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
時間:2022-12-22 08:57:00
導語:學校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下發以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認真學習《意見》,充分認識到做好青少年衛生工作、增進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和國家未來的長遠大計。衛生部下發了《衛生部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通知》,貫徹落實《意見》中對學校衛生工作提出的各項要求。
近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級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在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加大學校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力度。
近年來,各級衛生、教育部門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組織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較好地遏制了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傳播和蔓延。從20*年起,衛生部、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須設立專(兼)職疫情報告人,負責報告學校傳染病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0*年衛生部先后會同教育部對部分省份學校衛生工作進行了檢查,重點檢查各級各類疾控機構對學校的指導情況、落實傳染病防控措施、設置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等情況,發現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學校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取得良好進展,已有部分地區衛生與教育部門共同下發了查驗接種證實施方案,明確分工和要求,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有效處置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各級衛生部門指導學校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提高報告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接到報告后及時趕赴現場,指導、幫助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20*年與20*年相比,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有所下降。
三、加強青少年營養指導,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營養干預措施。
20*年起衛生部建立了“貧困地區6歲以下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相關危險因素的監測及數據信息系統”,對于了解我國貧困地區6歲以下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及變化趨勢、及時反饋兒童營養與健康問題、分析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相關危險因素起到積極的作用,并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衛生部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在西部地區實施強化面粉、鐵強化醬油等項目,以降低學生蛋白質營養不良和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同時注意解決城市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問題。
四、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
衛生部會同教育部、財政部制定了《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規范各地中小學校的衛生保健管理。制定了中小學校衛生(保健)室建設基本標準,明確了中小學校衛生(保健)室的設置標準、承擔的功能任務、衛生人員配備、醫療設施與設備配置等。衛生部會同教育部制定下發了《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要求每年對在校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立學生健康檔案,還對中小學生健康體檢項目和評價作出了要求,明確了學生健康體檢機構資質并對體檢的經費管理和培訓、考核提出了要求。
五、學校衛生監督工作扎實開展。
20*年3月,衛生部會同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學校衛生專項檢查工作,重點對學校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及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同年12月,衛生部聯合教育部組成兩個督查組,分別對安徽、山東、湖南、青海等4個省學校衛生專項檢查工作進行了督查,共檢查了55所學校衛生工作情況。
專項檢查開展期間,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教育部門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取得了積極成效,學校積極落實各項措施,不斷加大投入,衛生設施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學校衛生工作得到了加強。一是各地全面落實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積極推行食品衛生監督公示制度,加強學校餐飲衛生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原料進貨索證制度和餐飲具消毒管理制度基本落實到位;二是重視飲用水衛生,設置專兼職人員對飲用水衛生進行管理,建立了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各項措施,飲用水安全水平得到了提高;三是積極貫徹執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落實晨午檢制度和疫情報告制度,學校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在學校衛生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學校衛生工作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部分學校食堂設施設備還比較落后,學校自備供水和二次供水防護措施不到位,消毒和檢測工作不符合要求,農村學校飲用水合格率較低。在全國10個省(區)進行的“農村學校水與環境衛生設施及學生寄生蟲感染情況”抽樣調查顯示,學校供水和廁所等設施簡陋、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與學生的寄生蟲病高感染率有關;許多學校缺乏相應的衛生保健人員或現有人員業務能力較低,傳染病、寄生蟲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能力比較薄弱甚至還存在盲區、盲點。學校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占所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比例仍然較高,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比例較高。許多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學校衛生科室人員職能縮水,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傳染病報告、新生入學免疫接種查驗、健康教育等學校衛生日常工作技術支持能力下降,也影響到學校衛生工作的有效、及時開展;部分地區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沒有全面展開或存在分工不明、責任不清等問題。學校衛生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完成《意見》提出的各項指標仍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
學校衛生工作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各級衛生部門的同志們一定要深刻理解做好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按照中共中央7號文件和這次會議的精神和要求,進一步配合教育部門切實加強中小學學校衛生工作。
一、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各級衛生部門要密切配合本級教育部門,認真指導轄區內學校做好傳染病預防、疫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切實承擔轄區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指導和檢查工作,切實落實好各項傳染病防控措施。與教育部門進一步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各地的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發現未依照國家免疫規劃受種的兒童督促其及時補種,提高學生免疫水平,保護兒童青少年身體健康。
二、有效處置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幫助學校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提高報告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指導學校制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一旦收到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要及時趕赴現場,指導、幫助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三、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為了強化學校衛生工作,減少飲用水污染及傳染病流行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衛生部將學校自建水廠衛生管理及學校、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列為國家飲用水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工作監督檢點,各地應全面深入地開展學校飲用水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工作。
四、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營養指導,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營養干預機制。根據營養監測的結果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提出改善學生營養狀況的針對性措施。
五、加強學校衛生監測和規范學生體檢工作。建立健全學生健康監測、行為危險因素監測、因病缺課監測、營養狀況、學校物質環境監測系統,選擇有代表性的學校和指標,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定期收集學生健康及相關信息。為學生體檢提供符合要求的場所,建立學生健康體檢結果報告書制度。
六、要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各級衛生部門要積極會同教育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全面加強對學生行為、心理衛生、營養衛生、用眼衛生、口腔衛生和個人衛生等健康基本知識教育的同時,深入開展傳染病預防、食品衛生與健康、環境衛生與健康、體育鍛煉與健康和青春期衛生的健康教育,還要開展傷害預防與安全、物質(包括精神物質)濫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技能教育。
七、各地積極引導農村中小學生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覆蓋全國所有農村地區,根據新農合制度的要求,農村居民要以戶為單位參加,請各級衛生部門積極引導農村中小學生隨家庭參加新農合,確保農村中小學生獲得基本醫療保障。
八、切實加強衛生部門與教育部門溝通和協作。各級衛生部門要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將學校衛生納入公共衛生體系,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監督指導,協助教育部門和學校組織開展學校有關人員衛生防病知識的培訓。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衛生工作的指導,相關人員要經常深入學校,為學校提供疾病預防控制、食品衛生、健康教育等技術支持。鄉鎮衛生院或負責公共衛生工作的機構,要安排人員經常深入本鄉(鎮)農村中小學校,為學校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務,協助學校落實各項衛生措施。
學校衛生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開拓奮進,扎實工作,繼續認真貫徹落實7號文件的有關要求。要充分估計促進和維護青少年健康工作的艱巨性和長遠性,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對青少年健康工作的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落實有關措施,全面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維護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教育局長在學校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交通局安全建設發展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