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校友代表聯誼會領導講話
時間:2022-02-01 04:01:00
導語:學院校友代表聯誼會領導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這個冬暖如春、金菊吐艷的美好日子里,我們迎來了醞釀已久的校友代表聯誼會。在此,我代表學院黨委、行政和全體師生對各位的光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歡迎各位校友回家看看!同時,對各位多年來對母?;隊繅衾@的深情、鼎力相助的支持以及建功立業為母校增光添彩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對各位為建設和諧社會所作的貢獻和取得的成績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撫今追昔,歷史見證了莘莘學子的青春腳步和母校的輝煌歷程。
1965年5月專員公署批準創建衛校,1973年創建農校,1975年創建農業機械化學校,1978年創建職工高等??茖W校,1984年創建機電學校。這幾所學校歷經幾十年的跋涉、求索與提煉,各樹一幟,各具特色,各展風流,專業涵蓋了農、工、醫、貿、文等領域,為我市及三湘四水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大批學生成為社會棟梁。后來,隨著國家教育布局的調整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家懷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美好愿望于年月實行多校合并,成立職業技術學院。從此,一艘高職教育航母在浩浩洞庭正式起航,破浪前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篳路藍縷、上下求索和會師蛻變,終于形成了大融合、大涅槃、大創業、大發展、大變遷的職業教育大合唱。學院辦學規模從合并時的5000多人發展到現在擁有在校學生14000余人,今年招收新生4980人,繼續教育和社會培訓學員將達到8000人。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大家共同的母校、共同的家園!一樣的淚、一樣的痛,我們永留心中,手牽著手不分你和我,一起開拓未來的夢。為了共同的目標與追求,我們幾所學校博采眾長,凝成了共同的血脈,形成了共同的校園文化,打造了共同的品牌特色,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包括精氣神,幾所學校都深深地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顯現出愈來愈強勁的發展勢頭。年,學院整體搬遷至郭鎮馬鞍山新校區,同年11月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年成功立項為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短短幾年,學院實現了三大跨越,先后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等20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話學友情誼,共商母校發展大計,確實難能可貴,值得紀念。學院幾十年的發展,經歷了許多曲折坎坷,過去的發展凝聚了大家的力量,未來的發展還需要大家繼續鼎力支持。下面,我就學院的發展情況向大家作個簡要匯報。
一、堅持艱苦奮斗,不斷加大投入,母校已經成為一所規劃大氣、設施不斷完善的秀美學院。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學院歷屆領導班子和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尤其是通過新校園建設,目前學院占地1471畝,建筑總面積33.3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4.96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8200萬元)。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建設類型多樣”的建設模式,以“五園一院”建設為主體,投入1.5億元完成了“現代制造技術創業園”、“老年護理創業園”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128個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投資近2000萬元建成了制造類、信息技術類、醫護類、商貿類等實訓室96個。學院先后新建了國際標準化田徑場、共有650套教師公寓的濱水新村,現在基本完成了體育館、社會培訓樓和校園新院區600多套教工宿舍等項目的方案設計和籌建準備工作,可望在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堅持與時俱進,大膽改革創新,母校已經成為一所理念比較先進、思路日趨明晰的示范學院。學院確立了“立德踐行、經世致用、憂樂天下、求索創新”的辦學理念和“學以致用”的校訓,創新了“政府主導、行業參與、企業融入、學校聯動”四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和“校企一體、醫教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生物醫藥、電磁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高新技術和支柱產業,初步形成了“對接五大產業、打造五大創業園區、建設五大專業集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三五一提高”發展思路。學院通過引資入校、引企入園,與企業合資組建了湖南鑫和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國泰陽光老年服務有限公司等股份制企業;重點抓附屬醫院的合作辦醫,與北京愛康投資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辦醫協議正在付諸實施,醫院發展勢頭良好;分別與廣州凌凱公司、武漢美斯坦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辦了汽車檢測與維修、軟件技術等專業;與益豐大藥房、賽隆藥業有限公司、正大有限公司、青島怡情樓海鮮巨無霸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在藥學、畜牧獸醫、旅游酒店管理等12個專業開辦了“益豐班”、“賽隆班”、“正大班”、“青島班”等訂單培養班。逐步形成了“校中園、園中廠、廠中班”的辦學格局,創新了“股份制”、“托管制”、“聯盟制”等校企合作辦學的體制機制,開創了校企一體辦產業、校企一體建專業、校企一體謀事業、校企一體育人才的嶄新局面。
三、堅持就業導向,優化專業結構,母校已經成為一所個性比較鮮明、品牌比較突出的特色學院。圍繞市現代工業大市、現代物流旺市、現代旅游熱市、現代農業強市、現代生態宜居城市和湖南經濟新增長極的“五市一極”經濟發展戰略和“民本”發展理念,按照“依托行業、對接產業、鎖定職業、服務就業”的專業建設思路,學院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適應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學院做強醫衛類專業、做特化工類專業、做大制造類專業、做優商貿類專業、做精信息藝術類專業、做活農林類專業,形成了專業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重點突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專業發展格局。專業系部由原來的12個調整為9個,專業總數從35個調整為30個,確定了醫藥衛生和電子信息2個重點專業建設大類、護理和藥學2個省級精品專業、護理和畜牧獸醫2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護理學院在全省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被確定為湖南省護理專業技能抽查牽頭單位,老年護理專業被確定為湖南省特色專業,護理學院學生從合并時的1700多人發展到了現在的近6000人。2005年、年護理學院學生兩度組隊參加全國護士風采大賽,均囊括大賽團體和個人第一名,一時名動京城。
四、堅持教師為本,建設優秀團隊,母校已經成為一所師資過硬、結構不斷優化的實力學院。學院創新“雙方聯動、雙崗交替、雙向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著力打造“雙師素質、雙師結構、雙向兼職”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規章制度、師德師風、機關素質和校園文化四項工程建設,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專業帶頭人與名師培養以及教師下企業兼職和掛職培養計劃,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教學生產研發能力兼備的教學團隊。目前,655名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286名,兼職教師167人,教授、主任醫師34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234名,碩士、博士124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湖南省教學名師3人,省級專業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9人,先后有多名教師被評為全省先進工作者。學院是中央財政支持的數控技術專業實訓基地;承擔了國家、省市級課題113項(其中,湖南省教學名師張建教授主持了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職業活動導向的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開發研究》)、橫向項目課題2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11項,技術轉讓3項;出版專著15部,主編、參編教材230余種,在國際期刊和省級以上期刊1903篇。
