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院長座談會講話稿
時間:2022-09-03 04:30:00
導語:鄉鎮衛生院院長座談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全市衛生院院長座談會是經市衛生局黨委研究確定召開的,其目的就是在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給大家打打氣,鼓鼓勁,加加油,共同探討加快發展的途徑,以便使大家統一對當前形勢的認識,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求真務實,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爭創佳績,把我們的衛生院辦得更好一些,發展得更快一些,與農村廣大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更貼近一些,使衛生院真正成為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中心樞紐,為我們整個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于這次座談會,局里很重視,我看得也很重。先前,我曾就鄉鎮衛生院的現狀及發展作過一些調查,粗略地了解了一些情況,并且約請部分熟悉衛生院工作的同志圍繞衛生院的發展相互交流了看法,前幾天,局里又專門組織部分縣區衛生局分管領導,由市局馮峰副局長帶隊到南方一些搞得比較紅火的鄉鎮衛生院進行參觀考察,在經過比較、篩選之后,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又總結了我市一些好的典型。
上午,我們先請省衛生廳基婦處韓東副處長從宏觀的角度為大家作了輔導報告,使同志們對中央有關農村衛生工作現行政策有了清楚的了解,對下步加快鄉鎮衛生院發展增強了信心。大家反映,多少年沒受到這樣的高層次教育了,收獲很大。單縣終興等11個鄉鎮衛生院院長分別介紹了他們各自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他們的介紹盡管角度和側面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追求執著,自強不息不畏難,開拓創新求發展,業績都很顯著。他們是我市鄉鎮衛生院系統土生土長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實實在在,啟發性較強,可學、可看、可借鑒。這些單位的經驗是我們衛生系統的寶貴財富。下一步,我們要采取多種形式推廣這些經驗,使其發揚光大,在各衛生院生根、開花、結果,成為全市鄉鎮衛生院走出困境,加快發展的一大動力。
同志們處于基層第一線,工作環境不好,生活條件差,待遇又很低,為醫院的生存發展,為員工能吃上飯,日夜操勞,費心費神,舍小家,為大家;舍親情,為眾情;為事業的發展而拼搏,為百姓的健康而盡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可謂有功勞、有苦勞、有疲勞。大家在基層工作真不容易!對此,我代表市局黨委及市局全體同志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并通過你們向常年奮戰在農村基層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侯!
全市近200名鄉鎮衛生院長聚集一起,共商生存發展、圖強大計,這在我市以往不曾多見,機會難得。我想利用這次機會,講三個問題:
一、簡要通報市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以便上下溝通,加強市局與基層的聯系
今年4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衛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2005年度所要重點抓好的九項工作。會后,圍繞落實問題,市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實行局領導包縣區責任制、中心工作調度制、重點工作督查制、經常性工作匯報制等,使各項工作進展有條不紊,環環相扣,扎實推進,初顯成效。在整個工作的擺布上,市局有這樣一個總體思路,就是在不影響日常性工作的前提下,一個時期側重一個重點,集中精力思考,組織精干力量實施,如無非常特殊的情況,不推不拖,如期完成。按照這個思路,今年以來,我們突出抓了以下有一定影響力的工作:
一是4月份專題研究農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明確提出了全面提升農村衛生室服務能力的“六統一”建設標準。市局直接在開發區搞試點,6月28日,全市農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現場會在開發區如期舉行,從而拉開了全市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的序幕。目前,這項工作勢頭很好,有幾個縣區,特別是牡丹區進展較快,標準普遍達到要求。
二是5月份舉行紀念5·12護士節大型文藝演出。由于精心謀劃,加之衛生系統人才濟濟,我們這一臺節目的演出品位、演出水準和演出質量、演出效果,都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想,來自26個單位的400名醫護工作者演員,在市電視臺800平方米的演播大廳載歌載舞,以悅耳的歌曲、優美的舞姿謳歌和贊美白衣天使,實況錄像播出后,不僅給全市護士們獻上了一份珍貴的節日禮品,而且還給廣大觀眾奉獻了一份豐盛的娛樂大餐,收到很好的社會反響。市電視臺專司晚會演出的人士稱:以系統演出來看,衛生系統的這臺節目是近年來最好的。很長我們的士氣!
