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農業暨新居建設現場會講話
時間:2022-05-30 08:55:00
導語:市長在農業暨新居建設現場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確定召開這次會議,目的是分析形勢,明確目標,下任務、壓擔子,推動全市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取得新進展。林市長一會還要作重要講話,大家一定要深刻領會,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全市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分析形勢,查找不足,切實增強做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借鑒工業發展理念,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是林市長對我市“三農”工作提出來的新理念、新思路,符合中央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也符合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出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全省我們是第一家,引起了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賈萬志副省長還專門作出了批示。我們編制實施的振興計劃,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為全省制定五大產業發展規劃起到了啟示作用。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為目標,以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為抓手,戰勝了嚴重自然災害,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1-9月份全市農業增加值163.6億元,增長4.2%;農民現金收入5734元,增長15.6%。具體表現為:
一是大災之年糧食喜獲豐收??朔杭鹃L期低溫災害影響,夏糧單產428.93公斤、總產236.7萬噸,單產、總產再創歷史新高;秋糧生產面對特大暴雨襲擊,全市上下積極抗災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秋糧也取得了較好的收成。預計全年糧食總產接近500萬噸(100億斤)。
二是“四百工程”建設成效顯著。1-9月份,蔬菜業面積291萬畝,增長11%;產值99.7億元,增長23.8%,預計全年在120億元以上。畜牧業,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87.73萬噸、27.91萬噸、12.8萬噸,分布增長23.5%、20.4%、27.3%,產值66.4億元,增長3.6%;水產業,產值5.22億元,增長9.32%,年底畜牧水產業產值過百億。林果業,新發展經濟林5.7萬畝,造林13.16萬畝,林業總產值36.9億元,增長21.9%,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三是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圍繞生態農業建設,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產品,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1-9月份,新增綠色食品認證數量12個,面積15.6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品”數量和基地面積分別達到138個、240萬畝;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6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4家,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314家,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增長12%。生態農業成為生態建設的新亮點。
四是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根據計劃要求,2010年重點建設的農業項目總數為116個,1-9月份共開工建設77個,占總數的66.3%,投入資金12.4億元,占計劃投入的51.5%。農業項目之多、投入之大,是最多的一年。
五是加強了工作調度、完成了與省規劃的“對接”工作。建立了調度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例會,每季度召開調度會。全市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動員大會之后,連續召開10多次調度會,編寫工作簡報42期,對各單位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時,開展了與省直部門的對接活動,做到了與省五大產業發展規劃的相互銜接。
總結今年以來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特別是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應當給予肯定,但更應清醒地看到問題和不足。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好的地方行動早、動作快、力度大、措施硬,而有的地方一直沒有作為,行動遲緩,缺乏強有力的推進措施,個別地方甚至沒有行動。二是部分鄉鎮領導思想認識不到位。至今沒有進入角色,沒有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應有之責,調什么、在哪調、怎么調心中沒數。三是宣傳引導不到位。對調整增收致富的一些好做法、好典型推廣不力,缺乏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和有效引導。四是服務保障措施比較薄弱。市場開拓和信息網絡、技術服務、土地流轉、資金協調等方面的服務保障還不能滿足需要,有的地方尤為突出。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樹立信心,鼓足干勁,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努力把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努力提高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水平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的重大戰略思想。我市制定實施的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根本目標也是建設農業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總結今年工作經驗和教訓,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全力做好今后兩年的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力爭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建設成生態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基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分產業、分年度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聊政發〔2010〕27號、28號文件都規定的很具體、很詳細。會議印發的農業調整振興任務統計表,今年37.6萬畝的調整計劃,是鄉鎮層層上報,經縣(市、區)政府研究確定的,各鄉鎮要認真落實,確保完成。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振興計劃。農業要振興,規劃要先行。從目前情況看,鄉鎮一級是振興計劃制定的薄弱環節,大部分都沒有成形的振興計劃。要認真對照市里的三年任務目標,從本地實際出發,選準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科學制定農業產業振興計劃。