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文化旅游考察交流會講話
時間:2022-05-08 09:50:00
導語:市長在文化旅游考察交流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3月9日至12日,市委、市政府組織黨政代表團赴、等四地考察文化融入旅游發展工作。四天的考察學習時間雖短,但等地在挖掘特色文化、開發旅游項目、市場營銷推介、規范提升服務等方面的許多好經驗、好做法,為推動我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三省邊際休閑旅游勝地,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下面,我結合大家的發言講兩點意見:
一、發掘特色,規范服務,各地旅游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1、以特色資源為主題,大力度推進工作,帶動區域發展越來越快。綜觀此次考察學習的四個縣域地區,文化特色都十分鮮明。如作為彌勒圣地、蔣氏故里,主打彌勒佛文化和民國蔣氏文化;作為三面環海的半島縣,重點依托海洋優勢,發掘海洋文化,特別是漁文化;作為中國佛教宗發源地、道教南宗祖庭和濟公故里,利用1400多年國家級文保單位國清寺等一批景點,重點深入發掘佛文化;立足自然環境優勢,深入挖掘原生態及農業觀光文化。各地依托特色文化資源,深入推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帶動發展越來越快,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快”是旅游業發展越來越快。四個縣市近年來旅游業都保持了高速發展的態勢,突出表現在游客總數和門票收入不僅總量較大,而且保持較高增幅。發展較快的縣,去年游客達到653萬人次,門票收入6300萬,并且保持了50%的增速;總量最大的市,去年游客826.9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6億元;而縣去年有572.6萬人次游客,門票收入超億元;即使是欠發達的縣,游客人數也有45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3800多萬元。相比之下,去年我市游客總人數僅253萬人次,其中有門票收入的僅30多萬人次,門票總收入雖然比上年翻了一番達到1013萬元,但與四地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第二“快”是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這些地區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此次考察的四個縣市雖然區域面積和人口總數多數比我市少,但財政總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總量及增速大多高于我市。如2009年生產總值194.5億元,財政總收入27.16億元;生產總值237億元,財政總收入30億元;生產總值102億元,財政總收入12.44億元;生產總值82.5億元,財政總收入9.34億元。從經濟總量上看,、兩地遠高于我市,都屬于全國百強縣市行列;縣生產總值總量與我市有一定差距,但財政總收入超過我市,縣生產總值只有我市的58.5%,但財政總收入達到我市的86.7%,而且增速都很快。同時,由于旅游等服務業多為地方稅收,因此,地方收入占比更大。
2、以整合集聚為方向,大力度投入建設,推動景區檔次越來越高。市按照“現代化的濱海城市”、“海內外的重要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國際旅游城市的標準發展旅游業;整合形成了蔣氏文化、彌勒文化、雪竇山、陽光海灣及村等“四大區塊及一大名村”的布局;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加強旅游集散中心和景區道路、索道、游覽車等配套設施的政府先期大投入,促進了本市多個景區的整合提升??h圍繞“一帶三區十大產品”的旅游開發框架,以黃金海岸旅游帶為主線,重點建設松蘭山休閑度假區、石浦港漁文化度假區、大塘港生態觀光旅游區,并打造了中國漁村、石鼓漁港、影視城、剪紙藝術館等十大旅游產品,此外針織、建筑、海洋旅游、海鮮等四大金名片,也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縣投入巨資開展了濟公故居大修復、國清寺長年高標準保護管理等,并創作推出了關于濟公的系列書籍,由呂祖善省長等領導親自作序和題詞;在城市建設方面,赤城大廈、世紀大廈等標志性建筑矗立市區,給游客的視覺沖擊力較強??h突出大平臺、大項目、大景區、大市場、大環境、大服務等“六大”建設,堅持“三個融合”,即推進度假區、旅游集散區和旅游景點大融合,各個景區的前山和后山大融合,生態文化旅游和生態農業的大融合,取得了明顯成效。
