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工作部署會上市長講話
時間:2022-11-26 09:53:00
導語:農業農村工作部署會上市長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繁重而艱巨,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奮力開創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面落實市委四屆十次全會和市“兩會”決策部署,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具體安排年農業農村工作。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都進行了專題研究,對開好會議提出明確要求。等會,福宏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下面,講三點意見。
一、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肯定成績、認清形勢。
也是三農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一年。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要求,以新農村建設“八個一批”和農業產業化“1122計劃為抓手,迎難而上、奮力拼搏,保持了農村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
加快茶葉、竹木、蠶桑、果蔬、中藥材和養殖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全市共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1.09萬畝、高效生態茶園5.12萬畝;新發展毛竹、油茶、干鮮果、花卉苗木、蔬菜4萬畝。肉蛋總產增長8.5%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40%新增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13.7萬畝。一是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的要求。
比上年增加23家;產值43.96億元,二是農業產業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40家。同比增長27.1%營銷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達7家。新創省級著名商標、名牌產品7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86家。成功舉辦、()茶葉暨名優農產品展示推介活動,、、等7家茶企業打入世博會;茶業綜合產值達35.5億元,增長11.7%8家企業躋身全國茶業百強。
增長31.3%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近20億元。大力實施農村民生工程,三是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新改善。全市共爭取上級涉農資金12.46億元。投入資金7.91億元,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4240口、鄉村沼氣服務網點154個;解決了8.5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安全飲水覆蓋率達到94.3%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69.9公里,行政村水泥(油)路通達率達97.5%4.97萬農村困難群眾納入農村低保范圍,106.3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3%完成新型農民培訓1.52萬人、農民工技能培訓1.56萬人;農村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等公共設施進一步改善,新增“十有”標準達標村52個、基本達標村51個。
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得到國務院綜改辦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斷完善,四是農村各項改革邁出新步伐。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穩步推進,新成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7家。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扎實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取得進展,全市新組建農村合作銀行3家、村鎮銀行1家,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多渠道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五是農民收入實現新增長。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實現了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年,全市發放涉農補貼4.02億元,人均受益344元,為歷史最好水平;農村家庭經營性收入達150億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5704元,增長10.5%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551元和1200元。
應當充分肯定。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增收渠道不寬。去年農民收入來源于一產和勞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8.9%和33.3%增收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較差,上述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二是龍頭企業實力不強。全市國家級龍頭企業只有1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只占全省的4.6%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只占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的5.7%三是產業基地規模不大、效益不高。除茶葉和木竹外,農產品基地規模總體偏小。即使是規模較大的茶葉,畝均效益仍然偏低。去年我市茶園畝均產量、產值分別僅為30公斤和1515元,只有一些先進茶產區水平的1/3甚至1/4四是農村社會服務體系亟待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運作水平較低,與農民的利益聯結不夠緊密;基層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監管和儲運銷售等環節的服務還比較薄弱,制約了農業增產增收。五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抗災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農業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靠天收”狀況,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一些深山區、老區、庫區至今尚未脫貧,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重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基本思路,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中央一號文件從五部分、27個方面對“三農”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全省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著力重點,部署了六個方面重點工作,這些都為我做好今年“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準確把握當前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關于農業農村發展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三農”工作的具體安排上來,以更大的力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全力保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是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著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結合實際,按照中央和省部署。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八個一批”和農業產業化“1122計劃,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夯實農業基礎,改善農村民生,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10%農業增加值增長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壯大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加強產業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要提升茶業發展水平。深入實施生態茶園“雙十”工程,力爭新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1萬畝,建設高效生態茶園2萬畝,茶葉一產產值、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2億元和40億元。要加快林種結構調整。大力實施林業產業化“4646工程,突出抓好毛竹、油茶、干鮮果、花卉苗木、蠶桑以及貢菊、金銀花等“土、特、綠”產品發展,新建“一竹四果”產業基地2.2萬畝(其中油茶1.85萬畝)花卉苗木0.8萬畝,中藥材0.5萬畝。要抓好“菜籃子”生產。繼續實施養殖業“451工程,大力發展特色規模養殖,力爭出欄生豬110萬頭,家禽580萬只,肉蛋總產達13萬噸,規模化養殖比重再提高5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強蔬菜基地建設,力爭新建蔬菜基地4000畝,其中大棚蔬菜1500畝。要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嚴格農業投入品尤其是茶葉投入品管理。推進重大植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建茶葉、蔬菜、養殖業等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3-5個,新增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2萬畝。各地還要抓住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建設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鄉村旅游專業村135個,發展“農家樂”接待戶500戶。
(二)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為關鍵。力求盡快取得更大的突破。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堅持引進和培育并重,一手抓本土企業發展壯大,一手抓農業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大力發展茶葉、竹木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繭絲綢、蜂產品加工集中區和養殖、果蔬優勢產業區,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力爭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55億元,營銷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達到8家以上。要打造優勢農產品品牌。圍繞太平猴魁、祁門紅茶、毛峰等優勢品牌,加大茶葉品牌資源整合力度,拓展品牌空間,放大品牌效益;突出抓好竹筍、食用菌、貢菊等產品品牌創建和營銷工作。要積極爭創中國名牌和全國馳名商標,力爭新增省著名商標、名牌農產品5-10個,技術監督局和工商局要積極幫助做好這方面工作。辦好()茶葉暨名優農產品系列推介活動,繼續加強世博營銷,力求把更多的名特優農產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一手抓培育、一手抓規范,著力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不斷提高其輻射帶動、自我發展和市場競爭能力。力爭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00個以上,建立規范運作的示范社20個。
