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作意見通報

時間:2022-12-27 02:51:00

導語:消防工作意見通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防工作意見通報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的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全省消防工作取得新成效

自《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下發以來,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抓好工作落實,全省城鄉消防工作不斷加強,火災防控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火災事故的發生。

(一)深入謀劃消防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公共消防安全的管理能力。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決定》,各地多次組織召開消防工作會議,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勢,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研究部署消防工作。按照《****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暫行辦法》,各地明確了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單位和各級領導干部的消防安全責任,并將責任書逐級簽訂到鄉村、重點行業系統和重點單位,建立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消防安全責任網絡。各級防火安全委員會充分發揮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作用,不斷完善例會和檢查、問責等工作制度,切實抓好消防工作落實。根據《****省****時期消防工作發展規劃》,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慶州、臨滄市等13個州(市)制定出臺了符合當地實際的消防工作發展規劃,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消防工作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為進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楚雄州還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曲靖市建立了重特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處理機制,全面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通過努力,全省各地初步構建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新格局。

(二)深入開展消防安全縣(市、區)創建活動,進一步鞏固了消防安全基礎。各地把消防安全縣(市、區)創建活動作為加強消防工作的重要措施,狠抓消防基層基礎建設,增強了城鄉防御火災的整體能力。一是社區和農村消防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省868個社區全面完成了消防建設任務,同時,各地依托社區警務室、治安崗亭等設立消防執勤點,建立了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宣傳教育制度;在農村,各地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農村發展規劃,目前,全省82%的鄉(鎮)完成了消防建設任務。二是社會消防力量快速增長。全省共建立了縣(市、區)和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39支、企事業專職消防隊84支、鄉(鎮)志愿消防隊1999支、義務消防隊和消防聯防隊6萬余支,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省的消防組織體系。三是公共消防基礎建設持續發展。縣級以上城市、重點和中心小城鎮全面完成了消防規劃編制任務,完成率達到100%;新增市政消火栓1914個,欠賬率由2002年的72%下降到1.8%,16個州(市)中有15個州(市)實現了消火栓“零欠賬”。四是消防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加強宣傳陣地建設,深化消防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和進家庭的“五進”工作,積極開展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活動和消防文藝下鄉活動,突出宣傳重點,提高了消防宣傳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積極整治火災隱患,進一步改善了社會消防安全條件。各地堅持以整治火災隱患、提高火災預防能力為重點,以遏制群死群傷火災和減少火災總量為目標,建立了火災隱患信息采集、重大火災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有關部門結合工作職責,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及時排查和整改火災隱患;聯合組織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學校及周邊建筑、違法建筑、“多合一”建筑、“城中村”、消防產品等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和火災隱患普查整治行動,始終保持對火災隱患整治的高壓態勢。據統計,僅去年,全省就組織檢查組5340個,檢查單位79700個(次),發現火災隱患48600余條,督促整改47480條,整改率達98%;第1批40家、第2批88家、第3批196家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部整改完畢。今年4月是“集中掛牌整治重大火災隱患月”,各地按照省防火安全委員會的要求,深入組織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對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進行掛牌督辦,確保了火災隱患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加強公安消防部隊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滅火搶險救援能力。各地加大投入力度,重點解決公安消防部隊應急搶險救援裝備和隊站、設施建設等問題,積極改善消防官兵尤其是一線官兵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保障了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公安消防部隊切實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全面履行消防工作職責,深入落實公安消防部隊基層基礎建設3年規劃和“警務信息化、勤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保障標準化”的要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嚴格隊伍管理和教育、訓練、執勤,不斷完善滅火救援機制,強化實戰和夜間演練,抓好復雜條件下的救生、疏散、排煙、破拆以及現場救護等專業技能訓練和技戰術研究,全省公安消防部隊的消防監督執法水平和部隊戰斗力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公安消防部隊先后成功處置了昆明“3·29”森林火災、323國道“9·11”隧道坍塌、曲靖陸良“10·01”井噴、大理蒼山“3·8”森林火災、紅河個舊“3·31”森林火災、昆明官渡“4·7”建筑物坍塌、“5·2”迪慶梅里雪山雪崩等重特大災害事故,圓滿完成了昆明國際旅游節、第七屆全國殘運會、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各項重大活動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