3、以載體創新為突破,大力度宣傳營銷,促進對外名氣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市改變以往分點分散推介的方式,采取了營銷整個的方式來推介旅游,通過這些整合、提升、集聚工作,推動了旅游業提升發展。但對照這次考察的四縣市,還有很多值得學習提升之處。一是要思想解放敢于大投入。如市僅建設雪竇山大佛景區就投資4億,還投資3.9億元開展八大生態環境建設,每年財政的旅游專項營銷資金都在2000萬元以上,并正在實施總投資300多億,以房地產為主體、以旅游為功能的陽光海灣這一城建和旅游相結合項目。二是要善于做足日常促銷。縣迎合都市人休閑心理經常性地赴長三角開展營銷推介(包括選用最精美的攝影圖片),力度很大,成果顯著;、主打佛文化,對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以及日本、韓國還有東南亞國家開展旅游促銷,影響力正越來越大,吸引了大批國(境)外游客。三是要善于捕捉機遇炒作。成功對接上海世博會,作為一個縣級市有鎮、村兩個展館,并注重抓住有利時機開展炒作,村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全球海選世博會館館長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各方注意力??h對接國家旅游局開展的“中國旅游日”征集活動,積極爭取將5月20日徐霞客第一站出游到的日子定為全國旅游日,并提出“3.29較好,5.19更好,5.20最好”的口號,與江陰、寧海等地激烈爭奪全國旅游日,不論成功與否,爭奪的過程就是一種炒作營銷。四是善于創新手段出奇招。注重區域聯合營銷,如聯合、推出了“新(昌)天(臺)仙(居)配”線路,策劃愛情文化游,深受年輕人歡迎。突出旅游與農業融合,根據一年四季不同時段,推出春天看油菜花、夏天采楊梅、秋天看葵花等多種季節游,較有創意。強調節會載體運用,如連續兩年舉辦中國()雪竇山彌勒文化節,吸引了來自香港、澳門及臺灣兩岸三地的游客;連續舉辦了十二屆“中國開漁節”,這一節會已經成為全國十大節會之一;通過舉辦“國際濟公文化節”,廣泛吸引港臺、東南亞各地的游客;通過油菜花節、楊梅節,廣泛吸引各地游客,不斷掀起旅游高潮。
4、以規范專業為標準,大力度提升服務,保障接待水平越來越高。一是接待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各地都建立了專門的市委市政府接待機構,設立正科級或副科級的接待處,由5名左右專門工作人員專心研究接待工作。通過長期的接待服務,具備了豐富經驗,確保了市委市政府對外接待工作更專業化、更標準化。二是機構設施專業化、規范化。如市爭取省編委和寧波市批準,成立了副廳級的雪竇山管委會,由市委書記兼管委會書記,市長兼管委會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及旅游局長任管委會副主任,下設旅游、城建兩個集團。旅游集團主抓各景區的融資建設,城建集團按城建模式抓市域基礎設施和城市旅游配套項目建設。三是導游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此次考察的四個地區,導游詞都經過精心的設計編排,充分融合了當地的綜合情況、特色文化、民間故事等。特別是縣十分注重專業導游隊伍的建設,專門抽調幾名優秀導游負責接待各級領導和知名人士,并且通過開展導游服務技能競賽,導游詞編寫大賽、優秀導游人員評選等活動提升導游隊伍整體素質,并采取競賽中勝出優秀導游人員進事業編制等的措施,有效地激發了導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帶動不斷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二、樹立標桿,學習先進,更加敬業專業抓好旅游提升發展