在編制振興計劃的過程中,要堅持四個原則:一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面向國內外市場,瞄準現實和潛在需求,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市場需要什么就發展什么,什么價格高就生產什么,一切都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立足當地優勢產業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適宜發展什么就發展什么,決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三是堅持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大力發展專業村、專業鄉、產業帶和優勢農產品集中產區,形成區域化、規?;?、產業化、標準化發展格局,提升當地農業產業水平。四是堅持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保障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帶動、信息服務等途徑,調動農民自覺自愿發展的積極性,不搞違背農民意愿的強迫命令和“一刀切”。這次會后,各鄉鎮要立即著手,編制每個鄉鎮的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疽笫?,任務要具體,目標要明確,農民收入、種養規模、產出效益、資金投入等都要具體化、數字化、項目化。11月底以前,要把各鄉鎮的振興計劃經縣(市、區)匯總后,報到市農業產業調整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注重產業規?;l展。市委、市政府初步確定,明年將在全市開展“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年”活動。搞好基地建設,最根本的就是要規模化發展。在推進產業規模化發展過程中,要力求做到五個結合:一是與當地優勢產業發展相結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實行錯位競爭,優勢競爭,構建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一個區域一品”,形成農業特色化、區域化、規?;l展新格局。二是與基地建設相結合。本著專業化發展、規?;七M的原則,在全市建設一批大果園、大菜園、大養殖場,引導土地資源向種田能手集中,養殖業向小區飼養和規?;曫B集中,產品向高效農業發展。三是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相結合。通過加大扶持,增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對高效農業的帶動作用,強化龍頭與基地、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產品由賣原料向賣產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發展。四是與品牌建設相結合。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突出發展名優特新產品,積極打造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品牌,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叫得響的名牌農產品,以品牌、名牌效應擴大農產品的知名度,使產品變商品,商品成精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五是與土地流轉相結合。在“自愿、有償、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等多種形式,把閑置土地、分散經營土地集中起來,由大戶經營,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農業將會實現一次質的飛躍。
(四)充分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大會印發的典型,都很有說服力。他們已經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很值得同志們相互學習借鑒。同時,典型引導、示范帶動也是新形勢下各級干部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有效形式。從現在起,全市上下都要重視典型培養,在全市培育一大批科技帶頭人、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產業帶,進而實現以戶帶村、以村帶鄉、以鄉帶縣,在全市全面開花、結果。
(五)抓好項目爭取,加大資金投入。抓項目建設是我市農村經濟工作思路的一大轉變,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我們要繼續堅持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對農業實行項目化管理,抓項目促發展。當前正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和資金投向,積極搞好與省直有關部門、國家部委的溝通,儲備一批好項目、大項目。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支持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涉農信貸投放,吸引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來資本投資農業,這方面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六)切實搞好冬春季農業生產。一是抓好冬春季蔬菜生產。搞好大棚、大拱棚等保護地蔬菜生產管理;積極開拓市場,千方百計抓好蔬菜銷售,實現農民增產增收。二是抓好冬春畜禽防疫工作。三是抓好冬春植樹造林和果樹管理。四是搞好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緊修復今年澇災損毀工程,搞好排洪渠道開挖、清淤開卡工作。林權制度改革、農民負擔監管、農村扶貧開發等工作也要抓緊抓好。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加強領導,特別是縣、鄉一級都要成立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切實肩負起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落實責任,以過硬的作風和有力的措施,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
(一)加強調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市直產業部門、縣(市、區)進行調度,各縣(市、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縣直產業部門、鄉鎮進行調度。調度形式要靈活多樣,可采取會議形式,也可到現場調度。調度工作至少要一個月調度一次,以項目進度表和簡報形式定期上報上一級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加強督導。對十大產業進行綜合督導,實行市級領導干部幫包產業、縣級干部幫包項目、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負總責的分級幫包責任制。對各縣(市、區)的督導,實行市直農口部門,每個部門包一個縣(市、區),進行跟蹤督導。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也要參照市里的做法,層層抓好落實。
(三)加強檢查。對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的檢查,實行專家組負責制,組成各個產業的專家組,直接深入到鄉鎮、到村、到戶、到企業進行檢查,實現檢查、指導與服務相結合,發揮農業專家的重要作用,推動面上工作開展。
(四)加強考核。在考核指標上,實行分類指導,制定不同的考核體系和考核標準。在考核方法上,實行“四個結合”,即:上級考核與自查相結合,平時考核與日常檢查相結合,專家評議與專項調查相結合,全面考核與重點考核相結合,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市委、市政府印發的《市經濟強弱鄉鎮改革發展試點工作綜合考核辦法》,經修改完善后,可以作為對鄉鎮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的考核辦法。
同志們,做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工作,目標明確,任務艱巨。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鄉鎮一級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樹立信心,自我加壓,埋頭苦干,為推進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實現農業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街道辦對櫻桃沿村環境整治方案
- 下一篇:高中物理反饋練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