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1-27 02:16:00

導語: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一、搶抓機遇,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幾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較大成績,但發展滯后,仍然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這種發展滯后,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歸咎于歷史,更不能怨天尤人。加快*發展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的手中,加快發展就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

在正視困難的同時,還必須看到我縣加快發展所面臨的機遇:一是全國經濟發展進入“十一五”新的快速發展周期,特別是“振興東北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為我縣實施“開放活縣”戰略提供了動力;二是國家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為我縣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了條件;三是我省關于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政策的出臺,有利于解決我們在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建設用地、項目審批等;四是我縣在幾年來的發展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如城市建設、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等,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五是一些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等瓶頸問題,正在逐步打破,我縣的資源優勢正在凸顯;更重要的是,全縣人民加快發展的愿望十分強烈,四大班子加快發展的決心十分堅定??梢哉f,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中,我們至少占了“天時”——好的政策和機遇;“人和”——好的發展氛圍,兩大要素,而“地利”的因素也正在向好的方面轉化,區位劣勢正在改善。所有這些,都將進一步增強我縣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都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更為廣闊的平臺。因此,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抓住這些機遇,開拓創新,埋頭苦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加快發展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保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核心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發展是黨的主張、時代的要求、群眾的愿望。只有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才會改善,奔小康才有希望;只有加快發展,黨的凝聚力、戰斗力才會增強,執政地位才能鞏固;只有加快發展,社會生活中的諸多矛盾才會迎刃而解,社會才會穩定。經濟不發展,社會穩定、社會進步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因此而產生,構建和諧社會將成為一句空話。

第二,加快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針的要求,“生產發展”是建設新農村的物質條件,“生活寬?!笔墙ㄔO新農村的本質要求,“鄉風文明”是建設新農村的思想基礎,“村容整潔”是建設新農村的環境氛圍,“管理民主”是建設新農村的體制保障??梢姡a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要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如果不以這個發展理念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會失去基礎和前提。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首先滿足農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就必須滿足農村社會再生產的需要。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新的起點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的是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只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

第三,加快發展是“打造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幸?!钡暮椭C*的現實選擇。實現縣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把*建設成“工業富有特色、農村充滿生機、城市靚麗宜居、對外更加開放、社會文明和諧的松花江畔明珠”,只有加快發展,別無選擇。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一輪發展大潮中,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退。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不跨越式發展,就會有被越拉越遠的危險。因此,對于相對滯后的地區,客觀分析形勢,全力把握機遇,找準主攻方向,是實現加快發展的先決條件。我們必須堅定信心,義無反顧,把加快發展作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迫切的要求,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想千方設百計,破千難越萬險,盡快實現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建設繁榮、富庶、幸福的社會主義新*。

總之,就*而言,目前總體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但機遇多于挑戰,希望大于困難。只要我們善于審時度勢,抓住“加快發展”這一主要矛盾,就一定能夠乘勢而上,開啟新征程,實現新跨越。

二、強化工作理念,為加快發展提供思想保證

工作理念問題實質上就是思維方式問題。實踐證明,沒有好的工作理念,就難以形成好的工作思路,更談不上有好的工作效果。我們有一些同志考慮問題,習慣看框框、看慣例,創新的勇氣不足、活力不強。發達地區沒做的,我們想不到,發達地區做過的,我們學不到;究其原因,還是思維方式落后于形勢的發展。因此,轉變觀念、更新理念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是確立開明開放的現念。開明開放,就是要有高瞻遠矚、俯仰古今之眼光,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之胸襟,廣交四海、笑迎八方之姿態,用人之長、容人之短之氣度。尤其是在中國入世、與國際接軌的今天,開明開放是領導干部必需的一種思想理念,是衡量一名現代型領導干部的重要標準。由于傳統農耕文化和習慣思維方式的影響,保守封閉的思想在我們干部身上時有表現,有的思維僵化,固步自封;有的計劃意識有余,市場意識不足;有的奉行地方部門保護主義,觀其表象是保護,看其實質是保守。這種局面不扭轉,我們擁有的綜合優勢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就不能很好地抓住機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自己。因此,加快發展就必須摒棄封閉保守的舊觀念,下決心做好降低門檻,優化環境,優化服務和誠信待人的文章,真正確立開明開放的先進理念,以理念的領先確保發展的率先。

二是確立創新創業的發展理念。存明木業等民營企業,是我縣創業致富的排頭兵。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是因為都有一種艱苦創業、奮力拼搏的精神。應該說,*創新創業的典范不少,但尚未形成濃厚的氛圍,要加快發展,就必須鼓勵更多的民眾創新創業,造就更多的具有創造精神的經營主體和企業家,形成一批創大業、致大富的社會群體。要堅決破除一切落后的、不合時宜的思想束縛,樹立開拓拼搏、自強爭先的觀念,讓創新創業在*熱起來、火起來、紅起來,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創新創業熱潮。

