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全市科技總結會發言
時間:2022-11-15 03:27:35
導語:局長在全市科技總結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和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以及市“兩會”精神,在總結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研究部署今年全市科技工作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剛才對獲得2011年市科學技術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和獎勵,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獲獎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等一下,副市長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領會,深入貫徹,抓好落實,下面,我就2011年科技工作情況和2012年科技工作意見作個發言,供大家參考。
一、銳意進取,2011年科技工作亮點紛呈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科技廳的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大一新”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總體目標,突出重點、力創特色,圓滿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呈現出科技創新主題逐步升溫,科技項目組織不斷增強,科技人才素質顯著提高,科技服務氛圍不斷強化四大特點。主要工作有以下四個方面:
1、科技創新工程進展順利。圍繞《市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要求,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一是加強了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領導和調度。二是加大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宣傳力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強了科技創新的規劃。編制完成了我市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建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以及創新型企業建設規劃。四是促進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五是創新型企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取得新突破。我市有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創新型企業,有兩個技術創新團隊被批準為省科技創新團隊。八是編制了《市“十二五”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規劃》。
2、以銅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去年我市組織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目前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家,至此,全市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數量居全省設區市第三位。二是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建設有新進展。在積極支持江銅集團加快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的同時,全力支持中科院紅壤生態實施站申報國家紅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是是加快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工作。按照省制造業信息化“十一五”驗收要求,組織5個省級示范企業、16個推廣應用企業、1個培訓基地開展驗收工作,順利通過了驗收。
3、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一是扎實推進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已初步搭建起市、縣、鄉三級服務網絡框架結構,建立了由13個專業站和26個區域服務站構成的農事通服務網絡。完成了農事通網絡技術平臺建設,建立了以“12396”熱線為主要服務為手段,集互聯網站、手機短信、自動語音、自動傳真服務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農村科技服務網絡技術平臺。去年10月,國家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副省長謝茹來我市考察農村科技工作,對“農事通”服務平臺建設所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二是扎實推進農村科技示范工作。切實加大了對農村科技示范鄉鎮、村和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力度。塔橋園藝場“早熟梨科技示范基地”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油茶科技示范基地通過加強與中國林科院亞林研究所合作,大力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基地科研水平不斷提高,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油茶產業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葡萄產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月湖區科技富民強區項目,通過大力實施新品種選育和綠色葡萄種植技術推廣,基地在大災之年奪得了豐收。三是扎實推進農村科技專家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在完善特派員管理、穩定特派員隊伍的基礎上,做好科技特派員培訓工作,組織特派員專程到山東考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四是扎實推進農村技術培訓體系建設。充分整合各級各類農業科技教育資源,在全市建立了市級星火培訓基地1處,縣級星火學校4所,同時啟動了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業信息化基地等培訓機制,并在部分鄉鎮建立了星火培訓課堂,初步建立了農村科技培訓網絡。
4、科技管理工作取得新佳績。一是爭取上級科技計劃項目取得新突破。去年以來我市圍繞優勢產業主動設計、精心包裝,全年共申報省以上科技項目51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9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16項,預計爭取省級以上科技經費達17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50%,申報數、立項數、爭取經費數均創歷史新高。二是認真組織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和成果鑒定。全年組織科技成果鑒定25項,其中省級成果鑒定12項,省級新產品鑒定4項,有25項成果獲得市科學技術獎,2項獲省科學技術獎。三是推進對外科技合作工作。對企業已開展的科技合作及其科技合作需求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為申報國家和省級科技合作項目及下一步開展市校合作、企校合作以及國際、省際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礎;抓好科技招商工作,完成了市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同時積極組織企業和項目參加第五屆中博會和第十二屆深圳高交會,重點展示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四是繼續深化知識產權工作。