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文史資料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5-24 05:08:00

導語:縣長在文史資料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文史資料座談會講話

各位老領導、政協委員、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按照今年縣政協重點工作安排,今天我們召開一年一度的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首先,我代表縣政協向參加這次座談會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各位委員、同志們,以及長期關心、支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各位撰稿人和文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是縣政協換屆后召開的首次文史工作座談會,成功開好這次會議,對開好今后幾年文史資料座談會,具有重要影響。這次座談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以往文史資料工作經驗和體會,研討文史資料工作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研究提出文史資料征編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進一步提高認識,開拓創新,推進新時期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再上臺階,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效,為促進徽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提高認識,正確把握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性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是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文史資料有其鮮明的統戰性、翔實的史料性和生動的可讀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政協文史資料補史之缺、續史之無、詳史之略、糾史之錯,是史料寶庫中的瑰寶。通過研究整理、編輯出版文史資料,可團結和聯系各界愛國人士,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可為研究近代、現代歷史和補充國家檔案提供豐富、確實的基礎資料;可將有價值的資料流傳后代,可用歷史知識教育啟發后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有益于今人、惠及后世的文化事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我縣的文史資料工作,在各位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下,在廣大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下,自1981年至今,共征集編輯出版了31期約近150多萬字的文史資料選輯,即《徽縣文史資料》。這些選輯,立足統戰,面向社會,堅持文史資料工作的三性(統戰性、史料性、可讀性)和三親(親歷、親見、親聞)的特色,增進了各界人士對徽縣近代、現代歷史的共識,擴大了人民政協的團結面和聯系面,客觀地反映了徽縣近代、現代歷程,為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在參政議政活動中借鑒歷史經驗提供了一些翔實可信的“三親”史料。同時,這些具有統一戰線特點和地方特色的專輯史料,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展示了徽縣的昨天和今天,展現了徽縣各條戰線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經驗教訓,給人們啟迪和教育,為人們了解徽縣,研究徽縣歷史,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具體生動的素材,較好地發揮了“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歷代老領導、撰稿人、文史愛好者、選輯工作者密不可分,與在座的各位密不可分。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請大家再接再厲,為我縣文史資料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保持特色,充分發揮文史資料的社會功能

政協文史資料是具有統一戰線特色的近代、現代史資料,是歷史當事人和見證人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記述,是政協文史工作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政協文史資料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適應人民政協工作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保持特色,開拓創新,積極為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要堅持主旋律,堅定不移地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

一是要堅持統戰和政協特色。統戰和政協特色是政協文史資料的生命所在、價值所在。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握“三性”。一是紀實性。紀實性是文史資料的最基本要求,文史資料不同于其他的民間傳說和野史,它是正史的有益補充,其真實性和紀實性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文史工作者具有過硬的業務水平、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嚴把政治關、史實關、文字關,精益求精,去偽存真,為后世留下可靠的歷史資料。二是“三親”性。撰稿人提供的資料必須是親歷、親見、親聞的事件,而不是文獻資料的翻版或組合。“三親”資料的可貴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具有常人難以知道的背景和細節,有較大的權威性,這就要求撰稿人要實事求是地回憶歷史,客觀評判歷史,或者通過大量走訪,蹲守在知情者身邊,耐心再現歷史真實面目。三是可讀性。文史資料不同于理論著作,在寫法上不拘形式,在內容上兼容并蓄,有很強的可讀性、趣味性和時代性,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景象展現在讀者眼前,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實現文史資料的社會功能。因此,要創新工作思路,把文史資料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使文史工作越做越活,路子越走越寬,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推出新欄目,增添新內容。

二是要加強文化歷史資料的征集。徽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民族民俗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這些資源既繼承了優秀的文化傳統,又汲取了當地的文化靈秀,它積淀在歷史的長河中,又存活在現實的生活里,為我們做好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需要挖掘、整理的史料很多。這是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要立足于豐富的史料資源,加大征集力度,深入挖掘和整理具有徽縣特色的文化資源,包括歷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紅色文化和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文化,努力開發一些新的選題,打造自己的文史資料品牌,更好地展示徽縣大地上內在的、本質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為促進徽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動力。

三是要努力開拓創新。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措施,永葆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生機和活力。要將文史資料工作與履行政協職能結合起來,選準比較大的命題,開展相關的考察、調研活動,深入細致地挖掘遺留在民間的文史資料,索源探遺留的歷史現象,把人們不知或一知半解的問題搞清楚,讓人們更多更全面更真實地了解徽縣的歷史,激發熱愛徽縣、建設徽縣的熱情。要加強培育文史資料隊伍建設,不斷擴大文史撰稿人范圍;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文史資料工作,及時廣泛掌握信息,積極提供文史資料線索。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文史資料的感染力、震撼力,把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史料宣傳出去。向領導宣傳,以爭取支持;向委員宣傳,以爭取參與;向社會宣傳,以擴大影響。要充分利用訪談、撰文、圖書、座談等形式,在各種媒介上宣傳文史資料的意義、作用和典型事例,讓文史資料的社會功能逐步進入尋常百姓之家,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

四是要確保文史資料征集任務落到實處。認真研究和解決文史資料征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困難,注意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文史委要制定征集規劃,確定重點專題、重點人物和事件,確定專人精心撰稿,帶上熱情上門約稿,廣泛聯系多方聯稿,確保稿件的數量和質量。政協委員文化程度普遍較高,有較強的動筆能力,希望能勤動筆、勤撰稿,將豐富的人生和工作閱歷、經驗記錄下來,履行好委員職能,為文史資料工作多做貢獻。這里我要特別盛請各位老領導、老同志,繼續關心支持我縣政協工作,特別是關心支持文史資料工作。各位老領導、老同志閱歷豐富,為建設共和國奉獻了畢生精力,親歷、親見、親聞了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的大小事件,是我們彌足珍貴的財富。希望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克服困難,為我縣政協文史工作再做貢獻,為后人留下寶貴文史資料,為徽縣發展發揮余熱。政協辦和文史委要為文史資料撰寫者盡量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必要服務。同時,要加強同黨史、檔案、縣志等相關部門的協作,經常溝通情況、交流信息,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努力形成做好工作的強大合力。

各位老領導、同志們、朋友們,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傳承歷史、服務當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業。我們要高度重視,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務實的作風,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努力打造文史資料的精品佳作,不斷開創我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