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部長在上半年教育行政專題會講話

時間:2022-03-24 11:28:00

導語:宣傳部長在上半年教育行政專題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宣傳部長在上半年教育行政專題會講話

同志們:

2012年,全縣教育戰線的同志們非常辛苦,成績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褒揚的。不過,教育雖然通過了區域教育現代化的驗收,但是對照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我覺得,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努力的空間,還有挖掘的潛力。對于如何開啟教育新的征程,如何有效落實好今天會議精神,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以科學之策來思考,再定新目標

教育在新政背景下,如何體現高要求,執行高標準,保持高質量?我認為,科學的策略至關重要,大家要積極謀劃、科學思考,以新的目標實現新的發展。

1.國家對教育的發展是具有戰略性的。就國家層面而言,國家對教育的均衡發展、有效發展、科學發展和優先發展,是放在戰略層面上來謀劃的。國家一直致力于從教育不完善的地方抓完善,從不規范的地方抓規范,從不改進的地方抓改進。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謀好局,注重了教育的均衡發展;二是定好位,強調服從中心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特定功能;三是關注人,在提升教師素質,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發展上是到位的。

2.縣委、縣政府對教育是厚愛有加的。縣委、縣政府一直以來都是高度關注和關心教育的發展,無論是率先實現義務教育的績效考核,還是在區域教育現代化的創建上,都是用務實的思路、扎實的舉措加以推進和保障的。可以講,縣委、縣政府是將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放在同等地位上的,是具有前瞻意識和責任意識的。不過,教育在面臨新的壓力和新的趨勢下,在全市乃至全省所處位置的挑戰下,我認為,全縣教育系統上下還是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清晰的目標。

3.教育要實現“內生增長”。在前年的教育行政會上,我提出了“內省”的要求,兩年來,全縣教育系統伴隨著整個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步伐,有所思考、有所成效、有所突破。今天在“內省”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內生增長”這個關鍵詞來與大家再次思考、再次切磋。雖然“內生增長”是個經濟術語,核心思想是指經濟不依賴外力推動實現持續增長,但我認為,用在目前教育上同樣適合。今天我提出這個詞,就是希望大家在內省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教育內在的本質規律,依靠自身資源與條件,激發內在動力,催生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豐富“內省”的內涵,不斷拓展“內省”的外延。教育要通過“內生變量”實現“內生增長”,這需要有自我反省的勇氣,需要有矢志不渝的追求,更需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覺得,一是教育局機關要在指導與服務上率先強化“內生”意識;二是各完中要以校長為責任主體增強辦學的“內生”動力;三是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要在教育新政下形成“內生”機制。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也要在注重教育、服務教育的同時,進一步跟蹤服務、協調服務,以此作為我們“內生”的主要內容。

二、以特別之為來立身,再解新問題

要落實今天的教育行政會議精神,我認為,當務之急是用“特別之為”來解決各自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所謂“特別之為”,就是不同以往的,與眾不同的行動和舉措。不可否認,在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問題總是伴隨著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產生的。要又好又快地解決新的問題和矛盾,不僅需要依靠已有的經驗和手段,更主要的是要有突破性的思維,超常規的方法和不一樣的舉措,說到底,就是要以“特別之為”作為立身之本、作為立業之本。如何“立身”,我認為,就是要進一步找準薄弱環節,突破自身不足;要進一步找準發展困惑,突破制約瓶頸;要進一步找準新政要義,突破發展路徑。今天借此機會,我提出來,對與不對,是與不是,全憑各人的理解與感悟,更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加以把握與解決。

1.幼兒教育要立足本位。近幾年來,雖然生源逐年減少,但全縣幼兒教育者們能克服困難、與時俱進、另辟蹊徑,取得了不少的辦學經驗和不俗的辦學成果。不過,要確保辦園水平與保教質量,我認為,要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與追求責任的最大化相融合、相統一。不能單純地為了利益而“精簡教師、節省投入”,我想,幼兒教育要回歸它的教育本位,幼兒園既不能承擔托兒所的主要職能,同時也不能將幼兒園辦成小學。全縣幼兒園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投入的意識要強,投入量要有的放矢,投入目標要鎖定,關鍵是師資要從長計議,要加強師資力量的配置、培訓和考核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將幼兒教育有效納入教育行政考核的范疇之內,做到更加有效評估。

