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鄉精神文明打造意見

時間:2022-05-30 08:58:00

導語:區鄉精神文明打造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鄉精神文明打造意見

年,全區司法行政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思想,以創建全省文明城區為目標,以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為重點,以《省文明城區考評體系》為依據,扎實推進新一輪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力爭在培育文明風尚、發展和諧文化、加強公共秩序、優化社會服務、改善城鄉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建設湄洲灣港口中心城區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保障和精神動力。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一)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要繼續廣泛開展“愛祖國、愛、愛”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宣傳教育活動。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為契機,大力倡導文明禮儀行為,普及社會禮儀、生活禮儀、涉外禮儀、職業禮儀和賽場禮儀常識。要充分運用重要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努力形成符合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道德規范和行為規范,使學習和爭當道德模范在全系統蔚然成風。

(二)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奮力實現港城‘兩個先行’”和“高舉旗幟、忠誠履職、樹立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教育,著力解決政治立場、法治意識和群眾觀念問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樹立法治理念、進一步改進紀律作風,為推進湄洲灣港口城市建設作出新貢獻。

(三)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繼續全面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要積極配合開展的以“講文明、講禮貌、樹新風”為重點的“同迎奧運,共建文明”主題活動。要進一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三德”教育,堅決抵御各種腐朽沒落思想文化的侵蝕。進一步開展敬老愛老助老、“送溫暖,獻愛心”、結對濟困、無償獻血、扶弱助殘、保護環境、婚育新風進萬家等道德實踐活動。

二、以講文明、促和諧為主題,深入開展群眾性創建活動

(一)深化開展法律服務活動。要繼續開展法律服務“四進”和法律“六進”活動,積極引導法律服務行業圍繞發展大局,提高服務質量,為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加快湄洲灣港口中心城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深化文明行業創建活動。按照“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的部署,繼續深入開展“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港城”活動,以誠信服務為重點,進一步規范行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繼續深入開展“共筑發展環境”和“共鑄誠信”活動,加強誠信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機關、當好人民公仆”活動,不斷擴大活動覆蓋面。

(三)深化機關科室建設。機關各科室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承擔者、執行者。加強科室建設意義重大。要用足夠的精神切實把科室建設抓好,把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科室,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做到科室有任務,人人有責任。

三、以落實工作機制為重點,夯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基礎

(一)完善領導機制。要結合本部門特點,認真貫徹執行區文明委《年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和《區創建—年度全省文明城區實施方案》(城委[]32號)。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要努力形成黨支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成立系統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由鄭尚慶局長為組長、曾鋒副局長為副組長、傅少霞、吳春華、林壘為成員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指導本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做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完善隊伍建設機制。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素質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伍。同時,要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伍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隊伍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三)完善先進典型的培育機制。要加強對創建工作的分類指導,努力培育一批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先進典型。積極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創建活動中的示范作用,以點帶面,促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廣泛深化開展,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