(三)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努力實現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要大力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強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升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就業創業的能力。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完善城鎮體系規劃,重點發展區縣城和中心集鎮,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大、層次高、輻射力強的專業鎮。要抓好戶籍制度、保障性住房、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教育醫療服務體制等方面改革,努力降低農民落戶城鎮的門檻,讓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民在城鎮穩定就業。要積極推進11個省級擴權強鎮試點,加快縣域工業化進程,不斷增強縣域吸納農民就業的承載能力。當前尤其要把園區及本地企業的用工需求與農民工就業愿望有效銜接起來,讓更多的農民工實現就近就業。要繼續抓好勞動力培訓和服務。大力整合培訓資源,重點培養一批技能適用型和技術熟練型農民工,加快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優勢的勞務品牌,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增加農民勞務收入,確保全年完成農民工技能培訓1萬人、新型農民培訓1.73萬人。要加強農民工外出就業的組織保障和指導服務,切實維護外出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要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認真落實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第二批8個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做到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增收。
(四)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體系建設為保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要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開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的機遇,編制完善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支持農民自愿籌資投勞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成水利興修土石方450萬立方米,改造機電灌站50座,新建蓄水池500個、抗旱機井1000口,除險加固病險水庫29座。抓好等流域綜合治理,完成新安江延伸綜合開發湖邊水利樞紐和花山壩工程建設任務。積極推進基本農田整理、災毀復墾和耕地質量建設,擴大高標準基本農田。要加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生物防火隔離帶、松材線蟲病三道防線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抓好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切實保護森林資源。積極爭取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扎實推進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完成封山育林528.3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0平方公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要推進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繼續實施“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農村連鎖農家店250家、商品配送中心2家。要加快茶葉、竹木、蔬菜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標準化改造,積極開展“農超對接”大力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
(五)以新農村建設鞏固拓展工程為抓手。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舉措,必須緊抓不放。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村村通”硬化工程158.7公里,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率提高到99.3%再解決6.8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完成5個鎮、71個村電氣化改造任務;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4170口。要切實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推進農村清潔工程試點,廣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重點抓好10個試點鎮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加快建立“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建成全市50個鄉鎮、150個村的垃圾集中處置和收集運轉系統。要大力推進示范村建設。堅持新農村建設與重大項目建設相結合,與“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相結合,與土地整治整村推進試點相結合,加快老村綜合整治、新村集中建設和移民統一安置,力爭新增“十有”標準達標村、基本達標村各50個。
(六)以改善農村民生為根本。農民是市的主要人口群體。必須把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改善農村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今年我市實施的35項民生工程,涉及農村的就有32項,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取得實效。同時,要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減免費政策,深入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鼓勵開展城鄉教師雙向流動試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保持在94%以上;建成標準化鄉鎮衛生院7所、村衛生室511所。要深入開展“村為主”合格村和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大農民工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力度,抓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繼續完善農村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制度,切實提高保障水平。大力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等農村公共文化工程,加強農村老年人和青少年活動設施建設。要繼續抓好扶貧開發。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抓好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以工代賑等重點工作,確保完成第一輪116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程,力爭7000人穩定脫貧,重點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七)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創新農村經營體制機制,增強農村發展動力和活力。要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是黨的農村政策基石,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確保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加強指導和服務,規范有序推進土地流轉。每個縣區都要選定3-5個村,開展農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試點,以此為示范促進村莊改造建設和土地有序流轉。要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積極發展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村擔保機構。要完善農業保險財政補貼政策,繼續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探索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要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全面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探索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長效投入機制。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完善為民服務全程制。認真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債務清理化解后續工作,防止產生新的債務。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管,堅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林業要素市場建設,抓好產權交易服務,促進林地林木有序流轉。積極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按照“增機構、多產品、寬期限、低利息”要求,大力開展林權直接抵押貸款、信用+林權抵押貸款、林農小額信用貸款等業務,鼓勵各類擔保公司開展涉林貸款擔保業務,力爭林業貸款突破2億元。
三、加強領導、強化落實。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農村工作的領導,要適應統籌城鄉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提升領導農村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做到重心不轉移、發展不松勁、改革不停頓、扶持不減力。不論是政策制定、工作部署上,一要完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還是財力投放、人員配備上,都要充分體現重中之重的思想、強化重中之重的責任、落實重中之重的措施。要堅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縣鄉兩級領導把工作重心放在解決“三農”難題上,建立健全“三農”工作責任制。要按照促進科學發展的要求,各級領導班子考核評價上進一步體現強化“三農”導向,切實把農民增收、耕地保護、環境治理、和諧穩定等納入縣鄉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不斷完善農村工作領導機制。
加大項目和資金爭取力度。全市各級財政都要切實加大對“三農”投入,二要不斷加大對“三農”投入。要認真研究中央和省出臺的強農惠農政策。保證每年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增加土地出讓金用于農村的比重。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抓好重大農業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爭取工作,力爭有更多的農業項目進入國家和省規劃盤子。要加快農業項目建設,確保新農村建設鞏固拓展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程完成投資21.82億元。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增加農業有效投入,積極引導外來資本、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信貸資金投向農業農村領域,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支撐。
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長效機制。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三要切實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要健全農村基層民主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和文明程度。要認真解決土地征用、搬遷安置、環境污染和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要加強和改進農村信訪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加快建立農村維護穩定預警機制和應急反應機制。深入開展農村基層平安創建活動,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牢固樹立為農服務意識,四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開展向沈浩同志學習活動。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干、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切實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要把實現農村長遠發展目標與抓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實實在地為農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讓廣大農民更多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 上一篇:鎮村干部考核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農村土地整頓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