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生豬補貼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5-29 06:08:00

導語:市長在生豬補貼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生豬補貼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任務是落實可繁二元母豬補貼政策。剛才,有關同志講了可繁二元母豬的補貼原則和辦法,下面,有些事情我再講一下。不周到的地方請洪本、建林等同志講。

一、高度重視生豬生產

今年4月份以來,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面對此廣泛關注,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調控豬肉市場,促進生豬生產。

5月26日,總理到陜西調研生豬生產、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指出: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事關群眾生活,影響全局,不能掉以輕心。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5月底,農業部孫政才部長來我省就生豬生產等農業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深入調研。

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豬肉等副食品生產供應保持市場穩定工作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質檢總局和工商總局成立了應對豬肉等主要副食品價格上漲的應急領導小組,每周碰頭一次,對市場反映的情況及時分析、研究對策。

省委、省政府對生豬生產和豬肉供應高度重視。孫政才部長在我省調研期間,省委、省政府領導李建國、韓寓群、姜大明、高新亭、王敏、賈萬志分頭和共同接見了孫部長一行。省委書記李建國介紹了省生豬及農業情況,聽取了孫部長調研情況的通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姜大明兩次就生豬生產做出重要批示。常務副省長王仁元專門給我打電話詢問有關情況。副省長賈萬志陪同孫部長調研一周,并于6月12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生豬生產問題。

省發改委、財政廳、農業廳、經貿委、物價局、質檢局和工商局等有關廳局也對此非常重視,多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

各市市委、市政府也對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濰坊市委書記張新起,泰安市委書記耿文清、市長李洪峰,濟寧市委副書記趙樹國,臨沂市副市長劉彥祥等領導同志積極參與了調研。

自5月中旬以來,省畜牧辦公室組織人員開展了一系列生豬生產調研活動,積極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意見和建議。

我省是畜牧業大省,也是生豬生產大省。2006年全省生豬存欄2706萬頭,居全國第四位;出欄5160萬頭,居全國第五位;豬肉產量376萬噸,占全省肉類總產量的45%,居全國第三位。豬肉除滿足本省需要外,約1/3銷往省外國外,是供應北京、上海、杭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的重要基地。我省生豬生產對農民增收、食品市場供應具有重要影響,對全國的豬肉市場供應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各級畜牧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生豬生產,充分估計到豬肉漲價和新年春節前后生豬供應對城鄉市場的影響。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及時掌握生豬生產和市場動態,采取得力措施,促進生豬生產。

二、認真落實可繁二元母豬補貼政策

目前,我省豬肉供求和養豬業的形勢是:1.生豬及豬肉價格漲至近年來最高點;2.生豬存欄總量下滑,特別是育肥豬存欄明顯減少;3.中小規模飼養場,特別是散養農戶,補欄積極性不高,可繁二元母豬補欄緩慢,母豬、仔豬銷售困難;4.加工企業虧本經營;5.大型標準化養殖場發展良好,分散戶處境艱難;6.6月下旬以來,預留母豬、購買仔豬的農戶逐步增加。

解決當前生豬生產和豬肉供應問題的關鍵措施是,對可繁二元母豬進行補貼。實行可繁二元母豬補貼政策,對推動可繁母豬及時補欄,擴大商品豬生產能力,緩解種豬場壓力,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是非常必要的。各有關市、項目縣,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日常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8月底前補貼到位。

(一)正確對待可繁二元母豬補貼政策。省政府確定,拿出1500萬元資金,對60個生豬飼養重點縣的農戶,新購買可繁二元母豬5頭以上,每頭補貼50元,每個縣補貼25萬元。新購買可繁二元母豬必須從符合條件的省內種豬場購買。

每頭可繁二元母豬補貼50元,確實不多,但是,省財政已經盡了努力,這也是參照財政部對中西部地區母豬飼養補貼標準制定的。這一補貼標準,可能對一些地方養豬農戶的積極性拉動不大,但是,有補貼總比沒有補貼好。我們也希望有條件的市、縣,能夠在省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再投入部分資金進行補助。希望各有關市、項目縣認真對待補貼工作,用兩個月的時間做好全省新購買30萬頭可繁二元母豬的補貼工作,爭取8月底補貼到位。

(二)切實加強項目管理。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市要嚴格按照省畜牧辦公室、省財政廳《省可繁二元母豬補貼實施意見》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到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省畜牧辦公室、省財政廳成立了可繁二元母豬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補貼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各有關市、項目縣也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加強對補貼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是加強調查研究。各市在補貼工作中,要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補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典型,確保補貼工作順利進行。

三是提高補貼的透明度。各市、項目縣要加強補貼資金的管理,堅決杜絕挪用、貪污等違規、違法行為。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縣畜牧、財政部門要在縣級媒體上及時公布補貼的鄉鎮和村,并組織補貼鄉鎮張榜公示擬補貼農戶和實際補貼農戶的姓名和補貼數量等,公示期限不少于7天,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四是加強對補貼母豬的后續管理。鄉鎮畜牧獸醫站要建立補貼戶養殖檔案,對補貼的可繁二元母豬進行登記,統一佩戴具有補貼分辨標志的耳標。母豬養殖戶要建立健全防疫、配種、產仔等相關信息記錄檔案。享受補貼購買的可繁二元母豬1年內不得買賣或處理,確需買賣或處理的,須報經縣級畜牧部門同意后,辦理相關手續。否則,將收回財政補貼資金或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五是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對補貼可繁二元母豬的質量和價格監控,對存在提供不合格母豬、虛開發票、隨意提高母豬價格等行為的種豬場進行查處,情節嚴重的取消供種資格。補貼工作結束后,各市畜牧、財政部門要成立監督檢查小組,組織對項目縣可繁二元母豬補貼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對項目縣補貼實施情況進行驗收。省畜牧辦公室將會同省財政廳組織對各市驗收結果進行抽查,對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顯的項目縣,進行通報批評。

(三)積極發揮龍頭企業作用。針對目前我省生豬生產嚴峻的形勢,為促進生豬生產,保證市場有效供給,各市除搞好可繁二元母豬補貼外,要積極引導生豬加工銷售企業與中小生豬飼養場、散養戶簽定生產合同,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搞好產銷銜接。引導和鼓勵生豬加工銷售龍頭企業、種豬場采取分期付款購買飼料、良種等形式扶持養殖戶,提高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

(四)發展畜牧合作社。今年4月以來的生豬和豬肉價格上漲,去年5、6月份的生豬價格暴跌,與生豬生產信息不暢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飼養者處于無組織狀態,彼此無法約束,對信息反應失靈。生產與市場脫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一是要積極發展養豬合作社、養豬行業協會,提高中小規模飼養場和散養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提高生豬飼養者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二是要健全市場信息體系,加強生豬及豬肉生產、需求和價格的監測,及時市場信息。加強生豬產銷信息研究和預警工作,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產,及時應對養豬業市場風險。

同志們,生豬生產事關農民增收,事關食品市場穩定供應。我們一定要加強領導,扎實工作,促進我省生豬業穩定發展,保障豬肉市場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