三是6月份組織萬名醫務工作者支援“三夏”。這是我們醫務工作者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農民群眾身體健康辦實事、做好事的具體行動。市局提出這個要求后,各級醫療機構,反響很積極,熱情很高,包括我們衛生院,都組織了精干的醫療小分隊,進村入戶,為群眾送醫送藥。市局還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衛生防病科普知識”,印制10萬份免費發給群眾。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活動期間,全市共下派醫務工作者11000人次,為群眾免費診療28萬人次,免費發放藥品價值28萬余元。我們的這一舉措,收到很好的社會正面效應。說句實實在在的話,為群眾免費送點藥、測測血壓、做做心電圖、講解些防病治病常識,對我們來說,是舉手之勞,不是多麻煩的事,可對于我們的農民群眾來說,實際意義可大不一般,他們把這些舉動看成是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心、愛護。由此可見,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我們衛生系統這個橋梁作用是多么重要。象這樣有利于黨、有利于政府、有利于群眾,又有利于我們衛生事業發展的事情,今后,我們不僅要在“三夏”、“三秋”等農忙季節搞,而且要作為拓寬業務面的經常性工作常年搞,并做到持之以恒,形成一種制度。
四是7月份全面啟動農村改廁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提到改善農村衛生環境問題時,特別強調要因地制宜地推進改水改廁,并明確提出,這既是廣大農民改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的一件大事,也是廣大農民提高文明程度、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務必堅持不懈地下大力氣抓好。市領導也很重視。5月24日,杜昌文市長到市衛生局調查研究時要求要全力推進農村改廁工作。6月11日,他又帶領相關人員專門到牡丹區靳樓村逐戶實地查看改廁情況,并明確提出爭取用三年的時間在全市基本完成改廁工作。為推動整個面上的改廁工作,市局確定在東明縣長興鄉董莊村搞試點。7月28日,全市農村改廁工作現場會在東明召開,拉開了全市農村改廁的序幕,之后,市局又舉辦了改廁技術培訓班,為各縣區下步大規模改廁培訓技術骨干。這項工作,以農村衛生室為帶頭示范點,正逐步全面展開。
五是8月份開展兩項較大的工作。①圍繞“一高一低”,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緩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造成目前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特別是看病貴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些把群眾看病貴原因全推到醫療機構的說法是片面的、不公平的。但從主觀上看,我們這個環節上也有很大的責任,群眾的反映,社會的輿論,在很多方面是對的、是符合實際的,我們應該承認,比如醫療費用過高、開方提成、藥品購銷吃回扣、濫檢查等,這些都加大了病人的醫療成本。基于此,市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明確提出,要圍繞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降低醫療費用,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緩解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問題。在經過反復調研和征詢方方面面意見的基礎上,市局剛剛啟動兩項工作:第一,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行用藥(主要新特藥)首位淘汰制,單病種實行最高限價;第二,對下崗特困職工實行醫療費用優惠。這些,都下發了文件,已付諸實施。下一步,還將陸續出臺一些措施,為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做出我們醫療環節上應該做的工作。②專題研究鄉鎮衛生院發展問題。這就是我們開的這次座談會,相信這次座談會能給大家一點啟示,對大家的工作有所益處。
盡管上半年我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而且收到較好的社會反響。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差距,有待于我們下一步采取措施,處理好、解決好。
二、認清形勢,增強做好衛生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就全國鄉鎮衛生院具體情況而言,總的評價是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經營較好,吃飯不成問題,尚有實力擴張和提升能力;三分之一勉強吃上飯,但發展后勁明顯不足,生存的威脅越來越大;三分之一人走、門關,處于倒閉境地。我想,這個評價也較適合我們的情況。從我市衛生院的情況看,經營好的確確實實有一批,據統計,年收入100萬元-200萬元以上的有31個,200-300萬元以上的有10個,300萬元以上的有8個,最高的是單縣終興鎮中心衛生院,年收入達到428萬元。另外,象單縣黃崗鎮中心衛生院、郭村鎮衛生院、蔡堂鎮衛生院、徐砦鎮蘆目衛生院,曹縣莊砦鎮衛生院,牡丹區小留鎮中心衛生院,巨野縣巨野鎮城關衛生院等年收入很可觀,都在300萬元以上,不僅吃飯沒問題,而且還有用于發展的資金。但從總體而言,我市鄉鎮衛生院發展面臨的形勢還是相當嚴峻的,困難還是相當大的。生存難以為繼,員工吃不上飯的單位占有不小的比例。全國鄉鎮衛生院普遍存在的人才匱乏,設備簡陋,房屋破舊,基礎設施落后,資金短缺的問題在我們這里不少衛生院都存在,而且在有些方面還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鄉鎮衛生院的發展。
