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的講話
時間:2022-12-16 03:58:00
導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目的是要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聚萬眾之心,扎實推進“雙創”工作。這個會議規格很高,涉及面也很廣,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雙創”工作的堅定決心。會上,以莊書記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雙創”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務必深化認識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事關*可持續發展大計,與全市人民息息相關。就“雙創”工作的必要性而言,對*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有利于助推“四個四”發展戰略。市委提出的“四個四”發展戰略,涉及工業發展、園區建設、交通通道、商貿物流、旅游組織、教育培訓、城市建設等諸多方面,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發展重中之重的戰略舉措。而“四個四”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保障。因為*既是老工業城市,又是長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任務艱巨。特別是*是“西部化工城”,保護環境的壓力較大。我們“既要化工名城,也要碧水藍天!”要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就是要在推進“四個四”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通過全面提升全市整體綠化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園林綠化景觀和森林生態景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從而實現“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雙創”工作是“四個四”發展戰略的重要“助推器”。
(二)有利于提升*的城市吸引力。*是座美麗的城市,已先后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多項殊榮,并且還有享有“中國酒城”的美譽。這些“金字招牌”,都是*響當當的“城市名片”。大凡來過*的客人,都對這座城市有著很深的印象。也就在上個月,來自上海市長寧區的黨政代表團,一踏進*,就對這座城市贊不絕口。據他們講:“沒有想到,地處欠發達西部地區的*,還有這樣一座漂亮的城市。”可見,我們這座城市的形象很好,具有一定吸引力。但與其他先進城市相比,我們做得還不夠,主要是城市綠化的總量不足,城市森林的厚度不夠。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就是要通過打造一塊“綠色名片”,進一步提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以便吸納更多資金、更多項目、更多人才,為*新一輪大發展集聚更多力量。
(三)有利于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建設熱情。我去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那些城市的環境非常好,綠化面積很多,很有檔次,特別是樹非常多,森林覆蓋率很高,給人以爽心悅目的感覺:城市掩映在綠色和彩色之中,景觀非常優雅;工廠看不出是工廠,到處都是樹,是綠地,完全是花園式的工廠;郊區幾乎都是大片的森林和綠地,打造得也很漂亮。很多人都喜歡住在郊區,他們住房不講求大,而是把綠地留得很寬,樹種得很多,花園裝扮得很別致。這很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他們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住舒適度的意識很強。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激發了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因此,我們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一方面可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廣大群眾熱愛*、建設家鄉的熱情,為*的發展增添動力。
總之,“雙創”工作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要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自覺主動地投身到“雙創”工作當中。
二、“雙創”工作基礎扎實、優勢明顯,我們務必堅定信心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就其可行性而言,我們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
首先,我市“雙創”工作有很好的基礎。
從森林城市方面看,目前全市有成片森林和四旁植樹面積7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38.4%,城市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如合江福寶和古藺黃荊原始林區,是地球上同緯度至今保存較完整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帶,面積達100萬畝,堪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黃荊-福寶原始林區、玉蘭山竹海、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壩桂圓林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風景區,以及城區近郊的方山、九獅山、石洞花博園、鳳凰湖、楊橋湖,遠郊的玉蟾山、筆架山、丹山、天仙洞、紅龍湖等眾多景區,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是我們*的一顆顆會呼吸的綠色明珠,而且是川南國際旅游環線重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從園林城市方面看,創建園林城市工作通過兩年的努力,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建成區面積4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4萬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7.5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1.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4.9%,已創建省、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127個。如城區的忠山,有300余畝成片的香樟,在省內城市絕無僅有,是城市的“綠肺”。張壩桂圓林風景區綿延十余里,素有“十里綠色長廊”、“天然氧吧”、“*綠色客廳”之美譽,是中國最大的“桂圓林種質基因庫”、“四川永久性綠色保護區”。長江濱江路綜合整治工程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稱號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隨著木崖公園、楊大山公園、蓮子山公園、城西公園、江北公園,以及城西景觀大道、百子圖文化長廊西線景觀、沱江濱江綠帶建設等一大批公園和園林綠化景觀工程的建成,將為城市增添景觀亮點,提升城市綠化品味。此外,城區主干道、龍馬大道、江陽西干道正在通過進一步綠化建成景觀大道,國窖廣場、大梯步文化廣場、百子圖文化廣場等一批城市廣場獨具特色,環境優雅。這些都為“雙創”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市“雙創”工作有較強的實力。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市委、市政府通過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正在著力打造川滇黔渝結合部的區域中心城市,進一步增強了城市綜合實力。近年來,公共財政對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各項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為“雙創”工作增添了實力。當然,僅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發動各類社會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同時,生態環境好了,經濟環境寬松了,軟環境改善了,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也會進一步為我們的“雙創”工作增添實力。
