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辯論賽辯詞

時間:2022-06-07 06:40:00

導語:銀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辯論賽辯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辯論賽辯詞

★陳述論點階段

正方一辯: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評委、同事們,晚上好!能夠參加今天的辯論我們很榮幸!我方認為:“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這四句話以實踐為根,是我行近幾年成功做法的一種總結、提煉,更是近幾年成熟理念的歸納、升華,能夠充分、恰當地體現出我們現階段企業文化的精神實質。其主要原因是:

1、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原動力。在《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講的就是精神的力量是取勝的決定性因素。中國銀行自1912年的成立到現在的臨近上市,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雨歷程。如果說我們以前的發展與生存是一種由政府“埋單”、扶持的“阿斗式”,那么股改上市后,將完全是一種市場化的運作。面對著新的經營形勢,需要有一種粘合劑把企業和全體員工凝聚在一起,產生共同的發展愿景。而我們的企業文化集中反映的就是企業及其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

2、我方提出的觀點中,以短短的24個字涵蓋了“銀行、股東、員工、客戶”四個利益群體和“服務、機制、理念、目標”四個層面。作為股份制銀行,資本投入就要追求資本回報,這是天經地義、亙古不變的真理;不提供規范服務,就難以留住客戶長駐;沒有客戶,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資本回報;沒有回報,銀行的整體目標、員工的個體目標就難以得到實現。在我方的觀點中,達到了“客戶、股東、員工、銀行、社會”五個不同利益群體的目標統一;而這五者的高度統一,正是我們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所在;

3、現在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而我方提出的觀點正是貫穿了“以人為本”的主線。其中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提供規范服務”就是以客戶為本,千方百計為客戶提供安全、優質、高效、快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其二,“實現自我價值”是以職工為本,現在我行為職工搭建了廣闊的施展才能的平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企業也得到了發展。在過去的2005年,我行各項制度的實施,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我們棗強支行新增存款萬元,人均存款萬元,人均實現利潤萬元。這些數字不正是我方所闡述的企業文化所起到的現實性的作用嗎?

由此可見,我方提出的企業文化的核心并不是平地生根,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我行作為現代化銀行實踐的結晶。對方辯友,難道你們還有拋開現實的理論嗎?

反方一辯:

主持人、對方辯友、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辯論會!

我方認為:“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這四句話,如果用來作為我行內部的一個口號還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它作為我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顯然是不夠妥當的。首先,它涵蓋的內容不夠全面;其次,用詞不夠準確,缺乏人文主義色彩。

我們認為其不夠全面的理由主要有三點:

1、在大力構建和諧社會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主要倡導的就是以人為本,讓人人都能享受到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而這四句話把“追求回報、效率優先”作為核心詞,總讓人感覺與和諧社會不合節拍。咱們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一個“和”字,所謂“家和萬事興”,有和諧才有發展;有共享成果才有社會主義新農村、新明天,才能氣順心也甜。作為國家控股的大企業,我們應該積極弘揚這一主旋律,并把其思想內涵寫進我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真正突出“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比如可以設計為:“中行—我們大家的共享樂園”等等諸如此類;

2、誠信乃立業之本,誠信乃興商之道。想必大家對中央一臺剛剛熱播過的《喬家大院》記憶深刻吧?晉商之道之所以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其根本就在于它講究的就是“誠信”二字。“在商言商”本無可厚非,可如果不以誠信為首,最終將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作為有近百年歷史的大銀行,而今又面臨上市,首當其沖應把“誠信”作為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并把它列為自己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因為它正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有力的支撐和保證;

3、作為國家控股的大型企業,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堅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以真情回報社會為己任。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國家發展了,企業才能更加壯大;只片面追求資本回報,不講奉獻社會,企業就不會順利走上后續發展之路。

另外,對這四句話中的幾個用詞,我不知對方辯友仔細推敲過沒有?比如“追求資本回報”中“資本”一詞,讓人感覺人文氣息少了點,而且市場經濟的含義或韻味太濃了點。毋庸諱言,“追求資本回報”應該說是我行經營的最終目標之一,我行控股股東是國家,絕大部分利潤上繳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造福億萬人民;而“資本”一詞不能全面反映上述內容,不夠準確;再有,這四句話行業特點不明顯,不利于傳播。

可以說,企業文化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則是一種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企業的精髓所在。而單從這四句話上反映不出我行的經營特色,不利于廣大客戶認可和輿論傳播,所以我方認為:這四句話如果用來作為我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是片面的、不夠準確的。

謝謝大家!