與旅游建設發達地區相比,當前我市旅游業發展,在觀念認識上存在思維定勢,思想保守不夠解放,發展旅游業力度還不夠的問題;在思路措施上,存在發展意識不強烈,主動及時向先進學習不夠,有實效的辦法、點子不多的問題;在工作落實上,存在敬業用心精神不強,抓工作專業性不夠,具體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此次考察的啟示,我市抓好旅游業提升發展,當前重點要加強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要突破認識思維定勢,實現思想觀念更加解放。一要更超前把握大勢,在認識上與時俱進。旅游業作為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當前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嶄新階段。首先,從產業關聯度上看,旅游業有“一業帶百業”的聯動效應,能夠有效帶動整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其次,從增強地方實力上看,旅游等服務業繳納的主要為地方稅收,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不僅能夠帶動群眾增收,還能增強地方財力,這也是和生產總值比我市低,但財政收入比我們高的原因之一;再次,從品牌效應看,通過旅游業可以帶動一個地方人氣商氣更旺,并促進地區知名度更大提升;最后,從民生需求看,要改變城鄉面貌、擴大內需消費,都需要旅游帶動。去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并召開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將旅游工作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將旅游業列為戰略性的支柱產業,致力于將我國從旅游大國發展成旅游強國,所以說現在已經到了搶抓旅游工作的關鍵時期。我市發展旅游業有獨特的生態和人文資源優勢,我們一定要超前把握大趨勢,強力推進旅游業大發展。二要更高位謀劃發展,在行動上善于大手筆。旅游業是一項投入大、見效慢的中長期系統工程,特別是在開發初期,要以集聚人氣,擴大知名度為主導向,合理確定景區門票定價,不能夠項目一建成,就盤算如何收回成本。各部門一定要樹立“大產業、大項目、大投入、大營銷、大旅游”理念,擺脫靠門票收入積累搞建設的小打小鬧的觀念,要大膽負債經營,大規劃大投入推進旅游的開發建設。在項目建設的設計思路上也要更大氣。三要更敢于勇于爭先,在落實中大膽開拓。在旅游發展目標制定上,要自我加壓,努力實現趕超發展,近幾年內每年的游客數量、門票收入都要爭取翻一番。在體制機制、項目謀劃、融資投入、活動策劃上,都要大膽創新求突破。
2、要強化敬業善學理念,實現工作更加專業有為。一要善于樹立學習標桿。各個部門都要主動虛心向省內外的一流先進學習,確立自己的標桿對象,明確具體學習內容、學習后怎么去抓等,連續對接,及時學習借鑒,不斷提升工作水平。二要敬業用心投入。只要用心,時時處處都有亮點,都有可學習的地方。外出開會、學習、考察、參觀時,都要用心學習。如利用廣告牌刊登勞動力招工信息,我們也有很多戶外視頻、廣告,也可以積極借鑒。三要注重操作落實。要善于將想法思路隨時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案,列出清單,明確任務,分頭落實。如為在江郎山下建設油菜花景觀,旅游部門要明確哪些區塊需要種植,然后再匯報協調有關領導、部門、鄉鎮去落實好。
3、要加大創新營銷力度,實現旅游名氣更大突破。一要更大投入抓城市營銷。抓緊加強申遺營銷,把江郎山申遺的過程作為營銷的機遇,充分利用世界遺產的品牌效應,不斷擴和我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繼續做好節會營銷,籌備辦好第二屆“中國·毛氏文化旅游節”,加快主題文化公園、狀元閣進士廳建設及清漾祖祠復建工程。積極開展影視營銷,做好知名導演張紀中領銜的《新西游記》劇組來江拍攝有關工作,謀劃創作一批融合元素的影視精品。對接開展世博營銷,充分抓住上海世博會的機遇,抓緊制定針對世博的營銷方案并爭取早日實施;策劃開展炒作營銷,深入挖掘賣點和炒作點,在短期內形成一批熱點。二要更大力度抓旅游促銷。