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工業強縣戰略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2-03-10 07:06:00
導語:實施工業強縣戰略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在制定縣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指導思想中指出:要實施“人才立縣、興工強縣、引資興縣、民營活縣、農業穩縣”戰略,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一指導思想,明確地指出了我縣發展縣域經濟的重點、途徑和發展方向。我局作為縣屬經濟綜合部門,應首當其沖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縣委關于縣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確保縣域經濟發展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順利實現。
一、我縣工業發展的現狀
㈠工業企業情況
我縣共有工業企業70戶,其中:原縣屬工業企業7戶,鄉鎮工業企業64戶。全縣工業企業總數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戶;礦冶化工企業24戶;建材企業21戶;其它加工企業19戶。
㈡發展現狀
2003年,我縣的工業經濟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加大了經濟結構調整和招商引資力度,工業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3274萬元,工業增加值1097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8%和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826萬元,同比增長23.7%;實現增加值1723萬元,同比增長94.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7448萬元,同比增長14.8%;實現增加值9218萬元,同比增長1.3%。
今年1-5月,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196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065.7萬元,同比增長110.2%;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7899.2萬元,同比增長16.3%。
㈢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雖然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工業經濟發展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發達地區和先進縣(市)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和問題:一是對“興工強縣”的思想解放不夠,發展工業的思路和辦法不多,有的部門對工業發展的支持和服務工作滯后;二是工業經濟在全縣GDP總量中比重不高;三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較少;四是工業技術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較低;五是融資渠道單一,投入嚴重不足;六是缺電嚴重、鐵路運輸緊張和原材料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業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加快我縣工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㈠增強“興工強縣”意識。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全縣人民,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提出的“興工強縣”戰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增強“興工強縣”意識,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實施“興工強縣”戰略,使我縣工業發展壯大,才能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加快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完成黨的十六大及XX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
㈡突出工業發展重點。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樹立一個思想,建設兩大園區,培強三大產業,實施八個重點項目”的工業發展思路,認真抓好電力、化工、冶金、礦產、建筑建材、亞麻加工、乳豬、乳腐、酒和茶葉等重點工業發展項目,加快我縣工業發展步伐。
㈢培強壯大龍頭骨干企業。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兩大園區建設為依托,提高工業經濟的整體素質、核心競爭能力和質量效益,培強壯大龍頭骨干企業,把南塔集團、正興集團、宏羚集團、電力公司、渝滇公司、三利公司、恒德水泥制品公司、興華食品公司、興滇公司、香料廠等規模以上企業和龍頭骨干企業做強做大,并充分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的牽引帶動作用,延伸生產、加工等產業鏈條,推進產業化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動全縣工業快速發展,穩步推進我縣“興工強縣”進程。
㈣加速非公經濟發展。要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縣黨委、政府關于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維護非公經濟的合法權益,放心、放膽、放手發展非公經濟,把民營化與工業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力支持非公經濟興辦工業,推動我縣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㈤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引資興縣”的戰略決策,牢固樹立親商、愛商、重商、扶商的思想觀念,認真落實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充分發揮我縣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工業資產閑置較多等優勢,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采取網絡招商、會展招商、全民招商、老鄉招商、委托招商、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擴大經濟技術交流,以大開放促進我縣工業大發展。
㈥加強宏觀產業政策的指導和協調。要緊緊圍繞國家宏觀產業政策,認真做好我縣工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工作:一是要認真抓好重點企業的技改項目,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要正確處理好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與企業發展的關系,重點扶持產品有市場、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相對較小、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骨干企業快速發展;三是要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機遇,積極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提高綜合競爭力;四是要加大本縣范圍內重點工業項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加大項目調研、論證、考察和前期工作,認真做好重點工業項目的協調服務。
㈦加快工業技術進步。一是要加強工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以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二是要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三是要加快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吸收工作,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努力提高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㈧切實抓好工業發展的投融資工作。一是要積極爭取上級和金融部門對工業骨干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加大投融資力度;二是要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我縣工業建設,投資工業發展項目,實現老板發財、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緩解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使全縣工業企業步入正常健康的生產經營軌道。
㈨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工業經濟,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特別是對我縣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冶金化工產業和具有豐富資源的礦產業的發展,要始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方針,防止資源浪費,減少環境污染,不斷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廣泛推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和文明生產,切實加強環境和生態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
㈩轉變作風,搞好服務。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興工強縣”和“引資興縣”的戰略決策,確保縣域經濟發展目標的圓滿實現,我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轉變作風,真抓實干,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嚴格按照省政府對公務員的“八條禁令”要求,勤政廉政,務實高效,搞好優質服務,把“興工強縣”、“引資興縣”和發展縣域經濟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努力推進我縣“興工強縣”進程,為全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