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建設座談會發言

時間:2022-07-08 10:31:00

導語:思政建設座談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政建設座談會發言

縣級領導班子處在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肩負著發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歷史重任。幾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縣的第一要務,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努力提高縣級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6.37億元,比年增長37.2%,財政收入達到1.85億元,比年增長69.1%,綜合經濟實力躍升全市第二位。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打牢加快發展的思想基礎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是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前提,也是抓好發展第一要務的基礎。縣級班子領導一方、發展一方,沒有過硬的理論功底和思想政治水平,就不可能有正確的工作方向和科學的發展思路。堅持始終把加強領導班子的政治理論學習,作為抓好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組織縣級班子成員認真系統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的基本要求,采取縣委中心組每周一晚集體學習、聘請教授學者講課、個人自學等形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注重做到“三個結合”:第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與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相結合。通過學習,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自覺做到為后任負責,多干打基礎的事,多干大多數群眾受益的事,多干長遠起作用的事,多給下任留財富,不給下任留包袱;自覺做到為后人負責,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以“吃子孫飯,斷子孫路”為代價,不搞病態發展、“泡沫發展”。第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與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通過學習,對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的認識更加深刻,找準了影響發展的思想問題,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一是破“滿”,消除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思想,跳出景縣看景縣,對照先進思不足,增強班子成員的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二是破“難”,破除畏難情緒,鼓起縣級班子迎戰困難、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勇氣。三是破“舊”,創新思維,改變按部就班的老套路,樹立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觀念。四是破“假”,力戒形式主義,大力倡導干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的風氣。第三,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與理清發展思路相結合。堅持在學習中分析形勢,在學習中把握縣情,在學習中理清思路。近年來,聯系景縣實際,圍繞“三步走、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確立了“發展、穩定、實干、奮進”的工作方針,制定了“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合力抓環境”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建設工業強縣、林畜大縣、文化名縣的奮斗目標。圍繞以上任務目標,從長遠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出發,在全縣大力實施了“五轉一進”戰略,即在思想觀念上,由傳統的思想理念向現代的思想理念轉變,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做到“陳轉新”;在工作重點上,由以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轉變,以工促農,以工強縣,推進“農轉工”;在工業發展上,由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向現代的生產經營模式轉變,膨脹規模,提質增效,實現“弱轉強”;在發展模式上,由封閉保守向大開放、大招商、大提高轉變,全方位引進,借外力發展,實施“內轉外”;在領導方式上,由行政命令型向服務引導型轉變,強化服務,創優環境,促進“舊轉優”;在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上,由固守土地的小農經濟方式向發展二、三產業轉移,城鄉一體,多業并舉,加快“民進城”。踐行“三個代表”、推動“五轉一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促進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二、注重能力建設,提高抓發展的本領

縣委班子作為一個地方的領導核心,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一個縣整體發展的快慢甚至成敗。堅持把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熟悉經濟工作,能力上由“單一”變“多能”。提出不懂經濟的干部不是與時俱進的干部,不會抓經濟的干部不是稱職的干部,采取外出學習、集中培訓、掛職鍛煉等多種方式,加強班子成員經濟知識的學習。每年都邀請京、津、石等地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對四大班子成員、各鄉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市場經濟、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縣委黨校定期開辦黨政領導干部經濟工作培訓班,集中進行學習。每年都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到先進地區,特別是基礎條件相近的地區學習,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同時,有計劃地選派三十五歲左右的年輕領導干部,到清華、北大、復旦等院校參加經濟管理培訓,使各級班子成員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指導和管理經濟工作的本領顯著增強。縣級班子43名成員中,經濟碩士2名,本科以上學歷的達到22名。二是參與經濟實踐,角色上由“跑龍套”變“唱主角”。把每個班子成員推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在具體的經濟生活中接受實踐鍛煉,培養領導才干,當好領導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縣委所有常委,縣四大班子全體成員,不論分管哪項工作,都毫不例外地參與經濟工作。每個成員都分包鄉鎮、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對所包鄉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實行“一崗雙責”,對所指導項目鎖定目標,全程服務,一包到底,真正在經濟工作實踐中提高能力,增長本領。三是服務經濟發展,定位上由“發令員”變“服務員”。注重從過去行政命令、過多干預微觀經濟的領導方式,向以服務為主、營造環境的領導方式轉變,把服務經濟建設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服務的好壞作為衡量工作的標尺。在全縣開展了“盡職責、搞服務、優環境、促發展”活動,制定了優化發展環境的十六條規定,實施了“部門提速”、“陽光作業”、“綠色通道”三大工程,42個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都公開向社會、向企業做出服務承諾,圍繞資金、土地、人才等瓶頸問題,全力搞好服務,形成了“走進景縣無三亂、一切圍繞發展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良好環境,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到景縣投資。今年以來,組織實施了“四個十”工程,全縣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53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23個,億元項目3個。河北百工實業有限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液化氣鋼瓶生產企業,景化公司成為全省最大的小氮肥生產企業,三信公司承擔了國家嫦娥工程重點項目,投資4.9億元的海偉公司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雙向拉膜生產企業。