2.義務教育要力求均衡。義務教育要實現教育公平,主要是要解決均衡的問題,均衡是教育的老話題,不可否認,也是的老問題了,但每每提起,我都有新的想法。為什么這么講?就是要讓優質教育均衡滿足群眾的要求,這是目標,是旨歸,更是一以貫之的過程。剛才唐局長和姜縣長先后都提到了“均衡發展”,我完全贊同,也深有感觸,盡管我們作出了努力,但我縣還相應地存在著不均衡的現象。要實現教育均衡這個理想,就是要解決城鄉之間不均衡、區域之間不均衡、校際之間不均衡的問題。建立均衡發展的激勵機制也好,均衡配置全縣的教育資源也好,加大實施布局調整也好,加大教育人才流動力度和優化管理力量也好,說千道萬,核心要義就是“以人為本”。我們教育上叫“以生為本”,是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的具體化,但是我所認為的“人”,是學生,是教師,還是廣大群眾,甚至是每一所學校,包括教學點,要讓上述對象共享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冷靜思考,客觀辯證,目前我縣還有不均衡之處,這是一個問題,更是一種事實,在短期內很難解決到位。不過,我們要從主觀上來解決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如,人的素質問題,政策的傾斜問題,學校布局的問題,考核評價的問題。

3.高中教育要科學有效。應該說,十多年來的高考質量是值得肯定的,這是來自于大家的勤奮與努力,來自于集中大家的精力、時間和智慧。在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的高考質量,我認為,教學的時間少了但勤奮不能少;分配的精力少了但智慧不能少;政策雖然變了但努力不能變,要變是方式和方法,因為高的高考質量來自于科學有效的教學的方式方法、管理的方式方法、用人的方式方法、培養的方式方法,等等這些,請大家集思廣益、深入思考、努力踐行、務求實效。

4.職業教育要策應發展。一直以來,的職業教育發展是良性的,也是有為有位的。前不久,我在教育局和人口計生委調研,再一次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我縣要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勞動力轉移的瓶頸問題,當務之急是要繼續大力發展職教,為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各種技術人才,緩解目前逐步顯現的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職業教育在立足于服務地方發展、培養實用人才的前提之下,要深入思考、力求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一是要解決投入的問題,二是要謀劃布局的問題,三是要思考創新辦學的問題,四是要落實與企業互動的問題,五是要加速推進在建工程,要將資源配置與優化分工同步推進。

我之所以提出以上各個層面的不同問題,是因為教育在新的起跑線上,源于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要求,源于教育新政不斷推進的背景使然,源于教育要實現放大品牌、延續輝煌不斷發展的背景,用唐局長報告的題目講,就是要“走向新時代,攀登新高峰”。大家要對新的挑戰和問題有所思考、有所行動、有所突破,希望在這一年中能逐步看到各個階段解決問題的效果,能否在下一年度教育行政工作會議上彼此之間有個交流,更有個交代。

三、以全新之舉來創業,再塑新形象

面對教育“新政”,在新的起點,新的發展機遇下,全縣教育應該如何來創造新的業績,塑造新的形象。我認為,要努力做到“三個力(率)”。

1.要加大執行力。如何落實教育行政會議精神,我認為要做到“三個到”,即:聽到,想到,馬上做到。所謂“聽到”,就是要深入領會今天的會議精神,要及時吸納,及時消化,及時轉化;所謂“想到”,就是要挖掘思維、拓展思路、深入思考,對照問題找差距,挖掘資源找思維,凝聚力量找舉措;所謂“馬上做到”,就是要結合新的要求,迅速傳達、細化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鎮、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迅速轉化為每一個教育者的指南和行動。應該講,要跨越就要超越,因此,大家不能還盯著自己,盯著固有成績,盯著已有的局域,要“跳”出,“跳”出教育,“跳”出現在,放眼未來,用新的思維、新的行動和新的舉措實現教育新的跨越。

2.要增強影響力。我講這句話,說白了,就是“面子、里子和骨子”如何統一的問題。所謂“面子”,就是教育需要好的形象;所謂“里子”,就是教育需要高的質量;所謂“骨子”,就是教育需要強的素質,需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換句話講,形象好了,質量高了,素質強了,的影響力也就更大了。

3.要提高滿意率。今天來開會的對象是全縣教育行政干部,局長、科長、站長(教辦主任)、校長和園長,都是帶“長”字的,是能控制“滿意率”的直接責任主體。我們的教育行政干部不同于其他行政干部,既有行使教育權責的使命,更有研究業務、發展教育的職責。總理曾多次強調“用教育家辦教育”,也是遵照這一理念來培養干部、選拔干部、使用干部的。可以講,在座的各位能有資格來這里參加會議,首先就意味著對各人教育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種肯定,毫無疑問,大家都是從優秀甚至出色的教師崗位上一步步過來的,不容易也不簡單。因此,我們的教育行政干部要立足“提高滿意率”這一根本目標,牢記“加強自身素質、把握教育規律、提高辦學水平”這一根本任務,敢于挑戰自我、善于創新理念、肯于主動作為、勇于擺脫過去,做到不吃老本、不炒冷飯、不彈老調,真正靜下心來、埋下頭來、沉下身來,以引領者的姿態精心料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是目標,更是問卷,需要靠在座的各位去努力、去爭取、去共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