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工作總匯
時間:2022-07-10 03:50:00
導語:三農工作總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就我區今年的“三農”工作情況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作簡要的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年工作情況
(一)農村經濟日益繁榮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傳統農業逐步退出我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農村經濟,我區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現代農業,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實現了農村經濟較快速度增長。今年預計可實現農業總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3.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工資性收入4419元,同比增長32.2%,占可支配收入的46%,農業農村經濟日趨繁榮。
(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一是水利建設卓有成效。去冬今春,全區共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設資金7.3億元,啟動并完成市級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項目10個,區級重點工程4個,全區千畝以上堤垸基本達到了50—100年一遇的標準,基本實現旱澇無憂。今年我區再次奪得全市“芙蓉杯”水利競賽一等獎。二是農村公路建設成績斐然。今年新建了到大道、路到兩條交通次干道,同時硬化村級公路10多公里。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通車里程已接近200公里,提前三年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三是生態建設穩步推進。加大了保護森林資源力度,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打造宜居城區。全年投入建設資金1100萬元建設森林公園二期工程,修建公園車行游道、步行游道和觀景涼亭,在公園入口廣場改造和種植桂花樹。在轄區內各采伐跡地和火燒跡地補植造林300畝;綠化村級公路4公里。
(三)新農村建設取得突破
我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整體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抓好示范村打造。一是產業進一步發展。突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南山乳業、地寶龍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村在原有43家企業進駐并發展的基礎上,新引進長沙永利紙品等5家企業。沿大道形成中小型工業產業帶。二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今年新建了到、路到兩條交通次干道,同時硬化村級公路10多公里。加大了污水處理力度,投資1000萬元在大道南側修建污水處理站;加強了農村清潔能源建設,農電改造基本完成。三是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以“三改三整一分離”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全面展開,完成改水改廁280戶,新建垃圾圍子36個,建成農民公園1個,一個環境美、產業強、風尚好、農民富的現代化新村莊初具雛形。
(四)基礎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三防”工作取得全面勝利。水利防汛實現了不潰垸垮堤,不死一人的工作目標。今年月,我區遭受了特大干旱的侵襲,導致4.2萬畝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部分農民出現飲水困難。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區委政府以人為本,及時定點送水,發放防暑藥品,科學調度用水,確保人畜飲水安全,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組織建設和設施建設,今年全區未發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災事故。健全專業防疫隊伍和快速反應體系,狠抓源頭治理,有效控制了各類疫情。二是農村各項事業統籌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一費制”全免落實,進一步健全了農村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和農村低保制度,實現應保盡保。農村干部實行班子成員績效考核機制和積分管理制,激發了農村工作活力
二、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思路是:以黨的大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經濟實力更強,生態環境更優,人民生活更富”的奮斗目標,以推進城市化為契機,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一重點,完善兩大改革,培育三大產業,健全四大體系,強化五大措施,實現我區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突出一個重點。抓住農村城市化這一契機,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的對接。
2、完善兩大改革。一是完善農口系統內部改革,包括全區水管體制改革、獸醫體制改革以及農村合作經濟體制改革等。二是農村拆遷安置政策的改革;由于農村城市化的加快,許多農民在逐步轉化為市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失地農民要逐步依法納入社會保障。
3、培育三大產業。一是培育休閑產業,要根據全區的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把現有的休閑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包裝對外宣傳,做大做強做出品味;二是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繼續支持和扶持南山乳業、金霞糧油等大型農產品加工業的建設和發展,鼓勵各種農產品加工業企業落戶我區;三是培育民族湘繡業。
4、健全四大體系。一是健全現代農業防災減災體系;防汛抗旱、動物防疫、森林防火要做好防治預案,加強值班制度的落實,同時要逐步實施農業保險制度;二是健全農民素質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對農民素質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讓農民掌握1—2門實用技術,使農民逐步過渡到市民;三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農村低保制度、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使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農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四是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嚴格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嚴禁使用違禁農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
5、強化五大措施。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積極爭取上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領導的重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財政資金要適當傾斜于農村,認真落實好中央、省市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和補貼到位;三是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加大農村水電路通信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實現與城市基本對接步伐。特別是要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和管理,加強病險水庫的治理,實現全區防洪圈的合攏;四是強化生態資源的保護與建設;繼續加強生態圈的建設,鞏固現有生態圈建設成果;加強對森林資源和公益林的保護,嚴厲打擊濫伐濫盜行為。五是強化為農服務意識;要切實轉變機關干部工作作風,強化為農服務意識,樹立勤政廉政的為民形象;要做到領導在一線服務,干部在一線工作,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形象在一線樹立。
- 上一篇:共青團創先爭優專題大會講話
- 下一篇:腹腔鏡在手術的配合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