三、發揮群體優勢,形成抓發展的合力

營造團結協作、和諧共事的良好氛圍,激發班子每個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齊心協力干事創業的群體優勢,是推動一方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堅持把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做到“三力合一”抓班子,凝神聚力促發展。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增強班子的凝聚力。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加強各級黨組織民主集中制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在縣級班子中集中開展了民主集中制教育活動,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堅決杜絕一言堂、家長制,堅持做到“三不”,即醞釀不充分的事,不提到會上討論;多數成員不同意的事,不擅自作決定;多數群眾不理解的事,不強令執行。工作中特別注意書記與縣長之間的配合,與人大、政協班子的溝通與協調,充分聽取和尊重一班人的意見和建議。對班子成員放心使用,放手工作,使他們大膽負責,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對全縣重大工作,劃分了若干戰線,每條戰線都有縣級領導負責,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心中有目標,形成了比著干、爭著干、相互超越、自我超越的工作氛圍。二是誠信為本重感情,濃化班子成員之間的親和力。在工作中注重以情感人、以情聚力,尊重、信任、關心、愛護每一名同志,班子成員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補臺,從不斤斤計較,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形成了工作中是同志同事,生活中是兄弟姐妹這樣一種和諧、融洽的關系。三是品端身正做表率,提高班長的影響力。班長是一個班子的領頭人,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工作中深刻體會到,做好工作不僅要靠權力、能力,更要靠人格的影響力。多年來,始終把“當官德為先、做官先做人”作為立身行事帶班子的一條準則,時刻做到謙虛謹慎、公道正派、寬容豁達,在各方面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使班子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正氣。縣委班子的精誠團結,為全縣各級班子作出了表率,在縣委班子的帶動下,全縣各級各部門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發揮優勢,服務發展,形成了上下一心抓發展、齊心協力干事業的強大合力。

四、切實轉變作風,激發干部群眾求發展的熱情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落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必須靠過硬的思想工作作風做保證。堅持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錘煉干部作風,提倡創業干事,真正樹立起“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一是扎根群眾,為民謀利。始終堅持把工作的根扎到最基層的群眾之中,以造福百姓為天職,把為群眾謀求實際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竭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全縣廣泛開展了同群眾“交底、交心、交流、交友”為主題的“四交”活動,把家底交給群眾,把熱心交給群眾,與群眾交流思想,與農民結交朋友。連續八年開展縣直部門對口幫扶困難村活動,每年都組織46個縣直部門分期分批對班子弱、基礎差、群眾生活困難的貧困村進行對口幫扶,建班子、指路子、幫資金、送技術,先后提供幫扶資金200多萬元,為群眾辦了一大批實事好事。為解決農村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在全縣開展了較大規模的救助活動,采取“政府救助、社會互助、因戶制宜、分級負責、部門幫扶”的辦法,籌資200多萬元,對2134戶、4455名低收入群眾提供了生活保障,并建立了規范化的長效救助機制。同時,投資萬元實施了人飲解困工程,投資1.6億元啟動了公路建設“2436”工程、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工程,開展了農村文明生態村建設,改善了農村面貌和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真抓實干,一抓到底。把能否做到狠抓落實、是否善于狠抓落實,作為衡量領導干部作風、能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制定了一整套激勵約束政策,全縣每一個領域、每一項重大工作都做到有目標、有任務、有措施、有獎懲,調動了各級班子抓落實的積極性。用人上重獎實績突出者,重用忘我實干者,批評坐等說閑者,懲治故意搗亂者,樹立了正確的導向。考核上加大經濟工作考核權重,并實行追蹤考核、聯合考核、群眾考核、民主聽證的“三考一聽”制,擠干政績水分。三是清正廉潔,艱苦創業。始終牢記“兩個務必”,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以清廉自處,以艱苦自守。對縣四大班子成員“約法三章”:不赴家宴,不進經營性娛樂場所,除正常公務接待外一律在機關食堂就餐。這些規定一直嚴格的遵守和執行,從沒有破過一次例。近年來,全縣經濟同過去比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我們堅持不裝修辦公樓、不坐超標車、不配專職秘書、不蓋領導宿舍,提出“少吃一頓飯、少坐一次車、省下一分錢、留給老百姓”,把有限的財力用在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上。幾年來,先后投資近兩億元,用于發展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項事業,在干部群眾中樹立了廉潔持政、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