這些困難,我們應該正視它,但是我們不能被它所嚇倒!我們從另一個側面來看鄉鎮衛生院發展的形勢,有利條件還不少,加快發展的機遇大大存在,只要我們認清了形勢,把握住了機遇,乘勢而上,我們鄉鎮衛生院走出困境,實現大發展的希望還是有的。對于這點,我們必須樹立信心和決心。
當前,鄉鎮衛生院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中共中央、國務院對農村衛生工作高度重視,專門下發文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切實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農村衛生隊伍建設。”并逐年加大對農村衛生工作的投入。8月20日,省衛生廳下發《貫徹<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十項民心工程>的意見》,打算從2005-2007年3年間,對全省360處中心衛生院進行改造,達到國家建設的標準。今年,省政府投資3000萬元,先改造60處,我市有31處被列入名單。國家衛生部從今年起,連續5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村衛生基礎建設。同時,國家擬加快進度,在農村盡快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山東省2006年建立新型合作醫療的縣區要達到80個,2007年要發展到100個。為籌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資金,除群眾、省市縣鄉政府籌資部分外,中央財政還要拿出一塊扶持資金。市委、市政府也多次明確,要加大對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公務員之家:
綜上所述,盡管我們鄉鎮衛生院發展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制約因素,但是發展的機遇和有利條件還是有的。對此,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有決心,發揮主觀能動性,立足一個“干”字,大干,苦干,巧干,拼命干,以我們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開創鄉鎮衛生院的新局面。
三、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加快鄉鎮衛生院發展
醫療衛生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老病死,人民群眾往往通過醫療衛生服務看經濟發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黨風政風建設,看社會和諧公平。因此,自防治非典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特別是公共衛生工作,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醫療、預防、保健能力。
鄉鎮衛生院是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服務網絡的樞紐,擔負著為轄區內和周邊地區的群眾提供醫療、衛生防疫、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地方病防治等衛生服務。特別是象我們市這樣經濟欠發達地區,880萬人口,730萬在農村,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老病死的重任義不容辭地就落在我們鄉鎮衛生院肩上。我們的農民兄弟經濟不富裕,他們期盼質優價廉又溫馨的醫療衛生服務。從目前我們鄉鎮衛生院的現狀看,距農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工作的潛力還很大。因此,無論從鄉鎮衛生院所處的地位看、從農民群眾的需求看,還是從醫院的生存看,我們各位當院長的有一百個理由干好,沒有絲毫的借口不干。在這方面,我市不少衛生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今天會議上發言的僅是他們當中的代表。市局希望大家以這次座談會為起點,振作精神,鼓足干勁,緊抓發展不放松,好的,百尺桿頭更進一步,跨進全省的先進行列;中不溜的,要迎頭趕上來,不僅要吃上飯,還要具備加快發展的實力;差的,萬萬不可泄氣,要自強,要圖強,院長要帶領員工唱好《國際歌》,從來沒有救世主,醫院發展,大家吃飯,最終還要靠自己。這樣,在全市衛生院系統形成一個大干快上、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面。為此,我代表市局提幾點要求:
(一)要迅速掀起一個大參觀、大學習、大討論的高潮。現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并要逐年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可以這樣講,我們鄉鎮衛生院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機遇一定要抓住。請院長們回去之后,首先統一班子的思想,先把領導層的勁鼓起來,然后,組織全體員工開展大討論。大討論要有針對性,不能空對空。比如,比較好的單位,要防止差不多的自足情緒滋生,引導大家圍繞如何更快發展談思路、提建議;稍差一點的單位,要組織中層以上的干部到我市搞得較好的衛生院參觀學習,本地典型最具有說服力。對照先進找差距,先找思想上的差距。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想,只要院長們組織、引導得當,經過參觀、學習、討論,大家的思想肯定會受觸動。通過參觀、學習、討論,統一全體員工對衛生院當前形勢的認識,看到發展的大好前景,從而增強生存的信心,堅定圖強的決心,激情滿懷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要創新思路,增強醫院的吸引力。諸位院長長期從事醫療和醫院管理工作,有豐富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我長期從事政治工作,對醫院管理是外行,對醫療業務更是一竅不通。給大家講醫院管理可謂“班門弄斧”,但通過到鄉鎮衛生院實地調查、學習先進管理經驗、聽取農民群眾反映,我受到啟發,也形成了一點想法,概括為“一個理念”、“兩個變”。
