農村公路大中修和公路安保三大工程共投資約0.89億。

交通產業方面:2010年航運業市場重點打造培育了龍頭企業,完成了武港航運有限公司的組建,注冊資本5億元,一期出資1.5億元。目前正向交通運輸部申報運力,將建造3艘12萬載重噸運力的散貨船,計劃五年內達到100萬載重噸運力,屆時將成為全區運力規模最大的航運公司。同時全區航運運力增長勢頭較猛,目前共有企業78家,船舶450艘,總運力達到123萬載重噸,比2009年增長約20%;與“十五”期末57萬載重噸相比,運力規模翻了一番多。另外航運業稅收收入也繼續攀升,預計2010年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35%。陸上運輸業重點是抓好陸港物流中心的盡快落地,目前該項目已確定設計方案,完成土地批次的農轉用和入地征用手續;同時扶持名捷物流等一批省、市級重點物流企業,今年名捷物流被評為全市唯一的“省十佳物流企業”,目前全區擁有集裝箱運輸企業11家,集裝箱車輛661輛,與2005年底4家企業、11輛集裝箱車比,增幅挺大,但由于目前養路費的取消,因此總體思路是引進或扶持龍頭企業,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水陸客運市場方面重頭戲是抓好中南部諸島即桃花、、登步、螞蟻4個鄉鎮的水上客運整合,目前新公司——市環島客運有限公司已成立,應該說這個局面的形成是相當不容易的,從最初的全區整合到目前的分西部三大塊進行整合,橫跨了三個年頭,經過了幾多波折,但也總算是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陸上重點是完成交通運輸公司的股權重組工作,與南順旅游客運公司合作開拓新市場、增添新活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城北交通換乘中心已完成候車樓主體工程,成為城北區域一道新地標,預計春節前正式投入使用,屆時該中心將具備長途客運、公交換乘、旅游大巴和旅游服務四大功能,能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另外“十一五”期間還完成了全區四家出租車公司整合成一家的改革,并推行25輛出租車試行公車公營模式,應該說這個舉措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的普遍肯定和認可,目前由于公司經營成本方面的壓力,這個模式處于擱置階段,但我覺得像這種有利于群眾、有利于政府的行為,應該想辦法與企業共同出謀劃策度過困難期,繼續經營下去創出“出租”品牌。汽車市場重點是以物流園區為平臺,由奧通、明迪兩家公司引進一汽奧迪、上汽榮威、名爵的汽車4S店,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掛,預計將于明年建成營業。

與此同時,我們還成功完成百美海運公司和潮昇船務公司的6700萬元增資跟蹤服務工作,完成年度目標的223.3%,應該說形勢喜人。

隊伍建設方面:今年重點完成了局機關省級文明單位的創建、完成了新一輪中層干部的聘任,開展了城鄉黨建工作聯誼會、區政協委派民主監督員、省級廉政文化進機關、重點崗位廉政風險排查防范等多種試點工作,涌現了出租車網格化管理、重點廉政風險排查防范等多項創新工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層干部、婦女、黨員和執法四支隊伍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通過組織開展準軍事化集訓、拓展訓練等活動,以及推進交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編制工作、實施行政處罰案卷體現裁量標準適用制度、交通行政執法知識測試、交通案卷評查、執法問卷調查和行政執法臺帳交流會等一系列工作,進一步提升了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形象。

二、“十二五”及2011年的交通發展思路

“十二五”及今后一個時期,對來說,除了大橋通車,最大的機遇就是國家適逢其時給了我們一頂“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的帽子,以前我們常說,是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空間所在,現在這個觀點在省一級層面獲得了共識,而且得到了更高層次的認同。特別是建設新區的設想,不管其結果如何,但至少說明一點,新一輪大開放大開發的機遇已經到來,這是百年一遇的歷史性機遇。作為我們交通來講,我想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這頂帽子到底是什么級別,有什么樣的含金量,下面我做個簡單介紹:

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是國家批復的第一個海洋類綜合試驗區。從國家政策的演進來看,大致有三個階段。一是經濟特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以來,我國開始實施“沿海發展戰略”,陸續設立了、、、4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和沿海經濟開發區。1988年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在經濟特區內強調“非凡政策、靈活措施”。以為代表,經濟特區享受非凡的權力與利益,自主權非常大。二是全面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進入新世紀后,國家批準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建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期望通過它們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推動全國改革起示范作用。這類區域享受全方位改革的權力,并能享受中央的部分利益讓與。三是局部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7年,國家在重慶市、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設立“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旨在特定領域探尋發展的新體制與新機制,為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這類新試驗區享受在特定領域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的權力,基本上沒有利益讓與的安排。由此可見,以往改革試點的主要驅動力是國家政策優惠,而現在中央已不再給予試驗區更多的實體優惠政策,而是賦予其“先行先試”權。新試驗區的含金量就在這里,國家批準建立“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也就是給了我們在海洋開發方面“先行先試”、進行體制創新的權力。根據現在省里、市里在爭取的,新區包含的政策和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包括稅收政策、財力方面的支持,產業引導、土地、水、電等要素供給困難解決等等,可以說有很多好的東西。

面對這樣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可以想象今后全市交通發展格局肯定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否則怎么去適應、去保障整個將要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呢?而作為我們交通當前需要考慮的非常現實也是非常迫切的問題,就是該如何立足新起點、站在新高度,開展一系列與“海洋”相關的交通文章,全面、主動對接發展乃至新區的建設,體現交通速度、交通精神和交通形象,下面我著重再談四點,重點就是圍繞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調整轉移,以服務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為重心,研究分析加快交通發展的新契機和突破口,以“大戰略、大建設、大提升和大服務”把交通發展全力推向新階段。

(一)大謀劃

面對新區或試驗區的建設,我們交通必須要把自己放在全區、全市乃至全省總的戰略和規劃框架下,要堅持全區、全市一盤棋。在這個基礎下,交通作為先導性基礎設施必須先行,這由交通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屬性所決定,要對自己在下一步工作中謀劃的交通發展思路非常清晰甚至胸有成竹,這樣就能在試驗區的建設中從容地開拓交通發展的新空間、新領域。

一是超前謀劃“十二五”交通重大項目。目前全市和我區的交通發展規劃已經基本成形,其中本島主要是建設一條主線即快速通道、一條環線即北向疏港公路、還有一條南部沿海大通道。我區總的來看,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62.94億元,其中公路建設51.43億元,包括新建10條、111.4公里的省道等級公路和續建6條、新建10條、預備5條共計21條、141.97公里的縣道公路;碼頭建設5.7億元,主要是新改建31個陸島碼頭泊位;站場建設5.81億元,包括1個國家級公路客運站(城北交通換乘中心)、2個農村鄉鎮客運站(和登步)、1個地區性公路貨運站(陸港物流中心)以及1個集散性公路貨運站(六橫貨運中心);規劃用地511.3公頃,其中耕地182.61公頃。在這個盤子中,已經把展茅至329國道、半升洞至魯家峙、東極至青浜、白沙至柴山、-桃花-通道建設等列入了預備項目,但還不包括六橫大橋、至桃花至六橫的南向大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十二五”期間首要大項目還是六橫大橋的上馬,可以說這項工程的建設與否對六橫爭取成為省里的重中之重有著重要意義,雖然這項工程好像與我們關系不大,但我覺得還是要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主動、全程參與該項目的前期、建設工作;其次就是要做好跟六橫大橋相呼應的至桃花至六橫南向大通道工可階段的研究深化;最后還要考慮魯家峙至登步的通道,等這些都相通了,就是遠期的海上了,到時肯定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了。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白日做夢,其實你要是真正了解了新區,知道什么叫新區,那么就不會感到奇怪,新區就是做這種事情的,新區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另外我們要打破傳統國省道框框,以改建、復線、延伸線、連接線等各種名稱包裝項目,創新路網布局。

二是樹立“全景觀”理念建設“大交通”。今后在的建設中將樹立一種“全景觀”的概念,即什么都是景,什么都可以游,因此無論是道路還是站場等建設都要按照旅游景觀的要求來做,其實這與省、市提出的“生態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省廳提出的“建設生態交通”是完全吻合的,是今后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方向,這就對我們交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先有這種意識、理念才能指導我們的行為。

其實,交通大戰略就是要有交通基礎設施的一些大項目,概括起來講就是六橫大橋、海底隧道、沿海景觀大道等,相信只要有這些大項目作為支撐,的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堅實的保障。