三是確立敢闖敢試的進取理念。我覺得,發達地區真正做到了“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而且這種“只唯實”的思想,已經變成了一種理念,融入他們的腦海之中,成為他們工作的準則,使他們執行政策從不教條,只要不是上級明令禁止的,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只要符合當地客觀實際的,就大膽地闖,大膽地試。不搞無益的爭論,讓實踐作為最終的檢驗。而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夠的,往往是文件會議上說得很到位,一遇到實際問題,仍是瞻前顧后,放不開手腳,有的同志卻總是拘泥于清規戒律,在循規蹈矩中束縛了自己,在猶豫不決中喪失了機遇。當前,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提速前進的重要關口,我們需要的正是敢為人先的精神,只有敢于突破陳規,敢于擔當風險,敢于承擔責任,才能奮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確立親民親商的服務理念。親民是代表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具體體現,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親商是安商、和商、富商的根本前提,是擴大開放、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舉措。親民親商,就是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始終做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實轉變觀念,強化為民眾、為投資商服務的意識。要真情善待群眾,真正尊重群眾,真心親近群眾,真誠服務群眾,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要真誠對待投資商,做到公正規范,效率優先,急其所難,幫其所需,共謀發展。要堅持以服務為本,真正強化服務的意識,錘煉服務的本領,落實服務的措施,改進服務的作風,融領導于服務之中,融協調于服務之中,融管理于服務之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服務效果。

三、狠抓工作落實,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

落實是制定一切規劃、計劃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抓落實,實際上是對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的一個檢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今年全縣的大政方針已定,關鍵是要振奮精神,狠抓落實。

(一)強化落實的責任,解決不愿抓落實的問題。總書記要求全黨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求真,就是尊重客觀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求真實、求真理;務實,就是務安身立命之本,務立身行事之本,要有實實在在的結果。求真務實,蘊涵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新發展。多年來,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堅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取得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長足發展,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務實的,這也正是我們能夠贏得今天這樣良好發展局面的主要原因。但同時,不可否認,確有少數干部抓落實的意識不強,缺乏強烈的責任感,對群眾沒感情、對組織不真誠,凡事“怕”字當頭,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困難就低頭,不愿抓落實也不想抓落實,能拖則拖,能躲則躲,匯報起來頭頭是道,實際工作毫無進展。個別鄉鎮和部門對縣里一再布置一再要求的事情,遲遲不見行動,困難比山還高,辦事比登天還難。上述種種,說到底,是黨性不強、思想作風不正的表現。長此下去,求真務實之風難興,發展大業難成,愧對組織、貽害百姓。因此,必須教育廣大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始終執行黨的思想路線,深刻認識求真務實的極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務實的思想基礎,從而切實解決不愿抓落實的問題。

(二)增強落實的本領,解決不會抓落實的問題。在推進落實的過程中,我們有些同志熱情很高、態度積極、行動也快,但最終落實的效果不盡人意。有的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有的簡單蠻干,引發矛盾,得不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數干部抓落實的本領不強。從客觀上分析,不愿抓落實是思想問題,不會抓落實是水平問題,兩者相比,似乎后者理應得到寬容,而實際上,兩種類型的干部給工作造成的危害是同樣的。所以,增強各級干部執政能力、提高狠抓落實的工作水平,在某種意義上說,顯得更為重要。面對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領導干部要想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就必須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提高“五種能力”,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切實加強學習。當今時代,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內改革開放波瀾壯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面對如此快速變化的外部世界,只有切實加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識、開闊新視野、啟發新思路,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容應對時代的挑戰。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領導干部更應該帶頭學習,把學習作為增長才干、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礎和源泉。一方面,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將理論學深學透,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問題,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另一方面,還要適應當前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從自己的工作實際出發,緊跟自己專業領域知識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學而不厭,使自己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建立落實的機制,解決有令不行、決策落空的問題。抓不好落實除了少數干部自身問題之外,缺少一整套保證落實的制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沒有一種好的機制,就形不成一種好的風氣,真抓實干的同志得不到認可,弄虛作假就必然從中得利。當前,必須建立全面準確評價干部工作的評價體系,既看經濟建設成果,又看社會進步成果;既看經濟增長的總量,又看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既看眼下的發展,又看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和工作實績選拔使用干部,確保正確的用人導向。對那些勤政為民、求真務實,想干事、干實事、能干事的干部要及時予以提拔重用;對那些沽名釣譽、作風漂浮的干部要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對那些長期不抓落實、抓不好落實、有令不行、另搞一套、群眾反映強烈的干部,要堅決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要完善、強化目標責任管理機制,切實加強對干部抓落實工作的督查跟蹤和問效問責,前移監督關口,擴大信息來源,發現問題,及時糾錯;要下決心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違背求真務實精神、給工作和事業造成損害的,該處分的處分、該撤換的撤換,真正做到不抓落實就靠邊,抓不好落實就讓位,以此保證各級領導干部對自己的職務行為切實負起責任。

(四)打牢落實的基礎,解決求真務實的組織保障問題。抓好工作落實,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黨的組織建設是根本保證。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黨的執政基礎。要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的要求,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以“五個好”為目標,全面加強農村、機關、社區黨的建設,要突出抓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好村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要立足村屯實際,積極實施“三心”工程;一是“強核心”。就是強化基層支部班子建設,幫助基層支部班子成員加深黨性認識、增強工作責任感,解決基層支部班子存在的“軟、弱、渙、散”等問題,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聚民心”。就是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緊扣農村實際,通過召開座談會、懇談會、進村入戶調查等形式,誠懇傾聽民意,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三是“抓中心”。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統領,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條主線,拓寬發展思路,廣開致富門路,真正使農民群眾得到實惠。

同志們,20*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明確,任務繁重。讓我們在省、市委的領導下,發揚“超越自我,爭創一流”的*精神,為建設“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和諧*”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