二、消防工作面臨的形勢

我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受各種因素影響,我省消防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消防工作面臨的形勢還十分嚴峻。

(一)經濟社會發展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滯后之間的矛盾未從根本上緩解。我省公共消防安全總體管理水平不高,消防工作社會化程度低;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欠賬多,城鄉消防保障能力不足;一些企業、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和措施不落實,特別是少數個體私營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差的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特殊用火習俗難以在短時間內糾正,廣大農村火災防控基礎較為薄弱,火災危險性大。

(二)各種致災因素增多,消防安全面臨嚴峻挑戰。當前,我省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是各種困難、矛盾凸現期和安全事故易發期。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經濟組織數量激增,人流、物流信息速度加快,火災發生的幾率不斷增大。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火災之外,恐怖活動、刑事犯罪、民間糾紛等都可能以爆炸、放火等極端形式出現,進一步加大了消防安全的不確定性,預防火災的任務日益艱巨,消防工作面臨著巨大壓力。

(三)火災隱患增多,嚴重威脅著社會公共安全。盡管我省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明顯,但仍有大量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尚未得到有效整治,“城中村”、“三合一”建筑仍然是火災隱患整治的重點和難點,火災隱患“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問題突出。同時,隨著用電、用油、用氣大量增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廣泛運用,在推動經濟發展、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火災隱患,一旦放松監管,極易釀成火災事故,對社會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三、下階段工作要求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全面抓好消防工作,省人民政府作了專門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消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消防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保障線,在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消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做好消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消防安全納入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統籌發展城鄉消防工作,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努力構建系統性強、功能完善的火災防控體系,著力提升消防工作社會化、法制化、科技化水平,全力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消防環境。

(二)強化責任主體意識,依法開展消防工作。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負責。要強化責任主體意識,全面落實消防安全保障的各項法律法規,統籌安排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保證必要的經費投入,不斷改善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條件。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逐級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和巡查,定期維護保養消防設施,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機制,確保本系統、本行業的消防安全。

(三)突出重點,不斷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一是大力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各地要把消防規劃納入城鎮總體規劃,確保公共消防設施、消防站、消防水源等與城鎮建設同步實施;要依托滇中、滇西、滇南3個滅火救援區,建立滅火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和綜合應急保障庫,筑牢抗御火災的物質基礎。二是著力加強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建設。要加大對合同制專職消防員的招收力度,今年各地要完成招收計劃數的1/3以上。無現役消防力量的縣級以上城區、人口較多和經濟規模較大的鄉(鎮)要建立專職消防隊,深入實施“村村有消防隊”工程,加強志愿、義務消防隊伍建設,不斷發展壯大民間消防力量。三是全力整治火災隱患。要堅持集中普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嚴格落實火災隱患群眾舉報必查制度和重大火災隱患立案銷案、掛牌督辦制度,對發現的火災隱患,要制定整治措施,依法督促整改。四是加強公安消防部隊建設。要全面深化“三基”工程建設,切實抓好《****省縣級消防部隊業務經費保障標準》的落實,加強公安消防部隊業務訓練,不斷提高公安消防部隊迅速控制火災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四)齊抓共管,合力推進消防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加強協調配合,發揮整體效應,共同維護社會消防安全。公安消防部隊在履行消防監督管理和滅火搶險救援職能的同時,要切實加強消防安全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建設部門要采取措施保證消防公共設施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安監部門要加大檢查力度,督促落實消防安全責任;農業部門要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教育、勞動保障、司法行政、科技、廣播電視等部門要發揮部門優勢,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就業培訓、普法、科普、宣傳工作內容,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公安、民政、衛生、文化、工商、質監、旅游等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將消防安全作為行政許可的前置條件,嚴把“準入關”;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履行消防工作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因失職、瀆職造成特大惡性火災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