(二)大建設

2011年是啟動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目前大投入、大建設基礎已打下,局面已鋪開,我們的工作已沒有退路。為此,2011年主要是以“三年交通暢通工程”為抓手,以加快發展民生交通、旅游交通、物流交通為核心,重點突出抓在建、抓開工、抓前期,形成新一輪建設高潮和投資高峰。主要是謀劃本島及主要經濟大島環島公路、交通碼頭和站場建設,其中續建項目7個、新建項目9個,共計16個水陸交通建設項目(一橋一站場十路四碼頭),公路總里程約達68.7公里,一級公路7條,千噸級碼頭2座;同時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11個(七路二碼頭二站場),初步測算公路總里程約79.5公里。這些重點項目推進目標安排如下:

一是7項在建工程抓進度、促投用。分別為沈家門至公路、六橫臺沙線至山西公路、六橫漲起港至山西公路、桃花茅草屋至塔灣公路、環島公路香蓮至烏石塘段支線、城北交通換乘中心、車渡碼頭改建工程。

二是9項新建工程抓開工、促進度。分別為小干大橋、北向疏港公路(展茅至東港段)、六橫杜莊至臺門公路、大洞岙至西岙(南沙)公路、至公路、登步環島公路后至段、車渡碼頭、車渡碼頭、客渡碼頭。

三是11項儲備工程抓前期、促立項。分別為北向疏港公路至展茅田公岙公路、六橫懸山連島工程+六橫懸山環島公路+六橫臺門至田岙公路、六橫蛟頭至龍山公路、北向疏港公路南岙段至公路擴建、桃花上船跳貨運碼頭、柵棚至河泥槽公路、登步環島公路、六橫沙岙至漲起港公路改建、陸港物流中心、青浜交通碼頭、螺門客運站。

與此同時,明年還將做好19.3公里通村聯網、9.613公里農村公路大中修和19.897公里安保工程,進一步方便農村和海島群眾的出行。

(三)大提升

加快建設新區或試驗區,對我們交通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但同時也是助力交通綜合實力大提升的一次難得機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積極促進交通運輸業轉型升級。借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東風,將著力打造國際物流島,“三位一體”港口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具體的操作層面,全市的現代服務業、港口物流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因此需要我們不斷拓展水陸運輸新的發展空間,著力培育水陸運輸新的增長點,加快推進交通運輸業轉型升級,促進現代交通大物流發展。

航運業主要是通過以下四個舉措實現平穩發展、促進優化結構、推動轉型升級:一是強化港口資源對航運產業的拉動作用,培育打造龍頭企業;二是鼓勵支持航運企業通過租賃、聯合、兼并、收購等方式走規模化發展之路,積極引導航運企業重點發展特種船舶、大噸位船舶,不斷推進運力結構調整;三是進一步加強港航聯動,在引進永暉、華立等港口物流大項目中,強化對接,積極、主動爭取一定貨源份額由本區航運企業承運,以此為我區航運企業拓展貨源,促進航運業健康穩定發展;四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大物流等方面,通過邀請考察、參加推介會等各種“請進來、走出去”的有效形式,積極采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誠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主動尋找、洽談、盯牢跟蹤大項目,集中攻關,一方面使原有客商不斷增資擴股,壯大企業規模,另一方面大力引進有實力、上規模的大企業簽約落地,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果。道路貨運重點是加快推進陸港物流中心、第三、四方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預計2011年2月完成土地摘牌,5月開始動工建設。積極鼓勵、引導、扶持名捷物流、潤聯國際集裝箱儲運等省、市級重點物流企業,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物流產業鏈等舉措來提高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汽車市場主要是盡快推動一汽奧迪、上汽榮威、名爵等4S店的開張營業,充分關注汽車市場帶來的各種效益,繼續著力建議在物流園區打造汽車精品市場,走專業化、集聚化發展道路。

二是積極促進水陸客運市場提升。水陸客運行業是整個城市的窗口行業、是兩張“名片”,客運整體水平、形象能否進一步提升,直接影響著、甚至城市品位的提升。因此,我們要花大力氣做好。

水上客運市場方面主要是在突破性完成中南部諸島水上客運整合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進一步推進西部、東部兩大區域的水上客運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水上客運航線、運力布局,提升服務水平,加快發展滾裝運輸、高速客運和旅游客運,合理更新水上客運船舶,打造“藍色公路”品牌,充分滿足群眾和旅客的出行需求。陸上客運市場一方面是充分發揮城北交通換乘中心的四大功能,積極探索推行公交、旅游“一卡通”,集中精力抓好城市快速交通、觀光巴士建設運行;另一方面是繼續抓好出租車行業管理,共同破解出租車公司公車公營難題,進一步深化出租車“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增強操作性、實踐性,努力成為全市出租車行業管理的典型。

