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項行動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18 09:19:00
導語:環保專項行動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經市政府同意,今天召開全市環境執法工作暨環保專項行動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關于環境執法工作和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系列會議精神,部署我市環保專項行動工作,剛才建明同志對全市環境執法暨環保專項行動講了很好的貫徹意見,市監察局、發改委等七個部門就如何在環境保護中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提交了書面發言,請大家認真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正視問題,面對差距,增強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市境內的沱江、嘉陵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業結構調整、優化城市發展環境等環保重點工作,認真按照“三個整治,一個確保”,即整治工業污染源、城市污染源、農村污染源,確保人民飲用水安全的要求,開展了對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廢水、煙塵、噪聲、固體廢物的污染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工作,使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一是以掛牌整治為手段,加強工業污染源整治。近3年全市先后整治重點排污企業101家,有效遏制了工業污染勢頭;二是以創建衛生模范城市為載體,加強城市污染源整治。目前市區已建成污水處理廠1座,全市建成垃圾處理場4座,市區污水處理率達到73.17%,全市的出境斷面水質有了顯著的改善;三是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強農村污染源整治。抓了5條重點小流域治理,開展了農村小集鎮生活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目前,全市已有51個建制鄉鎮制定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飲用水源保護得到加強;四是以環境監察監測能力建設為重點,環境監管能力大大提高。截止目前,全市7個環境監察機構,5個環境監察站都相應達到了標準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全市22家重點排污單位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控系統23臺。同時,不斷強化環境現場執法,通過連續三年開展的環保專項行動,有力地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權益。僅2005年現場監督檢查2840余人次,查處環境違規案件22起。排污費征收也逐年增加,2005年全市征收入庫1872萬元,全部用于治污,用于企業。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上下一心,關心支持環境保護工作的結果,是環保戰線的同志們艱苦努力工作的結果。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必須正視存在的突出問題。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環境執法工作形勢嚴峻:
一是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仍然停留于一般號召和一般要求。只強調加快發展,追求經濟增長,急功近利思想在個別地區依然存在;不考慮環境容量、總量狀況,降低環保“門檻”招商引資,制定“土政策”干擾環境執法,個別甚至成為違法企業的“保護傘”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環境執法工作,使環境執法監管不能有效到位,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不利于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結構性污染仍然嚴重,環境執法監管的難度大。個別地方“兩緩慢,兩突出”的現象比較嚴重。即產業結構調整緩慢,新型工業化進程緩慢,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突出,產業結構性污染突出。有的地方“十五小”和“新五小”死灰復燃,已經達標的企業污染反彈嚴重,有的地方對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禁而不止。這些問題致使環境執法監管應接不暇,處于老帳未還,新帳又欠的被動應付局面。
三是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環境執法壓力大。近年來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已超過環境承載能力,廢氣排放2005年比2000年增加12.4%,廢水排放2005年比2000年增加6.9%,固體廢棄物排放2005年比2000年增加66.8%。境內干流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加之縣、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能得到徹底處理,致使我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工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沒有得到及時有效處置,全市工業結構性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和個別區域大氣污染使經濟發展與污染物總量控制的矛盾突出。
四是突發性環境事件進入高發期,環境監管與環境應急面臨嚴峻考驗。近年來,我市已經發生了幾起影響較大的環境安全事件。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漢萬福磷肥有限公司發生的水污染事件,雖然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置,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對環境應急事件的處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五是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環境執法工作責任大。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市人民群眾在充分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對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關注。2005年全市環保部門受理公眾投訴環境事件多達1670件,其中市環保局直接受理達1100件。近年來,因環境污染等問題誘發的矛盾糾紛逐年增加,由此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了較大沖擊,環保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二、提高環境執法水平,強化環境執法監管
執法監管是法律賦予環保部門的工作職責,我們必須從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高度認真履行法律的規定,強化環境監管。當前,需要著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在提高環境執法水平上下功夫。環境形勢越嚴峻,依法行政越重要;依法行政越落實,環保工作越加強。隨著人民群眾環境法律意識和環境效益觀念的不斷增強,全社會對環境保護領域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環境保護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環保戰線的同志們要始終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一要吃透法律精神。要自覺做到學法、知法、懂法,使我們真正成為環保執法監管的行家里手。二要堅持嚴格執法。對環境執法對象,要看準盯緊、抓實扭住、動真逗硬,絕不能隨心所欲、濫用職權、褻瀆法律,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使環境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三要善于執法。環保問題,敏感而復雜,涉及歷史與現時,處置不當,事與愿違。我們一方面要敢于執法,敢于講真話、實話,堅持逗硬;另一方面,要講究方式與方法,服從整體利益,顧全大局,注重穩定,善于執法。方式方法關系重大,關乎執法的實效,不能因工作方式不當,激化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
(二)在強化領導上下功夫。加強領導,是推進環境執法工作的根本保證。要進一步強化屬地化管理,明確環境執法的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負責一級。各級政府要將環境執法工作和環保專項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有利于環境執法的政策措施。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聯席會議的作用,定期研究解決環境執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市環保局要切實負起行業管理的責任,對下級環境執法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保持步調統一,政令暢通,形成合力,增強全系統環境執法的執行力。