五、堅持從嚴治校,突出技能培養,母校已經成為一所校風優良、就業工作處于全省前列的先進學院。堅持以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著力點,按照“就業導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標”的原則,進一步深化了以地方產業為依托、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載體的課程體系改革,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塊式項目化專業課程體系,實行“理實一體、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情境化教學,建立了“全面、全程、全員”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嚴格學生管理,嚴肅考風考紀,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啊逼陂g,培養畢業生15000多人,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兩年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十名。學生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參考率達到100%,獲證率達到93%以上。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制作競賽”、“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廣告設計藝術大賽”、“湖南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等省級以上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4個、二等獎49個、三等獎67個,其中“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制作競賽”我院勇奪湖南賽區高職專業第一名、全國一等獎。
六、堅持服務宗旨,提高輻射能力,母校已經成為一所聲譽良好、有所作為的技能學院。面向企業、社區、農村和職業院校,牽頭組建了職業教育集團和電磁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物流3個產學研戰略聯盟,建立了洞庭湖區特色中藥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高職教育研究所、市生物醫藥研究所等4個研究所,建設了高技能人才、創業人才、職業核心能力培訓和中職骨干教師等區域性培訓基地,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撐,形成了引領產業和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服務能力。依托產學研聯盟校企合作平臺、五園一院生產性實訓平臺和理實一體化工作室、專業協會與社團實踐等平臺,為社會開展各級各類培訓3萬余人次。湖南省教學名師李鋒副教授等與企業合作研發的“數字式停電保磁裝置”、“智能型金屬探測器”等產品獲得國家專利,推進了企業技術創新;湖南省教學名師王紅教授培育的板栗、柑桔等9個優良品種,在40多個鄉鎮推廣,種植面積達30000多畝。
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職業教育的要求、招生形勢的嚴峻和生源格局的變化,使我們面臨著生存、發展和管理的挑戰;二是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省、市“四化兩型”和“五市一極”建設的推進,考驗著我們的人才培養質量;三是自身條件和內涵建設還存在較大差距。硬件、軟件建設還不扎實,教學設備較為陳舊,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項目建設有待進一步突破。所有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十二五時期,我院發展要推向一個新的水平??傮w目標是:按照“穩定規模、優化結構、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發展思路,到2015年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合作”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全日制高職在校學生穩定在12000人左右,繼續教育穩定在4000–5000人左右,各類培訓達到1.8萬人次/年。當前,主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進一步樹立先進理念,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學院管理團隊將帶領全院師生,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學院新一輪大發展。遵循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沖破傳統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束縛,進一步樹立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先進理念,堅持“一切以學習者為中心”,堅持“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狀元”的成才觀。圍繞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把重點抓硬件建設進一步轉變到抓軟件建設上來,把重點抓學院理論探討、概念設計進一步轉變到抓實踐、實施上來,把重點抓提升學院聲譽進一步轉變到抓內涵建設、抓精細化管理、抓提升品位上來,推動學院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
二是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深入推進四項工程。學院的辦學質量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圍繞提高辦學質量這個核心,繼續深入推進去年以來一直在開展的四項工程建設。認真推進規章制度建設工程,進一步強化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理念,加強對重點制度的完善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把依法治校落到實處。認真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切實落實學院頒發的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強力推進教風學風和院風建設。樹立師德師風標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真推進機關素質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機關和教輔機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意識、服務水平。認真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凝練和培養具有職院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大學文化性格和精神氣質,加強學院文化與行業文化、醫企文化的融合,強化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培養。
三是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認真抓好五項改革。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是學院科學發展的動力。我們將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繼續認真抓好機構人事改革,進一步精簡、理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完善崗位設置和聘任制度;繼續認真抓好分配制度改革;繼續認真抓好院系兩級運行體制,特別是財務運行體制改革;繼續認真抓好推進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繼續認真抓好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擔當起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責任。
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學院能有今天的強勁發展,是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廳關心的結果,是學院歷屆領導班子和各位老領導、老教師和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廣大校友們大力支持的結果。學院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廣大校友的支持,廣大校友是學院的寶貴財富、力量源泉和堅強后盾。今后,一是希望廣大校友常回家看看,為學院的發展獻計獻策;二是希望各位校友在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上多給我們呼吁,在校企合作、醫教一體、工學結合、招生就業等方面給予支持;三是希望校友們在方便的時候積極參與母校的建設和發展,到學院講學、指導,共同參與育人育能,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我們充分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在廣大老領導、老教師和歷屆校友的共同呵護下,在全院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一定會越辦越好、越辦越紅火。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守住基業,壯大基業,把一個更新更美、更有實力更具特色的母校展現在大家眼前。
讓我們繼續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往前走,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職院人!母校永遠是你們的家,永遠以你們為榮!
讓我們共同祝愿學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祝各位老領導、老同志身體健康,祝各位校友事業興旺發達!謝謝大家!
- 上一篇:農業科技推廣的難題與策略
- 下一篇:區委書記紀律治理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