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在毛竹產業開發現場會發言

時間:2022-08-30 09:11:00

導語:鄉鎮在毛竹產業開發現場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在毛竹產業開發現場會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全縣毛竹產業開發現場會在我鄉召開,這充分說明縣委、縣政府對我鄉毛竹生產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在此,謹讓我代表鄉廣大干部群眾對參會的各位領導、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根據縣“十一五”規劃要求和縣林業局的統一部署,2006年我鄉在村實施“興林富民示范村”創建工作。如今,村三畝田下200多畝毛竹撫育基地已初具規模,毛竹產業逐步走向產業化、標準化、規范化,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并帶動了全鄉各村毛竹產業發展。現將我鄉發展毛竹產業的有關情況作一簡要匯報:

一、主要成效

近年來,經過全鄉上下的共同努力,“興林富民”毛竹示范基地已初具規模,并逐步形成了以、為中心的毛竹產業帶;竹制品開發初見成效,形成了竹衣夾、竹簽、竹工藝品、竹筍干等多個品種的產品;產業化經營初步形成,毛竹產業已成為我鄉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一是提高了毛竹林產出效益。通過興林富民示范村創建,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帶動了全鄉的毛竹低產林改造。原來只有0.2元/斤的老、弱竹全部達到了0.33元/斤以上;冬筍的產量從原來的50斤/畝增加到現在的150斤/畝,每畝增加農民收入500多元。這對于我鄉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活躍農村市場經濟,另方面轉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習慣,還就地安置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穩定了農村社會秩序。

二是樹立了一批興林富民的典型。“興林富民”示范點在村實施后帶動了全村毛竹墾復撫育的又一輪熱潮。全村完成一般撫育450畝,墾復撫育200畝,擴鞭20畝,新規劃發展200畝。現在毛竹價格每百斤達30元,上半年全村毛竹銷售收入50余萬元,全年人均收入可達2800元。村民鮑士米全家六口人,共有竹林面積24畝,經墾復撫育,增加了產量、提高了效益。到目前為止,采挖冬筍400多公斤、春筍1000多公斤,光竹筍一項收入就有4000多元,再加上毛竹收入1.8萬元,平均畝產達1000元。

三是加快了毛竹產業化進程。我鄉有林地面積66949畝,其中毛竹林6400多畝,人均2.5畝。目前撫育改造了1200畝、新發展800畝。今年又成立了一個以中天衣夾廠為主的鄉毛竹專業合作社,新增竹木加工企業6家,全鄉達19家;新竹材加工企業注冊林產品商標3個,家庭式竹木加工點增加到8家,經營毛竹原竹銷售達50多人,有力地推進了竹產業化進程。

二、主要做法

按照“推進率先發展,實現富民強鄉”的要求,立足毛竹資源優勢,抓好示范,以點帶面,加快我鄉毛竹產業開發。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從加強組織領導著手,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示范村創建工作列入全年的重點工作,創建期間,鄉干部做到時間、精力、人員三集中,全力以赴投入到該項工作中。

一是廣泛宣傳發動,提高種植積極性。我們在認真分析了本鄉的區位、資源交通優勢后,確定了“生態立鄉、林業富鄉、工業強鄉”的工作思路,把毛竹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主導產業來抓,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高效毛竹基地。去年,在全鄉黨代會上我們提出了“五個一”的工作目標,其中之一就是樹一大產業——毛竹,明確提出通過五年努力力爭全鄉毛竹達到萬畝的工作目標。在日常工作中,將毛竹作為一項重要事情來督查和部署;在每季度的村書記、主任例會和每周的鄉干部等會議上,毛竹發展情況都要有匯報;在輿論造勢上,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廣泛宣傳發展毛竹的產業扶持政策、種植毛竹的致富典型,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毛竹。通過層層宣傳發動,毛竹產業的發展意義、發展思路及有關事宜在我鄉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農民發展毛竹的熱情空前高漲。公務員之家:

二是出臺獎勵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扶持意見》,設立專項資金,大力鼓勵發展和壯大毛竹產業。我們的政策是:新發展毛竹基地連片5畝以上的,經縣林業部門驗收合格,每畝給予400元補助(含上級補助);實施毛竹基地撫育管理,連片50畝以上,經縣(鄉)林業部門驗收合格的,一般撫育管理每畝給予60元補助(含上級補助),翻土等深度撫育管理每畝給予120元補助(含上級補助)。政策出臺后,農戶們紛紛發動親戚朋友幫忙新栽毛竹、撫育竹園,把我鄉毛竹產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帶動毛竹發展。中天衣夾廠在我鄉已經有數年的歷史,竹制品年銷售產值130多萬元,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很大程度地帶動了我鄉竹制品企業的迅猛發展。2006年,我鄉又新引進了竹木品加工工藝廠,進一步抬升了毛竹的銷售價格,促進了農民增收。

四是創新經營機制,拓寬致富新路。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與農民之間的合作,成立了以馬家坑和龍溪村毛竹專業戶為主的鄉毛竹生產協會,以中天衣夾廠為主的面向全鄉范圍的鄉毛竹生產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經營,使毛竹產業形成了新型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企業為竹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并承擔市場風險,這一新型的經營機制使農戶嘗到了甜頭,同時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達到了農戶和企業雙贏的效果。

五是加強科技服務,提供技術支撐。我鄉堅持科技興竹的指導思想,全面開展科研、技術推廣和人才培訓工作。今年投入資金8萬多元,勞動力1000多人次,分別在去年入冬后和今年6月中旬對示范基地實施了2次翻土,并追施復合肥。對基地內的生產道路進行拓寬和改造,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等基礎設施進行了綜合配套。

六是制訂發展規劃,細化目標任務。如何使毛竹這大產業能真正樹起來,如何使五年新發展3000多畝毛竹的目標落實到位,我們主要通過制訂規劃求保障。在縣林業局的幫助和指導下,鄉林業站專業人員通過對各村宜竹山地資源的調查,制訂了分年度、分村的多模式毛竹發展規劃,從而使毛竹的總體規劃更具操作性。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我鄉的毛竹產業,我鄉將以這次毛竹產業發展現場會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宣傳造聲勢。加強發展毛竹的產業扶持政策、示范基地建設成效、毛竹產業致富典型等方面宣傳,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毛竹產業開發。二是抓示范強輻射。在建好馬家坑村毛竹低改示范基地的基礎上,再著手建設1-2個高標準、高檔次的新造毛竹示范基地,增強示范基地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大中天衣夾廠、雪潔竹木品加工工藝廠扶持力度,促使他們成為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毛竹產業擴散能力。三是抓科技促管理。加強科技培訓,增強農民種植毛竹、管理毛竹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和效益;積極引導竹制品企業通過加快技改、開發新產品、加強品牌建設等科技創新,提高竹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競爭力。四是抓質量促成效。實行駐村干部、技術人員專人蹲點,加強造林、墾復撫育等各環節質量管理,確保毛竹基地建設成效。五是抓機制快發展。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細化目標任務,將每項工作落實到村、責任人,并明確要求和時限,加大考核力度,確保全鄉毛竹發展五年規劃各項目標和任務的落實。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鄉的毛竹產業還僅僅處在起步階段,以后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這里,我們誠懇希望各位領導、上級部門、兄弟單位能對我鄉的毛竹產業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有決心在毛竹產業發展上更上一層樓!

最后,祝各位領導、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