通過晚報、網絡廣告投放、旅行社和營銷員促銷、消費券發放等形式,突出對接長三角地區、我市周邊地區、毛氏宗親聚集地和臺灣等重點地區加強市場營銷,要全面爭取幾套班子領導和各部門領導都來有關景點參觀游歷。三要更大合力做強旅游。要充分認識到對旅游發展而言,文化是靈魂、生態是基石、服務是招牌、營銷是催化劑、項目是核心,著力做好幾項工作:文化要更緊密融入旅游,要圍繞旅游抓文化,如突出營銷需求抓攝影,圍繞中國幸福鄉村、“312”綠化等組織開展攝影大賽活動;農業要更緊密融入旅游,農林水等部門要更加主動有為,通過有針對性地發展四季特色花卉果木、建設生態田園等方式積極參與旅游發展工作;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更緊密融入旅游,如在市區旅游線路上要安排一江兩帶及城規館、博物館等城區亮點,在鄉村游線路上要安排“中國幸福鄉村”建設各示范點等。
4、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實現景區檔次更大提升。一方面在項目上,要加快旅游項目的謀劃、招商、建設。①城市建設方面,要樹立把市區建設成為一個大景區的理念,圍繞旅游發展開展城市建設,堅持不懈地推進“一標識三化四聯創”工作。研究建設個性化的標志性建筑,加快啟動市心街傳統商業街、大南門商業步行街等特色街區的建設,并盡快規劃雙塔公園和西山公園游步道的建設。②景區建設方面,按照一核心三大景區”布局,加快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加快廿八都姜遇鴻舊宅民俗展館的建設進度,力爭其早日具備特色餐飲及住宿功能,加快廿八都三星級賓館的招商建設;全面啟動清漾祖祠復建工程,認真開展主題文化公園等建設項目的有關前期工作,還應在清漾等景區規劃設立植樹區,建設“名仕林”、“狀元林”等;積極支持賽馬場、和睦彩陶文化村等項目,并加快推動建設;加快謀劃開發特工城、漂流、溫泉等旅游項目,還有加強佛文化建設,整合做景區等,都要抓緊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盡早推出對外招商。③新農村建設方面,要將農業產品納入旅游產品進行開發,將新農村建設較好的“中國幸福鄉村”的示范村融入旅游線路,對旅游線路的周邊的樹木果林要進行統一規劃提升。在另一方面,投入上,要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化投入的大方向,政府主導主要是負責抓好規劃包裝、融資平臺、宣傳營銷、政策扶持等四大方面的工作。要打破現有的一景點一公司的開發模式,可積極探索整合現有的各國有投資旅游資源,成立擁有更多國資的市旅游發展集團公司,承擔景點開發投融資、景區營銷等職能。
5、要加強專業化標準化管理,實現服務品位更大提升。接待要更加規范??山梃b等地做法,探索組建市接待辦,并精心引進選調專業人員,全面提升我市的綜合接待服務水平。導游要更加專業。開展優秀導游評選等活動,加強導游隊伍建設;通過導游詞設計和景點宣傳資料編制,全面提升導游水平,加深游客對旅游的印象。吃住要更有特色。借鑒縣“八大碗”特色菜肴,立足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優勢,著力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十大碗”或“八大碗”菜系。在城區,要加大高檔賓館建設力度,積極招商引進建設一批賓館酒店項目,并大力扶持發展一批經濟型酒店,特別要抓緊謀劃招商建設一個五星級酒店和五星級度假村,提升旅游接待檔次和能力;在景區,要謀劃建設若干上檔次、有特色的度假村和農家樂,全面提升休閑旅游品位;在農村,要充分利用古民居和民宅,積極開發客棧式、農家樂式旅店,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服務。購物娛樂要更有內涵。要在廿八都等重點景區打造特色購物街區,并重點開發三大類旅游產品:一是古董、古玩、字畫、硯臺等本土文化產品;二是經過統一設計、包裝、開發的各類農特產品;三是立足木業等產業優勢,研究開發系列特色旅游工藝品。要注重加強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集中力量編排好一臺鄉土劇目,包括其他各類鄉土文化節目,在廿八都等景區進行經常性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