★攻辯階段

正方二辯提問

請問對方二辯:

1,現在你的工資收入每年是增長還是下降?答:增長。

2,還滿意嗎?答:還行。

3,你認為這和企業的整體效益有沒有關系?答:當然有。

4,那么企業如果不追求資本回報,會給你帶來理想收入嗎?

答:應該不會。但切莫忘記,我行最大的股東是國家,絕大部分利潤上繳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最后還是回饋給社會,造福億萬人民,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分子。

反方二辯提問

請問對方二辯:

1,作為由國家控股的一家企業,是不是應該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呢?答:是的。

2,那么這是否與“追求資本回報”相矛盾呢?

答:中國銀行面臨著股改上市,將完全是一種市場化的運作。可以說,沒有資本回報就沒有股東投資;沒有股東投資就沒有銀行的發展。銀行都沒有了,何談“為人民服務”呢?

3,難道你能否認“追求資本回報”不是一種赤裸裸的金錢論嗎?

答:所謂“付出就應有回報”。“追求資本回報最大化”正是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顯著特征啊。難道你認為讓股東資金泥牛入海才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嗎?

正方三辯提問

請問對方三辯:

1,咱們職工是按勞取酬還是按績取酬?

答:是按績發放的。績效考核領先則收入高,反之則低。

2,哦?那看來是“鼓勵效率優先”嘍!這對你日常工作是否有促進作用呢?

答:有啊!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本來就提倡多勞多得嘛!

3,哎這位辯友,你不要偷換概念!付出勞動多,不一定收入高啊,付出勞動并不是磨洋工,還要講求效率!這才是我行正確的發展觀!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

答:那再講效率也勝不過股東啊,他們才是最大的贏家!是真正的“財主”。“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我們收益越高,他們也就賺的更多!

反方三辯提問

請問對方三辯:

1,在現實工作中,你對股東分紅是怎么看的?

答:很正常啊。現在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打破原來舊的模式。“追求資本回報”可以說擯棄的就是原來“兩高一低”、片面追求最大發展規模的粗放式經營,對我們員工來說,也更有了主心骨;

2,企業以“追求股東回報最大化”為發展目標,你怎樣能“實現自我價值”?

答:實現自我價值不一定滯留在物質和金錢方面,更應體現在精神追求上;況且股東比我們付出了更多努力,不止于投資,還有管理,無一不包含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股東與我們同風雨共患難,我們只有更加努力,謀求共同發展才有價值體現,這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正方一辯攻辯小結

在以上攻辯中,對方二辯對我方“追求資本回報”的觀點沒有提出否認,這很顯然是對我方的支持與認同,我們表示感謝!通過二辯的回答呢,我們也可以看出:“追求資本回報”確實給他帶來了收益,這一觀點正在其現實生活中被實踐著。

其實我非常欣賞對方三辯的思想境界,“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我們向你致敬!因為首先你肯定了“自我價值”,然后對“資本回報”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正如對方二辯剛才所提到的:我行最大的股東是國家,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了,祖國母親的笑容才更加燦爛啊!由此可見,正確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對人們的思想和境界具有多么大的潛移默化的感召力啊!同時也證明我方提出企業文化核心價值是多么的確切啊!

剛才對方辯友偷換了概念,我們說“鼓勵效率優先”,并不是倡導簡單機械的運作方式,職工也是我們大家庭中的一員啊,同樣需要與企業同生死共患難,出謀劃策共求發展,而不是簡單地接受和完成任務。當然,多勞多得沒有錯,但作為現代化的大型企業,這只是其一,我們更重視的是績效。這四句話準確定位了我行的運行機制及企業和職工個人的價值目標,全面準確定位了我行企業核心價值,為我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推動我行全面快速高效發展。謝謝大家!

反方一辯攻辯小結

各位好!在剛上場的發言中,我已經明確提出,“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這四句話,如果用來作為我行內部的一個口號還是可行的,因為這些內容畢竟是我行工作的幾個方面,但如果把它作為我行企業文化核心價值,作為一種理念,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偏頗和瑕疵。

“追求資本回報”是我行股改后謀求發展的一個目標,本也沒有錯,但把它堂而皇之地搬上輿論的最高臺,商業氣息明顯蓋過了我們一向倡導的人文理念,沒有兼顧大局,也與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不相吻合。

在建設有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今天,我們所倡導的是共同富裕,但我們更講求奉獻。“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應該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許多先進模范人物的“舍小家顧大家”、帶領人們共同前進共奔富裕的事跡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對方辯友簡單地把“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定義為我行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是非常不全面的,更不能從心底感化人、凝聚人。

我們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崇尚人文主義的關懷,更追求共謀利益。難道中國如此燦爛的文化、如此優美的語言積淀竟提煉不出更具人文色彩、更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嗎?商業味十足的四句話怎么能打動廣大客戶以及全體員工的心,又何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呢?