第三,我市“雙創”工作有獨特的優勢。
概括起來,有五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有獨特的生態優勢。*依山傍水,生態良好,并且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生態底蘊。二是有全民參與優勢。市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已堅持了十幾年;廣大群眾有改善生態的良好愿望和迫切要求,積極參與義務植樹。三是有堅強的領導優勢。以莊書記高度重視“雙創”工作,親自過問并多次作出指示;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雙創”決定,市政府成立了“雙創”領導組,制定了實施方案;今天,市上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出席了會議,對“雙創”工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四是有技術保障優勢。我市實施工程造林和園林綠化多年來,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科技普及越來越廣泛,市民對造林和園林綠化技術的掌握程度普遍較好。五是有很好的政策優勢。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雙創”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最近,國務院出臺的促進經濟發展的十項措施,其中就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內容,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為此,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爭取支持,積極開展“雙創”。
三、“雙創”工作目標具體、任務艱巨,我們務必突出重點
創建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總體目標是:建立布局合理、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城鄉綠化系統,實現城區園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水系林帶化、鄉村林果化,達到“一城森林環兩江,滿眼青翠映酒城”的立體綠化景觀效果,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工作目標是:到2009年建成省級園林城市,2010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建成省級森林城市,2011年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這里,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的主要指標。
國家園林城市主要指標包括: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3%以上,綠化覆蓋率38%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達8平方米,城市中心區人均綠地達5平方米以上;道路綠化普及率95%以上,達標率80%以上;城市廣場綠地率達到60%以上;城市主干道沿街單位90%以上實施拆墻透綠;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綠地服務半徑達到500米;“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各達60%以上;義務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盡責率在80%以上。
國家森林城市主要指標包括: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城市建成區(包括區縣建成區)綠化率達到98%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綠地率達到33%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平方米以上;公路、鐵路、河流綠化率達到98%以上;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因立地條件而異,山區達到60%以上,丘陵區達到40%以上;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0%以上;森林城市創建市民知曉率達90%以上,市民對創建森林城市的支持率達80%以上。
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的指標既有共性,又自成體系,也比較接近,所以說“創園”是“創森”的基礎,“創森”是“創園”的延伸。客觀分析,三年內要達到這些指標,也存在著一些困難,任務還十分艱巨:一是全市綠量還需進一步提高。目前,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主要指標均距省級、國家級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個別縣區城區綠化發展滯后,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較少。二是城市森林厚度不夠。城區大型公園數量不足,森林面積偏小;城市周邊森林厚度不夠,沒有較好地形成綠色屏障。三是通道綠化差距大。主城區段的河道綠化還不錯,但其他地方仍需加強;城市主要進出口通道、干線公路兩旁雖然也種了樹木,但寬度不夠,綠化品質不高,有的地方甚至斷帶缺樹。四是重點景觀亮點需要提升。盡管近年來城市綠地面積有了較大增長,但高質量的綠化景觀較少,亮點不突出。五是特色生態文化尚需挖掘。如原始森林、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名酒文化、“江城”特色等生態文化發展不夠。
圍繞上述目標,針對以上差距,“雙創”工作要重點實施五大工程。
(一)城區園林綠化工程。這部分工程實際上就是創園工程,包括城區公園建設、廣場綠化、道路綠化、濱江綠帶、樓頂綠化、垂直綠化、綠地養護、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創建等工程。以三區城區為重點,加大城市公共綠地的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城區綠化覆蓋率。在舊城改造、新區建設以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中,要圍繞城市入口、城市道路綠化美化、中心廣場建設和小區建設,科學規劃城市綠地,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加強城市綠地養護管理,形成綠化、彩化、香化的城市園林景觀,讓我們的城市就像一個大花園;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以人為本,綠化惠民,盡可能多為居民提供游憩場所;要多種喬木、多栽大樹,少種植草坪,減少養護費用;要充分利用建筑墻體、坡面、屋頂、立交橋等,建設節約型綠化,大力發展立體綠化,千方百計擴大城市綠化覆蓋率;要積極開展“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創建活動,推動全民參與城市綠化工作;要連續2-3年廣泛開展春、秋、冬三季城市義務植樹,動員社會力量,著力推動城區“增添植樹百萬株,增添立體綠化百項達標”的“雙百工程”。
(二)水系林帶建設工程。*自古就是“江城”,清代詩人張船山筆下的“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描繪了古時*作為江城的一派繁華景象。今日*,要更加彰顯生態、繁榮、秀麗的江城特色。在江河兩岸、水源涵養區,要結合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高標準建設沿江、沿河兩岸、水源涵養區周邊的防護林帶,形成優美的水系綠化景觀,把*建設成為山青水秀、生態良好、舒適宜居的新江城。
(三)城市通道綠化工程。重點是選擇那些速生、常綠、彩色、遮陰效果好的樹種,建設城市主要進出口通道兩旁的森林帶,提高連通度,增加寬度,提升防護效果,使之成為城市的綠化風景線。
(四)城郊森林建設工程。重點是搞好城市(包括縣城)近郊區的饅頭山綠化、農田防護林網、道路、水系防護林帶、風景區、森林公園綠化、鄉村庭院綠化、單位、村莊綠化、經濟林果等建設,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使之成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綠色經濟產業帶,然后輻射到其他郊區。
(五)城市周邊集鎮綠化工程。要充分發揮城市對城周集鎮建設的帶動作用,科學合理規劃,結合集鎮建設強化綠化美化,改善城鄉生產生活環境,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重點要加強江陽區泰安、黃艤、鄰玉、龍馬潭區胡市、安寧、石洞等周邊集鎮和各縣城周邊集鎮綠化建設,建成一批綠色衛星集鎮,為城市周邊鑲上一顆顆綠色明珠。
