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建設專題會發言稿
時間:2022-06-10 09:41:00
導語:設施農業建設專題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要充分發揮鎮、村兩級在組織農民發展生產、增收致富中的引領作用,3積極引導土地流轉。規劃的設施農業發展區域內,鼓勵和引導承包方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發展設施農業或自愿轉出土地。采取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要尊重農民的意愿,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要引導發展設施農業的農民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打破鎮、村界限,提倡以生產同類農產品的農民,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實現規模化管理,推進設施農業的生產、銷售、加工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一、搶抓機遇,認清形勢。形成強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工作的良好氛圍
發展也很迅猛。幾年來,縣的設施農業建設起步較早。鞍羊路設施農業產業帶的帶動下,全縣的設施農業面積已經發展到15萬畝,建成溫室大棚4萬棟,涌現出新開河鎮、黃沙坨鎮、桓洞鎮等設施種植業特色鎮,發展了康家花卉、趙荒棚菜、高屯葡萄等一大批設施農業小區,培植了喬坨子網紋瓜、三岔紫長茄、康家鮮花卉等特色品牌農產品。養殖業方面,設施養殖業在原有華首、華英、佳禾等幾十個牧業小區的基礎上,發展了仁泰六和、大鵬牧業、金橋種豬等現代規范養殖小區270個,全縣肉蛋雞年飼養量達到4500萬只,生豬飼養量100萬頭,養殖專業村發展到60余個,設施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梢哉f,當前是縣設施農業發展的黃金時期?,F階段,做好設施農業建設工作,必需搶抓兩個機遇,破解兩種意識。
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搶抓兩個機遇:一是政策機遇。不久前召開的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上。包括補助達到省定標準的新建設施農業小區和養殖小區,加大設施農業貸款投放力度等。其中養殖小區的扶持政策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此外,市政府也加大了對鞍羊路設施農業發展的補助力度,設施種植業大棚補貼規范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設施養殖業每1000平方米補貼規范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隨著這些政策的相繼落實,必將極大地推動設施農業的發展。二是市場機遇。目前,發展設施農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時提高,對設施農業產品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縣的設施農業處于起步階段,學習山東壽光等設施農業發達地區,瞄準市場,研究市場,以特色優質的農產品占領市場,農民增收致富的現實途徑和必然選擇。
局部農民小富既安的思想意識嚴重,破解兩種意識。一是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識。目前。觀念不夠解放,進取意識不強,不注重運用現代科技來改造和發展設施業生產,沒有把“要我富”思想轉化為“要富”行動。二是畏手畏腳的行為意識。很多農民在設施農業建設的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單純依靠政府部門扶持,自身投入缺乏,規范不高,還有的擔心市場和價格等因素,不研究如何擴大再生產,缺乏開拓精神。這些問題都需要我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宣傳和引導,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發展設施農業是當前增收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使發展設施農業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跨越式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二、突出重點,明確任務。切實做好設施農業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
2010年,依照省、市確定的工作目標。全省設施農業生產面積將由2007年的560萬畝增加到800萬畝。全市新增設施農業面積要達到70萬畝,新增牧業小區503個??h今后幾年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2010年,設施農業面積要發展到31萬畝,比2007年增加18萬畝,每年新增6萬畝,三年新增設施農業小區3039處,溫室大棚91298棟;新建規范化牧業小區70個,總數達到153個。其中,2008年新增設施農業小區1019處,新增溫室大棚30698棟,新增設施農業面積6萬畝,新建牧業小區53個。圍繞上述目標,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明確發展任務。要按照“發揮優勢、設施配套、連片開發、形成規模、突出效益”原則,1制定發展規劃。從本地區的實際動身,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設施農業生產布局,科學制定設施農業小區建設規劃。要以鞍羊路設施農業產業帶建設為牽動,帶動沈盤路、京沈高速公路兩側各鎮場區設施農業的全面發展,實現遍地開花。設施農業發展基礎較好、群眾積極性較高的鎮場區,要鞏固成果,全力推進,打造一批設施農業專業鎮和專業村。各鎮場區要盡快把設施農業建設任務按年度分解到村組,落實到小區,落實到地塊,具體工作目標要以責任狀的形式落實到機關干部和村組干部,并認真組織實施。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各地規劃建設的溫室大棚小區和牧業小區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定位,2明確建設規范。防止重復建設。溫室大棚建設要堅持“實用型、低投入、高效益、抗災強”原則,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尊重群眾意愿和選擇,要追求棚室結構的高標準,不追求建筑資料的高標準。同時,交通、供電、水利、林業等部門要對設施農業發展給予全力支持,加強設施農業小區內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建設一個,配套一個,成型一個。
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要本著“以農戶和社會資金為主,3堅持社會化運作。政府扶持資金為輔”原則,籌措設施小區建設資金。要積極引導扶持企業和大戶從事設施農業開發,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吸引龍頭企業參與到設施農業建設中來。要鼓勵設施農業大戶進行規模開發,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設施農業。各鎮場區及縣直有關部門要積極為投資企業和農戶協調銀行貸款,并依照設施農業生產周期適當延長還款期限。同時,縣爭取的省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資金、土地整理資金還要繼續向設施農業傾斜。
提高企業化運作比重。要大力推進“企業+基地+農戶”模式,4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建設設施農業基地,促進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聯合體,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現代設施農業生產企業。統籌安排設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通過不時延長產業鏈,使產供銷相互銜接,促進設施農業經營水平的提高。要依托龍頭企業,積極打造設施農業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及省級和國家級知名品牌,通過品牌創建提升我縣設施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提高農民科技水平。要進一步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要重點加強設施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5強化技術服務。優化人員結構,保證推廣經費,全面提高農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要重點圍繞發展設施農業開展農村新型農民培訓和陽光工程培訓工作,充分利用科技視頻網絡,定期聘請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專題輔導和講座,做到每戶有一個明白人,促進良種、良法進村入戶、進區入棚。要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以實施“網上農業”為突破口,結合全省“千村網上行”活動,不時提高設施生產基地的信息化水平。
三、落實責任,加強領導。全面完成今秋設施農業建設任務
各鎮場區要抓緊時間,秋收在即。馬上動手,安排好秋末冬初設施農業建設的重點工作,迅速掀起秋季設施農業建設的新高潮。
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抓好設施農業建設,1切實加強領導。關鍵在領導。要樹立抓設施農業就是抓經濟建設的理念,加大對設施農業的領導力度,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真正把這項工作擺上突出位置,依照責任狀的內容,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扎實推進我縣設施農業建設不時取得新成果。
制定秋季設施農業規劃。各鎮場區要抓緊研究今年設施農業發展的具體工作,2確定重點區域。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地段,制定具體的開發計劃。要本著科學規劃、特點突出的原則,落實秋季設施農業建設的重點工作。鞍羊路設施農業產業帶開發,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實現加厚加密,特別是處置好一些遺留問題,確保不時檔、不留空,已開工建設的養殖小區要加快建設進度,力爭依照計劃開始飼養和經營。非沿線的鎮場區要結合自身實際,本著“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原則,抓好外地的設施農業工作。要向農戶和大戶宣傳好相關的扶持政策,切實調動廣大農民從事設施農業的積極性。西平林場等西北部沙化比較嚴重的鎮場,要切實加強林果業的生產,使之盡快做大做強,形成產業規模。動監局等部門要重點做好秋季防疫工作,確保設施養殖業健康發展。
- 上一篇:縣年度基礎教育招生計劃及招生政策的通告
- 下一篇:文明縣城領導小組會講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