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工作論文:構建和諧蘇州“運管”
時間:2022-05-18 09:21:00
導語:政治思想工作論文:構建和諧蘇州“運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思想
和諧社會是一曲交響樂,其音符說到底就是社會各階層的人和物,人和物的融合,才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五聲和,剛可聽;五色和,則成文;五味和,則可食。推及施政,“和諧”就是要協調各種利益,綜合不同意見,化解復雜矛盾,實現和諧共生,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樣也是我們交通運管發展的要求,構建和諧運管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交通運管人除了盡責盡職外,更需要是人格優化,多一些溝通理解,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支持奉獻。以主人翁的姿態維護我們良好的蘇州交通運管形象,才得以讓我們的運管之花常開不敗。筆者認為,如何營造“和諧”運管,就必須營造好以下三個環境。
一、營造團結互信的人文環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營造和諧的人際環境。首先我們的干部職工要在相處融洽上下功夫,要做到“三互”。一要相互信任。誠信就是要守信自重,一諾千金;友愛就是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在構建和諧運管中,我們要大力提倡“六提倡、六反對”,即提倡同心同德,反對離心離德;提倡相互關心,反對漠不關心;提倡寬宏大度,反對斤斤計較;提倡真心實意,反對虛情假意;提倡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提倡誠實待人,反對不守信用,為我們構建和諧運管打下牢固的基礎。二要相互溝通。人心溝通了才能和睦相處,才能形成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戰斗力,這是和諧運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要相互諒解。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相處總是難免磕磕碰碰,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如果不及時消除,往往會引起心理上和情緒上的變化,因此一些對立、不滿和怨恨情緒由此產生。必然會影響人際關系的和睦,還會影響到我們運管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此要在我們要在運管工作中建立將心比心,領導談心的長效機制,教育干部職工開闊視野、開闊胸襟,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做到多律已不責怪人,多溝通少猜忌,多謙讓不爭名。不為個人得失論長短,不為一已私利爭高低,把精力集中用在做好本職工作中。除此之外,我們的領導干部還要深入基層密切聯系職工,在生活上、工作上關心職工,多給辦實事,少說空話。讓職工真正感受到黨和組織的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存在的價值而增強自信心,就不會發生畏難情緒,不會出現“上午上班一張報、中午飯后一杯茶、下午你看我看等下班”的怪現象,使我們的每個“音符”和諧起來,才能更好的把我們運管工作做好、做出水平、做出成績。
二、營造公平競爭的工作環境
我們的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現象,一般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領導沒有摒棄人情關、印象關、傳統關和辦事不公所至的,如果得不到充分的化解,矛盾往往會越積越多,最后就影響到單位工作的整體和諧和與和睦。因此要解決好這些問題,作為單位的上層建筑要首先要以人為本,著重要在建立公平競爭的制度上下功夫,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平競爭用人激勵機制,調動和保護好單位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一、是要充分識到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對人的生存和單位的今后發展有著非常的重要,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通過營造公平競爭的平臺,多創造機會,努力使每個人都有用武之地,從而達到人人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目標。二、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的任用機制、培訓機制、和交流機制。讓這些機制有利于公正、公平的競爭,有利于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為構建和諧運管提供制度落實保證。三、是要緊緊圍繞建設和諧運管為工作重點,加大對單位干部職工的教育力度,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各種矛盾。要改變過去那種在用人員機制和調配上的不合理;人與人之間的不溝通;缺乏愛崗敬業精神;相互攀比意識、看人不順的妒嫉意識等,由此帶來的是辦事相互推諉,做好做壞一個樣,做多做少一個樣的這些不和諧思想。
三、營造開拓進取的管理和執法環境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隨著人民的生活在不斷的提高,市民的素質也在提高。相對管理人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因此,這對我們的無論是管理工作還是執法工作都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一、是我們不僅要對法律、法規知識的嫻熟和運用,更重的要不斷適應日益變化的運輸市場,尋找對策。近幾年來,由于外來“黑車”的有增無減;客運車輛的串線違章屢有發生;普通貨車危貨運輸的有驚無險,嚴重影響著我們蘇州的運輸市場。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讓法律、法規知識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工作被動變為主動,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和處理工作遇到的各種事務的工作能力。二是要克服社會上外來不良因素的干擾,把壓力變成動力。目前存在一些極少數相對管理人對法律知識的誤解和錢意識的作怪等一些因素,導致產生對我們工作人員的不理解、不信任,由此帶來的社會怪圈“你不熱情為我服務我就要投訴;你不細心工作影響了我的利益就要舉報,你如果侵犯了我的一點權利,我就讓電視臺新聞暴光”。往往會給我們的運管工作帶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除了“身正不怕影子斜”以外,一方面要把本職工作做實、做細。另一方面我們只要相互理解、相互溝通,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就不怕來自何方的壓力。怪圈自然會不吹自破。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去管理,挺直腰桿去執法。三、是我們要切實改變自己的工作作風,始終要把服務理念貫串于管理和執法的工作之中。要改變過去的那種“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工作作風,把人性化管理、人性化執法帶進工作中去,發揮其效能作用。在管理過程中,不要讓我們的被管理相對人在我們的背后說,某某的臉真是難看;某某辦事效率太低,要讓我們的辦事程序公開、公正、公平、透明。要讓管理相對人開開心心的來辦事,明明白白的交費。在執法過程中,不要讓違章當事人在我們的背后說,某某的法律知識還沒有我懂的多;某某的素質實在是太差了,這種與和諧社會相悖的現象。在遇到違章當事人和我們有抵觸情緒時;存在“破罐破碎”思想而胡攪蠻纏時,我們作為執法人員不能用過于簡單和粗暴的方法對待,要學會琢磨和掌握當違章事人的心理動態,要與其溝通并耐心解釋、開導,要讓違章當事人從不理解變為理解,從理解變為服從,從服從變為愉快的接受處理。只要我們對所從事的工作要善于思考,銳意創新,求真務實。就一定會把和諧運管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