★自由辯論階段

正方二辯:

對方一辯的陳述中,提到了“追求回報、效率優先與我們和諧社會不合節拍”,我不知道你們對“和諧”是怎樣一個理解?和諧的目的是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生產力”,不追求資本回報,不鼓勵效率優先,企業就沒有了活力,沒有了創新,更談不上發展。可發展不正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和諧嗎?難道你能說發展與和諧不合拍嗎?

反方二辯:

黨中央明確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讓人人都享受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成果”。你方提出的“追求資本回報”是針對股東而言的,把股東利益放在了第一位;“鼓勵效率優先”強調的是一切發展圍繞效益轉。股改上市后,是以“為股東提供資本回報”為目標,而不是以“共享成果”為目標,這又怎能美其名曰“共享”呢?

正方三辯:

對方在開場的陳述中不是已經提到了嗎:“我行的控股股東是國家,絕大部分利潤上繳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造福億萬人民”,既然我行的控股股東是國家,那么我們“追求資本回報”,除了“回報”我行認股股東外,更多的難道不是為了“回報”國家、造福億萬人民嗎?而你也正是其中一員啊!難道這不是“成果共享”嗎?難道這就不和諧了嗎?

反方四辯:

我們并沒有否認“追求資本回報”是回報國家,而是說這句話不能完全、準確地表達回報國家的含義,特別是“資本”一詞使用不夠恰當。既然對方辯友也贊同我方闡述的“上繳利潤由國家統籌安排,造福億萬人民”的內涵,那何不突出國家,突出人民呢?比如可以改為“維護國家利益”或直接改為“造福億萬人民”,豈不更容易讓人接受嗎?

正方四辯:

對方辯友,看來你對“追求資本回報”的理解還不夠透徹,這說明你對我們企業運行機制和價值目標的認識還不夠充分。試想一下,面臨著股改上市,如果沒有一個目標、沒有一套相應的運行機制來適應市場、操控市場,企業這個大盤運轉不起來,我們就如那一顆顆守盤的棋子,縱然千軍萬馬、一身絕技又奈何呢?相反,有了資本回報,我們的企業才能如沐春風,步步春風得意,處處春意盎然。也只有這樣,你方提出的“中行——我們大家的共享樂園”才能變成美好的現實啊!

反方三辯:

我們提出的“中行——我們大家的共享樂園”講的就是一個共贏。因為共享成果、共同富裕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而“追求資本回報”首先受益的是股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階段目標。把它作為企業文化核心價值顯然是片面的,不合大節拍的!

正方一辯:

那么請問對方辯友,我們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還有哪三句話您能夠說出來嗎?

反方二辯:

“提供規范服務、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

正方一辯:

很好!那么我再問一句,我們這四句話是不是做到了以人為主線,即“以人為本”?

反方一辯:

我認為沒有!你們突出的是“回報”,講的是“效率”啊!

正方一辯: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那“回報”和“效率”的主體是誰?你不能只從字面上這樣理解吧?并且從字面上看這四句話一句一個內容,但它們是緊緊關聯,又互為因果的。用“提供規范服務”的承諾去吸引人,讓客戶感受中行;用“追求資本回報”的目標去鼓舞人,讓股東選擇中行;用“鼓勵效率優先”的機制導向去激勵人,用“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去凝聚人,讓員工扎根中行,更好地服務社會,最后實現客戶、股東、員工、銀行、社會五者共贏。可見,其出發點是人,落腳點也是人,是以人為細胞的社會、國家,其間貫穿的就是以人為本的主線,并把人本觀、業績觀、發展觀巧妙融合在了一起,你怎能說這不是“以人為本”?又怎么說這不是共贏呢?