(三)在責任追究上下功夫。今年2月20日,國家監察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頒布了《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追究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責任的專門規章,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企業各類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和量化標準作了明確規定,它的公布實施,使以往環境執法以處罰為主的方式、觀念正在逐步向處罰、處分相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轉變。希望大家認真組織學習,把涉及到的有關目標明確,把精神和要求吃透,真正做到行政責任追究“對號入座”,落實到位。凡是政府、部門、企業不作為的,必須按照暫行規定及時處理。在環境執法監管的問題上,決不允許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決不允許相互推諉、相互拆臺、相互詆毀,決不允許漏報、誤報、遲報、瞞報環境違法案件。要通過聯合查處一批環境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件,推動一批老大難問題的解決。
(四)在聯動機制上下功夫。環境執法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單靠環保部門孤軍作戰是不行的,需要各級各部門上下一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為此,我們要認真總結聯動工作經驗,建立完善聯動的運行機制,不斷創新聯動的工作方式,在全市范圍內,形成“多管齊下,多方聯動,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環境執法監管格局。一是建立健全縱向聯動機制。上下級政府之間、上下級部門之間,是環保執法監管的主渠道,要暢通“主干線”。二是建立健全橫向聯動機制。各級部門之間、各企業之間,要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力度,暢通信息渠道,密切配合,形成“執法全鏈”。三是建立健全“廣角聯動”機制。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時段廣泛地開展環境執法聯動,增強環保部門執法監管的社會性和環保部門執法監管的有效性。四是建立健全案件移送機制。對各種環境違法案件,要分類建檔立案,分別提交辦理,做到即案即結。在這次專項行動中,經濟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應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工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違法排污企業注銷營業執照,對無照經營的違法排污企業依法取締。監察部門負責對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的環境行為進行監察,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各區、鄉鎮政府引進的違法企業和出臺的“土政策”予以糾正。司法部門負責組織環保法制的宣傳與教育活動,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對群眾維護環境權益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督促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以防止或減少因生產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電力部門要按照整頓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要求,對取締關停的違法企業采取停供生產用電等強制關停措施。
(五)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環境監管水平的高與低,關鍵取決其效能的好與差。提高環境執法監管效能,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全面推進這一“工程”,依據是法律,核心是執法,關鍵在落實。第一,在環境執法能力建設上抓落實。各縣(市、區)政府要抓住強化環境執法能力建設這個根本和關鍵,增加環保投入、健全環保機構、建好環保隊伍,強化環境執法能力。環保部門要切實加強隊伍管理和行風建設,遵守環保系統“六條禁令”,嚴格執行環境監察“六不準”。要不斷提高執法業務水平,加強環保和法律知識專業培訓,將懂專業、熱愛環保工作的年輕人吸引充實到環境監察執法一線工作。第二,在環境執法上抓落實。要廣泛開展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強化全民環保法律意識。環保部門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強化執法主體地位。第三,在完善環保社會監督機制上抓落實。要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污染治理情況,及時公布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查處結果,進一步建立完善污染有獎舉報、環境聽證等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制度,依靠新聞媒體等手段拓展環保的社會監督渠道。
(六)在建立健全環境應急預警體系,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上下功夫。要對重點污染源實行嚴格監管;要盡快制定和完善政府及部門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督促企業結合各自情況制定環境應急預案;要加緊環境應急法規、技術規范和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強化環境應急的基礎性工作;要加緊組織應急培訓與演練,開展多元化的應急培訓,增強應急管理意識,提高應急指揮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抓好專項行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今年環保專項行動要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安全問題為主線,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集中整治:
(一)加強對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進行集中整治。目前,全市5條重點小流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個別河流污染嚴重,部分農村飲用水不合格,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任務十分繁重。城市飲用水源地河流原水也潛伏著危險。因此,要把飲用水源保護作為民心工程切實抓緊抓好。
(二)加強對各類工業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環境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要堅決糾正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對未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擅自開工建設或者擅自投產的企業,一律責令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對建有污水處理設施但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其停產整治或依法關閉。對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轉、排放污染物超過標準的,責令恢復正常使用或者限期重新安裝使用;屬于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和設備,一律按規定淘汰;對私設排污管線或者污染防治設施未經環保部門驗收的企業,一經發現立即停產整治;對未按規定安裝在線污染自動監控設施的重點工業污染源,以及未按規定設立排污口標識的企業,要限期整改;對故意超標排放、弄虛作假和屢查屢犯或者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違法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從嚴處罰,并依法追究企業法人的責任,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嚴肅查處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的違法建設項目。重點對化工、冶煉、造紙、釀造、印染、公路等行業的建設項目(包括在建和已運營公路)執行環保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建設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環保“三同時”監管和驗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未經環保部門審批的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依法查處,并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告。對未按規定申請環保“三同時”驗收,長期以試生產名義違法排污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治。
(四)對全市18家省掛牌整治企業和12家市掛牌治理企業進行檢查。根據省政府規定,今年的掛牌企業必須在10月31日前完成治理任務。這次專項行動,要把掛牌企業治理情況作為督查的重點,對逾期未完成治理的一律停產治理,治理無望的予以關閉。環保部門要優先對整治企業安排環保資金,幫助企業完成治理任務。
- 上一篇:德育與心育的關系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高校德育學分制實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