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口語交際的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3-27 07:44:00
導語:淺談小學口語交際的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有史以來,人類就十分重視語言交流的作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法國的散文大師米謝爾•蒙田也曾說過“磨練自己的頭腦,和他人相互切磋交流,是十分有益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際交往是社會的主要活動,而語言正是人與人之間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基本手段。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進入大協作的時代。人與人間的橫向聯系大大增加,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個人不僅要具備基礎的科學文化素質及健康的體魄,而且更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高度的創新與協作精神。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綜合素質”而且學會與人溝通交往,我們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正像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則要靠人際關系和他做人處事的能力.”①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頻繁的人際交往活動中,口語作為生活中基礎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利用電話代替書信,成為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信息工具。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都在利用面試談話代替書面考察,作為評價個人能力,檢測實際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以聽說為主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實踐證明,口語交際能力差會導致交往能力,組織能力,應變能力都不高。相反,口語交際能力強,其智力水平相應高些,適應新環境的速度也快些,對新時代新生活也就更充滿信心。因此,口語交際能力對個人“綜合素質”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各界教育工作者的肯定與重視。
本著“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碑敶逃摹八拇笾е钡囊蟆"诎凑铡敖逃嫦蚴澜?,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庇袝r代特色的教育方針,從“培養學生的終身需要及和諧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語言素質”的高度出發。我們欣喜看到,從1992年在《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出“聽說與說話教學”,到2000年在修訂的大綱中將其改稱為“口語交際”。再到2003年新版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口語交際教學”做出的一系列完整表述。這種做法不僅是為了變更提法,而更重要的是賦予它新的教學內涵。從這我們可以深切的體會到,語文教學體系中口語交際教學,所具有的價值功能,與所起的實效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視和肯定。做為一名小學教師深感上好口語交際的重要性。本著多年的教學經驗,現對口語交際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談談自已的看法。
二、口語交際現狀
(一)重書面,輕口語由于受傳統語文“重書面,輕口語”的束縛,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這一新型課程認識不夠。大多數教師是課緊就不上,課松就大家自由談談,不做精心的教學設計,教學無目標,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鍛煉,使口語交際課如同虛設。
(二)重說話,輕交流口語交際課除了具備聽話,說話的能力,還要有交往的能力,待人處事的能力,可是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口語交際課上成了過去的聽話說話課,指導學生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怎么說。課上只是個別活躍的學生滔滔不絕,成了課上的主角,部分學生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和自己無關,在一旁看熱鬧,或開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動。
(三)重甄別,輕鼓勵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是強調好與壞,優與劣,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愛與鼓勵,使課堂缺少民主和和諧的氛圍,部分學生由于緊張,膽小不敢發言,使課堂變得死氣沉沉。
(四)重程序,輕情境“只有心理產生需要時,學生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課堂教學,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③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墒钦n上有些教師只是按口語交際的要求讓大家說一說,討論討論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節的口語課,而不去認真和學生共同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使學生上每一節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對每次口語交際都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口語交際及其特點
口語交際是一種聽者與說者間雙向互動的結果,參與者可以在“聽話”與“說話”之間穿插進行,隨時轉換角色,進而實現語言與情感的相互溝通與交流。“口語交際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口語交際實踐訓練,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技能,養成口語交往相關的良好習慣及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等。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語交際區別于“聽說訓練”的根本不同在于它的交際性,實踐性。
交際性即指“口語交際”的雙方互動過程,指人們通過口語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是工具,交際是目的,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人際交往。它和意識一樣“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而且兒童的語言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人們言語交際中,在認知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苯浑H能力不只是一般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除了聽話、說話這個基本能力外,還有與別人交流能力,待人處事能力。
口語交際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一系列口語交際的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掌握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實踐,新大綱也明確提出了實踐性的要求,實踐是任何能力形成的基礎,言語也不例外,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實踐性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多方面加以訓練,讓學生充分體驗實際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四、口語交際的策略
(一)營造和諧,增強交際動力
1、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生天真活潑、愛說、愛動,但是要當眾說話時,心里不免會緊張,但他們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欲,迫切期望人們承認他們的存在,如果教師不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將口語交際成人化、模式化,學生則可能產生畏懼心理,害怕說話,不敢與人交往。作為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促使學生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發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發展的潛在可能,要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比如“你說的真好!”“你真勇敢,同學們都得向你學習。”“下次老師還想聽你的發言?!苯處熯€要放下架子,可以做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
2、營造一個輕松、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無端指責,那么有幾個學生能順利的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后一絲勇氣都消失了,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二)創設情境,激發交際興趣