全市年專利申請220件,專利授權210件,專利授權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6.5%。專利行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制定了《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專項行動方案》,對市內大型超市開展了專利行政執法檢查,知識產權宣傳培訓機制進一步完善,分別在貴溪、余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了專利知識培訓班,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舉辦了相關宣傳活動。五是全面完成有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了抗洪搶險和科技救災工作,受到了省科技廳領導的高度贊揚;精心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創業服務年活動、領導干部遵紀守法集中教育活動以及“各級干部下基層,排憂解難促和諧”活動,科技系統全體干部群眾爭先創優的觀念得到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得到進一步改進,黨風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突出科技部門特色,“數字”建設取得顯著成果;認真履職履責,聯建共創工作和新農村建設掛點工作均創佳績。
回顧過去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新的成績,有了新的突破,但與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科技工作提出的高標準和新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新能力顯得不足;二是科技開放放得不夠;三是服務能力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二、開拓創新,切實做好2012年科技工作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起始年,全市科技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四大一新”發展戰略,以建設創新型為目標,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重點,在全面提升發展質量上把握四個方面,一是在發展思路上要有新突破;二是在發展措施上要有新辦法;三是在發展服務上要有新姿態;四是在發展環境上要有新特色。不斷開拓科技工作新局面,為我市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程,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一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繼續實施科技創新工程,以建設和完善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為重點,優化整合我市科技資源,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培育一批高科技產業和創新型企業。申報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0%以上。
二是加快企業研發平臺建設。加強已建和在建的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的建設,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完善運行機制,不斷增強其持續創新能力,同時加大爭取力度,新組建1家省級工程中心、2家市級工程中心。
三是抓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圍繞做強做大我市優勢產業,按照前瞻性、創新性、市場性、開放性的原則,突出企業主體,突出產學研相結合,突出優勢產業,進行重大科技項目的主動設計,力爭在省高新技術重大產業化項目、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等的申報和實施上有新突破,從而加快以銅加工為主體的企業技術升級、產品更新、結構調整步伐。
四是加快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中介組織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作條件,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積極推進科技入園,為我市中小企業技術升級和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信息、政策、項目、技術和融資等服務。
(二)、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科技惠民措施
一是加快推進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結合國家重點科技支撐項目“中部山區新農村信息化”的實施,全面落實科技信息進村入戶示范點的各項建設工作,力爭“農事通”鄉鎮區域站覆蓋率達到100%,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農事通”的服務平臺作用。
二是繼續加強農村科技示范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提高科技示范的規模效應。
三是加快以民生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積極推廣低碳發展技術,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持工作。
四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知識產權的宣傳和執法力度,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促進知識產權進園區、進企業,促進全市知識產權創造和創新意識的提高,促進專利的商用化,提升我市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年達到專利申請量250件、專利授權量180件的目標。
(三)、積極拓展對外科技合作,借助外力推動科技發展
一是進一步推進市校合作。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科技引領、推動發展”方針,通過市級對外科技合作平臺的構建,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校合作,推動產學研機制不斷強化。
二是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對外科技合作,引導人才、項目、資金向企業集聚,提升企業發展能力。
三是努力拓寬科技招商路子,積極打造科技創業孵化基地,力爭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
四是加強以人才為重點的對外科技合作。大力引進高端創新人才,重視發揮籍在外科技專家的作用,充分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作用,努力培育有優勢的科技創新團隊和學科帶頭人。力爭獲省科學技術獎2項以上。
(四)、切實抓好科技管理部門的自身建設
一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發展提升年”和“項目推進年”等活動。加強黨組中心組和機關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努力形成科技部門服務高效、廉潔奉公的良好風尚。進一步抓好新農村建設和掛點督導鄉鎮工作,圓滿完成相關工作目標任務。
二是加強科技部門數字化建設工作。順利實現與市“數字大平臺”的數據交換與共享,滿足資源共享、協同辦公、政務公開和決策支持等方面的社會需求,加快推進市科技局數字小平臺建設,不斷提高科技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是進一步深入開展科技創先活動,確保順利通過科技進步考核,保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譽稱號。大力開展科技宣傳,不斷提高科技部門的社會影響力,積極營造促進科技發展的輿論環境。
四是認真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普法、計劃生育等工作,積極開展創建和諧文明機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