各縣要按照這五大工程體系,立足本縣實際,認真作好規劃,認真組織實施,主動融入全市創建工作中來。
創建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關鍵是要突出特色。通過五大重點工程建設,要著力打造五大特色生態景觀。
一是彩化香化生態景觀。要以城區(包括各縣城)為主體,加強城區道路、中心廣場、居住小區的綠化美化,加強城區公園建設,輻射城市近郊的風景區、森林公園、通道綠化、城鎮綠化,形成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以綠為主、彩化香化的特色生態景觀。
二是沿江森林生態景觀。以長江、沱江流域為主,輔以主要支流,加強防護林帶建設,形成“林在江邊、城在林中、水綠相映、玉帶環繞”的沿江森林生態景觀,彰顯*江城特色。
三是原始森林生態景觀。以黃荊-福寶原始森林為主體,打造原始森林生態景觀,構筑綠色大屏障和旅游新亮點,提升原始森林生態景觀在四川國際旅游環線上的重要地位,叫響生態旅游品牌。
四是歷史文化生態景觀。依托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旅游資源和名酒文化資源打造生態景觀,形成更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豐富城市文化底蘊。
五是園區生態綠化景觀。圍繞四大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高標準的綠化景觀,建成綠樹掩映、花叢錦簇、園林別致、環境優雅的現代化產業園區,形成獨具特色的園區生態綠化景觀。
四、“雙創”工作系統性強、涉及面廣,我們務必強化保障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社會性的系統工程,必須采取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雙創”聯動。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創建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實行“雙創聯動”,已成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領導小組,并明確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由市規建局(園林)負責,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由市林業局牽頭負責。各區縣和市級有關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把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領導,落實機構,落實人員,落實經費,形成齊抓共管的“雙創”工作格局。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為了確保三年內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市政府將根據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從2009年開始,下達目標任務,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對各區縣政府實行創建區域責任制;對規建、林業、交通、鐵路、水利、農業等市級部門實行牽頭責任制;對其他單位、鄉鎮、社區、業主等實行包干責任制。各區縣、各部門要層層分解落實目標責任,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雙創”工作。國土部門要研究土地運作機制,保證綠化用地所需。市政府目標辦、市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綜合協調,督查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創建中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三)廣融資金,加大投入。按照政府引導、部門負責、市場運作、資金整合、公眾參與的原則,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一是積極爭取國家、省重點工程投入,爭取項目支持。二是整合公共財政和部門建設資金,加大公共財政對園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設的投入,將城市建設維護費、植被恢復費、公路養護費、國土整治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按一定比例用于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市級財政、有關部門和三區政府將在兩年內籌集資金5000萬元以上,專項用于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創建。各縣也要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創建所需。三是發動社會力量投資。要大力招商引資,包裝好工程項目,吸引資金投資開發建設綠地;各類企業要主動參與到“雙創”工作中來,以認建認養、捐資捐建、投資興建、土地置換、租賃承包等多種形式投資建設森林、綠地,為“雙創”作貢獻。
(四)創新機制,社會共建。要實行“政府主導,群眾參與,部門配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創建機制,聚集財力、人才、物力投入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各區縣和市級各部門要確立經營城市理念,按照“誰綠化、誰所有,誰投入、誰收益”的原則,落實優惠政策,吸收各類投資主體開發建設,以資源換資本,以綠地換生態。要通過承包、租賃、轉讓、拍賣等多種形式,鼓勵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合理流轉,實行資本化運作,變林業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要大力開展城市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綠化,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在加強綠化建設的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綠化管理,嚴肅查處破壞綠化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綠化成果。市政府將建立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基金,對創建工作有功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
(五)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要結合不同階段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的重點難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系列宣傳活動,廣泛深入地宣傳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態、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惠及城市居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營造全民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環境。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公益廣告、宣傳單、宣傳畫(冊)、宣傳欄、標語等各種輿論陣地,進行形式多樣的廣泛宣傳報道,提高全體市民植綠、護綠、愛綠、興綠的生態文明意識。要大力開展生態科普知識教育,舉辦生態科普活動,營造生態文化氛圍。要通過宣傳動員市民參與對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的建議和監督,贏得市民對創園創森的理解和支持,形成“雙創”工作的強大合力。
同志們,我市“雙創”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各級各部門要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雙創”工作的重要意義,抓住重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確保我市“雙創”工作取得成功!
- 上一篇:林業局新增投資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竹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上的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