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這是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途徑,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的情境實踐中培養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我們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因為與實際生活相符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變得高漲起來,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激發出來,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加或持續,他們就會帶著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的體驗。
1、實物創設情境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如“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這節口語交際課上,讓學生把家中能帶來的小動物帶到課堂上,通過親密的接觸與觀察,學生能積極比較全面地、生動地、準確地介紹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2、語言描繪情境教師用富有感染的語言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使他們積極主動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鳴點,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情。如“交流一下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這一節口語課時,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學生簡明扼要地介紹各大自然奇觀,把學生帶到奇特的自然景觀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靈感,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3、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現在電腦走進了課堂,動聽的音樂,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學生的興趣空前濃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說”的興趣,進行說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如“向游人介紹家鄉的風景或名勝”這一口語課時,讓學生邊觀看家鄉風景的課件,邊配上自己的解說詞,這樣“小游客”隨著“導游”一起游覽家鄉的風景。
4、學生表演創設情境在口語訓練中如果加上學生的肢體語言,由靜到動,模擬出交際內容的情境,就更能激發學生興趣。如“看望生病的同學”這節口語課,我首先和兩名同學事先創設A同學看望B同學的情境,上課時表演給同學看,讓同學們辨一辨言語行為做的是否得當,這樣就把學生帶入到了這節課的情境中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同學們紛紛發言說:要有禮貌、不要大聲喧嘩、走路要輕、對生病的同學說一些關心鼓勵問候祝福的話。然后按學生提出的修改意見,大家分組演練,評一評。在大家已經初步學會怎樣看望生病同學的基礎上,我又給學生設置了第二個情境,C同學得知A要去看望B,就讓A稍去自己對B的問候。在這個情境里讓學生學會傾聽,C對A說了什么,學會轉述,看誰能轉述得清楚明白,然后讓同學們把兩個情境連起來演一演,再評一評。課外拓展延伸,把我們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去,比如看望生病中的親人或者是朋友。
5、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活水源泉,所以口語交際訓練要創設多種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生動有趣。如創設“打電話”、“問路”、“做客”等情境,學生在這些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如何與人交流,豐富了生活經歷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趣,培養了學生交際的主動性。
(三)實現互動,提供交際機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谡Z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因此,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實現課演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
1、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口語交際的參與者,在口語交際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們平等對話,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和學生共同討論、交流,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這樣有利于和諧氣氛的營造,學生可以無拘無束的暢所欲言。
2、生生互動這是一種更為廣泛的互動方式,便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具體來說,可以有這些形式:組內交流、組間交流、全班交流。如在“講報、評報”這節口語課中,首先是師生互動、了解小報。我以講講報名、談談設計、說說在辦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如何克服的等話題與學生交際。通過教師的傾聽、談話交流,神情的驚訝、贊許,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民主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接著組內交流、推薦小報。組內學生可以依據報的內容、設計、字跡等方面商量評比出最佳小報,共同合做圍繞報的特點、辦報中的感受等方面做好推薦準備。組間交流、宣傳小報。各組把選出的最佳小報向鄰組推薦,被推薦的小報作者回答別組同學的提問。全班交流、評說小報。全班同學根據推出的最佳小報紛紛評說,當一個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時,老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發表看法、贊同、補充或提出不同的見解,使全班學生都在自由地參與交流。最后評出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新獎、最佳內容獎。
3、師生環境互動充分利用環境,靈活開展好口語交際。如再上“當小記者”這節口語公開課時“小記者”們不但把學生和老師做為了采訪對象,而且也把來賓做為了被采訪的對象,使互動充滿整個課堂。
(四)拓展實踐,強化交際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學時要注意課內外的溝通,學科間的融合,盡可能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空間,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用,學用結合。所以口語交際不能只局限于課堂,還應讓它走出課堂輻射校園生活,并走向社會,成為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做為教師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設這樣的實踐活動。
1、校園交往實踐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交往空間。學生之間由于年齡相仿,又長期在一起生活學習,有著相似的經歷和興趣,彼此無距離感,交往起來更容易,如在游戲中交往,在采訪中交往,在尋求幫助中交往、在活動中交往等實踐活動的鍛煉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家庭交往實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教育資源。學生在家里可以完全放松的和自己的親人交流,這樣就更能有助于口語能力的提高。如建議學生將課堂上討論的話題回家講給爸媽聽,并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回到課堂上交流。如“演講”這節口語課,我先讓學生講給自己的父母聽,聽取家長的修改意見,然后再到課上演講。如“怎樣保護環境”這節口語課中,我讓學生向家長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和家長共同制定一個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的計劃。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避免了空談,教學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3、社會交往實踐社會是實施“口語訓練”的無邊課堂,教師應該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包括考察活動,如組織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服務活動,如組織慰問,做好事等活動。加強學生與社會的交往,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使他們以每一次社會交往實踐中都會產生新的啟迪,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
上好口語交際課,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教會學生學會語言積累,課前收集資料做好口語交際的準備,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與交流。
加強口語交際能力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要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樣的,途徑也是各不相同的只要教育工作者認真分析學生的現狀,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從平時的教學單元著手,多給他鼓勵,多讓他們有獲得成功喜悅的機會,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定會得到逐步的提高,也定會對他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