所謂一個理念,就是“感動服務”理念。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是我們整個衛生系統的服務宗旨。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我們的醫療服務要堅持做到以人為本,那么我們的醫院就必須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由于傳統觀念影響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群眾一旦生病,既使小病小恙,也往往是進大醫院,致使我們不少衛生院門庭冷落。沒有患者的醫院是生存不下去的,患者是上帝。只要我們千方百計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就能增強醫院的信譽和吸引力,多數群眾是不會舍近求遠的。有個醫院管理專家把醫療服務分三個層次:基本滿意-滿意-感動,他把感動視為理想化的服務狀態。他說,當我們的服務使患者被感動的時候,他和他的親屬便成為醫院的忠誠客戶,不但自己有病要來,還會把醫院介紹給他人。反之,如果1個患者對醫院憤憤不平,從光環理論觀點看,他至少向10個人發泄不滿,而每一個人再向10個人傳遞這種不滿,如此循環,會給醫院形象帶來很大損害,導致大量病源流失。我認為這位專家講得很好,很有道理,這種感動服務的理念很值得我們采取。使患者感動,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溫馨體貼的人文關懷,更容易感動人。所以,在我們鄉鎮衛生院患者不多的情況下,院長們一定要在這方面多動腦筋,圍繞患者及家屬的感動神經,探索一些服務方式和服務行為。
所謂“兩個變”,一是變在院里坐診為下村巡診。坐診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從目前我們農村的實際情況看,組織一定數量的醫生輪流下村巡診也不失為一種擴大病源的好辦法。農民群眾忍耐力很強,小病小恙一般不看,硬是抗著,結果不少釀成大病,給本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如果我們有計劃地定期下去巡診,一些本來不想看病的也看了,小病治好,大病及早發現。利用下村之機,可印制一些醫患聯系卡,印上醫生護士的聯系電話,廣為散發,以吸引鄉鎮范圍內的群眾有病找衛生院。今年“三夏”期間,我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下鄉巡診義診活動,社會效益很好,黨和政府樹立了形象,廣大群眾得到了實惠,類似這樣的活動,今后我們還要多搞,希望各鄉鎮衛生院都要踴躍參加。二是變重治療為醫防并重。鄉鎮衛生院除去醫療治病外,同時還擔負著防疫等公共衛生服務責任。據調查,相對治病來講,疾病預防是不少鄉鎮衛生院的薄弱環節。要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我們必須多做預防工作,以村為單位,為村民免費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可劃分年齡段),定期給他們查體,盡量避免他們得大病,不得大病,得小病,不是還來找衛生院嗎?同時,要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防病常識,使廣大群眾懂得“要想奔小康,首先要健康”的道理,積極參與政府號召的愛國衛生各項活動。
利用這次機會,還有兩項工作給大家再強調一下,一是關于鄉鎮衛生院環境衛生的整治問題。衛生單位本應是衛生的典范。但是,在一些地方,衛生單位不衛生的現象非常突出,很有損我們衛生系統的形象。關于這個問題,我在四月份的全市衛生工作會議上專門講過,市愛衛辦也下發了文件。現在看,多數單位有所行動,環境衛生有所改觀,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單位沒當個事,不衛生的問題仍很突出。希望這次會后,各衛生院都要行動起來,按照衛生院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徹底整治衛生,消滅死角,確確實實使鄉鎮衛生院成為農村最衛生的地方。第四季度,市局要普遍進行專項檢查。二是關于改廁問題。農村改廁工作是我們今年、乃至今后幾年重點抓的工作之一,也是我們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治本措施。這項工作已在面上普遍展開,今冬明春將形成高潮。衛生院應起帶頭示范作用。大家已參觀了血站新建的廁所,構造很簡單,技術含量不高,一看就會。這種廁所叫糞尿分集式生態廁所,好處是既達到無害化目的,又無臭味,還節水,是國家重點推廣的模式。據我所知,目前咱們衛生院95%以上使用的都是旱廁,又臟又臭,簡直無法入廁。會后,各衛生院都要行動起來,舍得拿些資金用于改廁,其實,花錢并不多,一般建一座這樣的廁所,連工帶料也就是5-6百元,衛生院多建幾個蹲位,再貼貼瓷磚,稍微上上檔次,也就是二、三千元左右,不會增加多大的負擔。這要做為治理環境衛生的一項硬指標,這項任務完不成,系統內評先樹優要實行一票否決。市局已為各縣區培訓了一批技術骨干,請回去后主動與愛衛辦聯系有關事宜,以便把這項工作盡早開展起來。
同志們,大家聚集一塊共商衛生院發展大計,機會難得,要倍加珍惜。希望這次會后,各衛生院要按市局的要求,切實抓好落實。我相信,經過在座諸位院長的努力,我們的鄉鎮衛生院一定能走出困境,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
- 上一篇:醫生代表在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表態發言
- 下一篇:副縣長在地氟病防制工作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