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反饋練習思考
時間:2022-05-30 08:55:00
導語:高中物理反饋練習思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三物理復習過程中講練習題的選擇,復習過程中學生做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題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多多益善,關(guān)鍵是要抓好落實。如果只是草率、盲目追求數(shù)量,而忽視了落實工作,往往會事倍功半。為了抓好練習的落實,提高復習效率,應在及時反饋的基礎(chǔ)上,要抓好反饋練習的編纂與落實。要想取得好的復習效果,關(guān)鍵是要抓好落實。落實的一個有效策略就是抓好練習的反饋,本文重點談一下復習過程中如何抓好練習的反饋,提高復習效率的問題。
一、使用反饋練習的意義
在講評練習之后(一般在一周左右為宜),為了檢驗學生對講評課落實的情況,應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練習。所謂反饋練習,就是在原已練習過的習題的基礎(chǔ)上,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或解答過程的思維障礙重新編纂出練習題,這種反饋題與原練習題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又不是原題的簡單重復。進行反饋題的練習,看似不如給學生一份全新的練習那樣利于學生見到更多的題型,但由于反饋練習是針對學生在知識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技巧的落實等方面而編纂的,因此對于原練習的落實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數(shù)量,讓學生做過多的新題,學生往往只是沉浸在一個又一個具體的題目之中,而對于知識的加深理解、習題所包含物理過程的體會、解題思路方法的感悟與總結(jié)可能都會無暇顧忌。而反饋題的使用,由于題目本身學生似曾相識,題目所涉及的物理過程并不陌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也有相似之處,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的素材背景、不同的設(shè)問對同一類問題所涉及的知識、物理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因此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原練習題所涉及的知識和物理過程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強化解決同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饋不及時的后果
高三復習階段講練物理習題的目的絕不只是滿足于記憶公式、概念和規(guī)律的內(nèi)容,而應注重對概念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對典型物理過程進行辨析與積累、對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反思與總結(jié),這就需要對所講練的習題能進行深入的剖析與全面的認識,因此進行及時的、較高密度的同類問題的強化訓練便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或測驗考試,都很難得到及時的反饋,有時學生做過的習題交給教師后,可能要過2—3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返還給學生,此時教師要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對于問題較為集中的習題進行分析與講解。但常會出現(xiàn)“學生練了,老師也講了,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還會犯相同的錯誤”的現(xiàn)象。
三、及時反饋的操作建議
要收到良好的復習效果,就需要對學生練習過的習題進行及時的反饋。我曾在教學中利用下面的方法來縮短練習與反饋之間的時間間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及時公布答案與提示,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通常學生都有做完練習后想對答案的愿望,為此教師可以在每次練習后立即將相應的答案與提示進行公布(可以貼在教室內(nèi),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印發(fā)給學生,每人一份,更利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為了便于學生對照答案與提示進行自我反思,建議在練習時可以給學生印制答題紙,讓學生在答題紙上做答,練習結(jié)束后只上交答題紙,而原題留在學生手中。這里所說的答案與提示,并不是一般性的解答過程,而應是教師在充分思考學生在解答每一道題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認知障礙的基礎(chǔ)上,針對學生的疑難點給出簡明的點撥與提示,也可以有一些思路、方法的滲透與小結(jié)。這樣的提示,文字雖然不多,但對于學生的閱讀而言其利用率很高,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盡快發(fā)還學生的練習。學生做過的習題要盡快發(fā)還給學生,以便學生在聽講評之前對于自己的問題能有所準備。當然,要達到這一效果,需要教師能提前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如對做錯或感覺自己可能出問題的習題要提前思考一番;下次物理課上老師講評練習時要帶來相應的習題等),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自主思考、帶著問題聽教師的講評,會記講評課的筆記等方面的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
3.講評時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有些教師在設(shè)計習題講評課時,追求所謂的“效率”,總想多講一些,而不給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時間,導致課堂上教師發(fā)出的信息量足夠大,但學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卻不大,學生只是盲目地緊跟教師的思路跑,通常是“只知道是什么,并不知道為什么”,因而導致師生都很辛苦,實際收效甚微。教師在講評習題時要注意講求實效。首先需要在備課過程中,精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設(shè)計好能夠達到“綱舉目張”效果的講評方案,努力使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融于具體的習題講析之中。只有這樣精心的備課,教師才有可能在“時間緊任務重”的課堂上,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去思考習題所述的物理過程與條件,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去反思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
四、對反饋題編纂的操作建議
編纂反饋題的關(guān)鍵是要根據(jù)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確定出反饋的點,使學生通過反饋題的練習、從對知識的理解、過程模型的掌握、方法的梳理、技巧的應用等方面得到落實和提升。確定練習題的反饋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將題目的已知與未知互換。題目的已知與未知互換,看起來好像沒有多大意義,但有些物理過程較長的問題,若將已知和未知互換,則要求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維隨之逆轉(zhuǎn),需要重新理清分析問題的思路,因此對于學生理解題目所涉及的物理過程模型,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將起到較好的強化作用。
2.相同背景下改變設(shè)問角度。利用原題的素材背景,提出新的問題。
3.原題基礎(chǔ)上的延伸。當學生對原題已能夠正確解決時,我們可以將問題不斷延伸,在學生能力可能達到的范圍內(nèi)將原問題復雜化,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本題在編纂反饋題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改為軌道豎直放置、傾斜放置、軌道加摩擦等方式不斷將問題復雜化。
4.關(guān)鍵性物理條件的細微變化,防止思維定勢。有些問題的關(guān)鍵性的已知條件發(fā)生量變,將會帶來物理過程發(fā)生本質(zhì)的變化,這就要求學生重新分析物理過程,這類反饋題的練習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
5.利用原模型或方法解決新問題。有些習題看似是截然不同的物理問題,但它們所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與解決它們的思路方法可能是十分相似的,利用這一特點編纂反饋題,可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相關(guān)物理過程模型的理解,強化學生對解決問題思路方法的落實。高三復習過程中演練習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掌握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遇到不同的問題時就可以舉一反三了。因此,在講評課上要想收到實效,就應該有抓有放,重點突出,以落實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為目標,合理分配講練的時間。
總之,在高三物理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復習時間,克服盲目追求練習數(shù)量與強度的現(xiàn)象,精心編選好練習題,在反饋的時間和內(nèi)容上精心策劃,以抓好落實為目的,切實提高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