三是大力促進交通干部素質提升。是新區建設的重點區域,而交通又承載著支撐保障作用,因此要實現交通的大戰略、大建設、大提升,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人”上,而我們在座的干部肯定是主力軍,迫切需要大家開闊眼界、提升理念、統一思想、鼓足干勁,從而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區、試驗區的建設。今年主要是繼續依托基層基礎建設、廉潔交通建設、行業文明建設和機關作風及效能建設“四大建設”平臺,通過實施“素質大提升工程”,進一步抓好黨員、執法、中層干部和婦女四支隊伍建設,實現交通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的新提升。

1、交通干部要實現開放、系統。社會是不斷地在進步的,學習要與時俱進,工作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新區、試驗區一建設,未來前景是不可想象的,必然會對原有的交通工作職能、方式方法、體制機制等等產生一系列的沖擊。因此需要我們這些干部不斷開闊眼界,拓寬視野,強化洗腦、強化提升,干部不需要變成專家,但是要變成雜家,變成復合型干部,什么都懂一點,這樣思考問題也會更全面一點,解決問題也會更創新一點,作決策也會更科學一點。同時要樹立系統的觀念,就是做事情要越來越系統,考慮問題系統化,工作系統化,解決問題系統化。

2、廉政建設要抓源頭、重預防。交通作為高危行業,始終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明年還是要把完善各項體制機制作為工作重點,切實做好責任分解、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廉政準則》宣傳貫徹力度,加強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完善具有交通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繼續抓好交通建設領域廉政工作,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繼續發揮局紀委的保障作用,健全重大決策、重要事項局紀委參與并監督的工作機制,強化監督的制衡力,切實把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落到實處,堅決防止觸碰廉政“高壓線”,真正做到工程優質、干部優秀。

(四)大服務

服務是交通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我們交通所做的就是要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隨著機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市交通運輸委也已經成立,這也再次充實了交通的服務內涵。2011年我們主要還是通過加強以下五個方面實現大服務。

一是加強行政執法管理。進一步強化規范執法培訓,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堅持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貫穿于工程建設、行業管理、行政執法、安全生產各個領域,嚴格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使用;繼續加大超限車輛治理力度,加強“路政”品牌建設;繼續依法嚴厲打擊“黑車”營運、無證修理點。

二是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強化水上客運安全、道路客運安全、危險品運輸安全和交通工程建設安全四個工作重心,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強化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和行業管理的監管責任,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投入,抓好安全檢查,查消安全隱患,履行好監管職責,確保安全考核三項指標“零增長”。深入排查治理運輸生產、工程建設領域的安全隱患,加強事故多發領域、企業的重點監控,實行動態化與精細化管理。

三是加強行業維穩工作。堅持把工作做在前面,始終按照“底數清、出手快、措施實”的要求,認真及時發現和解決影響行業穩定、隊伍穩定的各種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輿情分析、風險評估、應對處置、網絡輿論監管等維穩工作機制,注重通過信訪、懇談、座談、群眾來信等途徑,及時掌握行業從業人員思想和工作動態,認真做好思想工作,及時解決有關問題。

四是加強駕培維修行業管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飆升,駕培維修行業正逐步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因此要進一步規范駕培機構的教學行為,繼續推行模擬器教學培訓和IC卡計時管理系統。強化駕培、維修企業誠信管理,引導維修企業積極開展連鎖經營,擴大服務網點,繼續打造惠農汽車快修網絡建設。

五是加強行業文明創建。文明創建不是面子工程,不是墻上掛牌子,手上拿本子,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要繼續深化文明公路、文明客運站、文明單位、出租車服務品牌、文明客運班線等活動,積極開展交通運輸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不斷深化文化實踐活動,努力以創建工作帶動行業文明水平提升。

對我們來說,對接新區或試驗區建設的交通發展是新事物、新挑戰。面對全新的工作,我們最需要的精神是真抓實干,要需要克服的思想是無所作為;不能無可奈何,而要千方百計;不能束手無策,而要全力以赴。希望大家及早做好準備,進入狀態,為建設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為交通新的發展藍圖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