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在工業企業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5-06 04:15:00
導語:區長在工業企業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區委、區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區工業企業“抓開工、促投產”動員會,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動員全區各有關鄉鎮、街道、區級機關各部門以及廣大企業家,提高加快工業性項目開工和建設進度的責任感和主動性,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推動全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剛才,開發區、發改局、經貿局、江口街道、高橋街道以及億威特、西諾模具、黃罐等企業都作了表態發言,都講得很好,關鍵要落實到行動上。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把握形勢,統一思想,增強“抓開工、促投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我區堅持“工業立區”戰略不動搖,深入開展“兩年”活動,努力克服要素制約,推進“四個一批”工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經濟發展的后勁和動力進一步增強。然而從去年年底以來,由于受“三率兩價一危機”等宏觀因素以及我區企業本身的素質性因素影響,全區工業經濟發展面臨著近10年來最為嚴峻的形勢,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規模上工業產值126.1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居全市第六(與玉環并列);完成工業性投入9.25億元,同比下降37.5%。查找這些指標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有一大批工業性項目遲遲沒有上馬,有些在建項目進展緩慢,沒有及時發揮效益。
據統計,經濟開發區共有入園企業683家,除了2012年以前建成投產的183家以外,2012年以后新入園的500家企業中,截止目前,已經通過竣工驗收投產的有236家,還有未開工企業142家(新前39家、北城3家、江口34家、澄江35家、高橋31家);在建企業122家。院橋合嶼、牛極區塊有未開工企業12家,其他鄉鎮有9家(南城3家、北洋2家、頭陀2家、沙埠2家)。此外,部分在建企業由于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升級、節能降耗的要求面臨資金缺乏、項目轉換等原因,進展緩慢。在已經基本建成而未驗收的30家企業中,有的由于未按規劃進行建設、有的建成以后又出現違章建筑、有的由于企業和施工單位出現矛盾無法取得應有的資料、有的由于部分廠房已建好部分還未建,等等原因造成無法進行綜合驗收。
去年,經過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共同努力,全區完成供地6683畝,其中工業用地4328畝,供地量創歷史之最。然而這些已經供出去的土地如果遲遲沒有產出,不能發揮效益,既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又喪失了在區域競爭中原本已經占據到的先機。因此,全區上下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充分認識到抓工業性項目就是抓經濟發展的增量,“抓開工、促投產”事關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我區工業經濟的發展后勁,是推動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要求和現實舉措,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牢牢盯住工業性項目的進展情況,確保項目早日實施,盡快建成投產。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形成“抓開工、促投產”的工作合力
根據統計分析,在開發區的142家未開工企業中,除了8家企業因為自身原因沒有進場施工外,其余134家企業的場地內都存在政策處理問題,其中68家企業是因為地面上有房屋和政策處理不到位而無法開工建設(江口28家,新前39家,北城1家);另外安排在澄江石柜岙、高橋聯豐螺嶼區塊的66家企業,因為房屋拆遷協議未簽訂、道路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等原因無法進場。因此,抓開工的關鍵是要抓拆遷和政策處理。
(一)鄉鎮街道要確保按時交地。開發區內各工業性項目所處街道要負責項目地塊的征地拆遷和政策處理工作,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要向開發區出具書面交地通知,并及時解決企業在開工建設過程中與當地村民的矛盾。還要做好交地前的協調工作,允許企業在不影響周邊建筑物的前提下進場鉆探,以便交地后能立即進場填碴、打圍墻及土建施工。開發區范圍外的鄉鎮、街道完成政策處理后要直接向企業出具書面交地通知,督促企業早日開工。分區塊時間要求如下:江口輕化投資區范圍要確保11月份完成除蘆村以外的拆遷任務,12月份完成蘆村的拆遷任務;東城雙浦區塊要在12月份完成拆遷;澄江石柜岙區塊要在7月底前完成拆遷協議書簽訂,并妥善處理拆遷戶臨時安置,8月份完成拆遷;高橋聯豐、螺嶼區塊要在7月份完成拆遷;新前西范、涇岸309畝區塊要在7月份完成青苗等地面附著物清理,新前新建、牟村要在8月份完成房屋拆遷和部分政策處理工作,新前雙豐區塊年內要做好征地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二)開發區要負責抓好企業開工和建設。開發區要積極配合街道做好征地拆遷等政策處理工作,加快區塊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開工提供必要條件。要充分發揮企業項目“一站式”服務的作用,做好從企業項目報批延伸到項目開工、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及時催報并審核企業相關報批資料、施工圖紙,提前做好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在街道交地后立即督促和組織企業進場建設。對在建企業要狠抓規范施工和工程進度,要求企業在兩年內完成項目建設,并通過項目的綜合驗收。