反方一辯:

我們承認這其中飽含人的因素,因為“事在人為”嘛。但客戶、股東、員工、銀行、社會是五個不同利益的群體,要實現共贏,只有把股東及員工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客戶利益及中行的整體目標緊緊連在一起,才能風正心齊,牢牢抓住市場這只看不見的大手,讓它為國家為社會發揮效益。在以前,我們講“大河有水小河滿”;而現在,要想真正實現共贏,還要講“小河有水大河滿”啊!(時間到)

★總結陳詞

反方四辯:

主持人、對方辯友、各位同事,今天我們共聚一堂探討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的話題,在我們中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心里也為中行有如此明智的高層管理者而歡欣鼓舞。中行要想成為長盛不衰的金融集團,就必須具備有其深刻行業“烙印”和特殊內涵的企業文化。我方認為,不管如何表述,中國銀行的百年歷程已經蘊育了卓越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準確、精煉、生動、形象地把它表述出來。

“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這四句話,我方認為不夠全面,特別是幾個關鍵用詞欠妥帖,商業味十足,缺乏人文關懷,并且缺乏節奏感,不利于非常迅速地進入公眾的腦海。

對方辯友所說的“規范服務”,只是為“提供服務”規定了一個尺度,而并沒有亮明自己對客戶的觀點。我方認為,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立足點,是立業之本、興商之道,中行作為商業化的國家大型金融集團,更應當把“誠信”列為企業文化核心價值。

對方辯友認為“鼓勵效率優先”體現了一種新型管理機制,是以“以人為本”為主線的,但我方認為這一觀點背離了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多一份人文主義的關懷,企業不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嗎?

對方辯友認為“追求資本回報”是具有鮮明的股份制銀行特點的一種全新經營理念。但以追求效益為發展目標必將把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這一社會主義的根本宗旨淡漠甚至擯棄,與我們所要追求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更是格格不入。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如此缺乏人文關懷的詞句呢?象海爾公司的“真誠到永遠”,深情感人,朗朗上口,便于傳誦,多么的有親和力、感召力!對內凝聚了人心,對外又宣傳了自己。我們所總結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也應該是這樣。

我方認為,對方提出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中的“規范服務、資本回報、效率優先”等關鍵詞語專業性太強,商業味過濃,讀上去生硬、缺乏親和力,不易與員工產生交流,更不易被廣大客戶所接受;應該選用更加凝煉易懂,有親和力感召力的語言進行表述,并主要突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多一點理想主義和人文主義,真正體現出現代化大企業的含蓄與關懷、豪邁與風采,而不是如此這般的片面與直白!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正方四辯:

同志們,在中行上市之際,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的提出對我行實施現代化管理、不斷發展壯大有著深遠的意義。“文化如水,潤物無聲”,優秀的金融企業文化,它為客戶提供的無聲的服務語言,為員工樹立的是有形的價值目標,更是鼓舞員工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無聲召喚。

“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貫穿了“以人為本、突出效益”的理念。既對已有成功經驗進行了提煉、升華,同時又立足長遠、放眼未來,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是經得起實踐檢驗和理論推敲的。

對方辯友在辯論中犯了以下三點錯誤:

1、當前所處形勢估計不足。我們是商業化銀行,是即將上市的公司,“追求資本回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經營理念,如果只是墨守成規,只能被時代的洪流所擯棄。試想,一個破產的企業只會給國家給社會帶來下崗職工、巨額債務這些沉重的負擔,而我們最大限度地追求資本回報就是最大限度地為社會、為國家聚財,為億萬人民造福。

2、對規范服務的問題認識深度不夠。誠信是經營之本,我們所提出的規范服務,包括行為的規范和服務的規范,一方面是向客戶提供合規合法的服務,另一方面是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快服務產品、手段、方式的創新,千方百計為客戶提供安全、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不正是將誠信經營更加具體化、明確化嗎?

3、對方辯友認為“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是和共享企業繁榮相悖的,難道吃大鍋飯就能體現公平嗎?

同志們,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真理是經得住實踐檢驗的。我們認為,以“提供規范服務、追求資本回報、鼓勵效率優先、實現自我價值”作為企業文化核心價值可以實現客戶、股東、員工、銀行、社會五個不同利益群體的目標統一,用“提供規范服務”的承諾去吸引人,讓客戶感受中行;用“追求資本回報”的目標去鼓舞人,讓股東選擇中行;用“鼓勵效率優先”的機制導向去激勵人,用“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去凝聚人,讓員工扎根中行,更好地服務社會,最后實現客戶、股東、員工、銀行、社會五者共贏。最終達到全行齊心,共謀發展的目的。我們堅信:有這么好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做指南,加上上下齊心共同努力,我們中行的明天將更加輝煌燦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