(三)職能部門要加強服務形成合力。發改、經貿、國土、規劃、建設、消防、人防等相關部門在園區企業報批過程中要加強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建設部門要及時做好各工業區塊的給水一、二級主干線建設,電力部門要及時做好電力保障。金融機構要努力加大對未開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解決企業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公安部門對于企業開工、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村霸地霸以及強買強賣等干擾企業正常施工的行為,要強勢介入,經查實后,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保障企業順利開工建設。
(四)企業要增強“抓開工、促投產”的主動性。隨著國家土地政策的不斷收緊,用地成本不斷攀升,對于取得土地的企業來說,等于是擁有了實現跨越式發展寶貴的一席之地,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如果長期閑置,必然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被征地農民的譴責。因此,廣大企業家要抱著成就一番事業的信心,積極與鄉鎮、街道、相關部門溝通,抓緊做好項目實施前的設計、報批、資金籌集等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在自己的土地上產出效益。
(五)要加快村集體留地開發和“零增地”技改。5月份區委下發了《關于加快工業創新的若干意見》(黃區委發[2008]25號),各地各部門要抓緊貫徹落實。特別是在我區當前工業用地空間緊張而村集體留地閑置情況比較突出的情況下,各有關鄉鎮、街道要幫助村集體經濟組織大力探索開發村留地發展工業的途徑,比如利用村留地和空閑建設用地建設多層標準廠房作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采取租賃形式開發等,使村集體留地早日發揮效益。經貿部門要抓緊修改完善企業“零增地”技改實施意見,盡早提交討論后出臺,年內確保啟動一批企業“零增地”技改項目。
(六)加強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環境。鄉鎮街道要做實做細群眾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在村民中形成“企業建成、經濟發展、群眾受益”的共識,加快拆遷速度。新聞媒體要深入挖掘、及時宣傳積極服務工業項目以及工業區塊建設進度快、成效明顯的典型,對具備開工條件而不開工的企業以及阻撓企業開工、建設的各種不良行為,要加大曝光力度,接受社會監督和評判,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工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完善機制,強化督查,確保實現年度抓“四率”的工作目標
一要落實區級部門聯系企業制度。為充分發揮區級部門的積極作用,區委、區政府已經制訂區級部門聯系開發區入園企業的方案,33個聯系鄉鎮街道的區級機關單位和涉工部門分頭聯系264家企業,負責“抓開工、促投產”。各部門都要把這項工作作為服務“兩創”的重要內容,領導親自掛帥,確定專門人員,主動到聯系企業開展調研,對重大問題要與開發區、相關街道及時協調處理,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困難,制訂進度計劃,促進企業早開工、早投產。
二要建立項目推進例會制度。由吳繼業副區長牽頭,每月確定若干要重點推進的項目,開發區、發改、經貿、環保、國土、建設、電力以及項目所在地街道等相關單位定期召開會議,推進項目地塊的交地工作,協調涉及的項目地塊存在的問題,加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每月推動一批項目開工。
三要建立未按期開工企業處罰制度。在企業項目地塊交地后,由開發區管委會向企業發送書面通知書,督促企業限期動工,企業如在一年內未開工,由國土部門向企業發出書面通知,按照土地管理法等相關規定收取拋荒費;兩年內未開工,無償收回土地,并向社會發出公告。同時,取消限期未開工企業享有的區內相關優惠政策。
四要建立綜合驗收協調機制。對項目投資較大的部分已投產未驗收企業,要鼓勵企業分期驗收,同時加快生產性廠房的建設,并要求所有項目驗收時間距第一次項目驗收時間不得超過兩年。對基本具備驗收條件的已投產企業,開發區要督促企業抓緊做好綜合驗收工作,并牽頭組織發改、規劃、建設、國土、環保等相關單位,逐一梳理,及時解決驗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存在消防、規劃等不符合要求的企業,要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其按期整改。
五要強化督查。區委、區政府督查室要加強對工業性項目開工、竣工情況的督查,要根據鄉鎮、街道和部門各自的職責分工,每月開展一次專項督查,并將督查情況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工作進展緩慢的,要通報批評。
同志們,工業是我區經濟的主力軍,沒有強大的工業經濟作基礎,就不會有區域經濟質量的整體提升,我們要把“工業立區”這一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來,切實加強領導,沉下身子“抓開工、促投產”,推動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綜述
- 下一篇:區長在全區黨工委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